劉瑞東|街頭聽說書

猶記街頭夜聽書,藝人燈下弄弦鼓。

劉瑞東|街頭聽說書

文/劉瑞東 圖片/作者拍攝

差不多四十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在農村的夜晚,一盞昏暗的煤油馬燈下,臺鼓咚咚,二胡悠揚,聽眾散散落落,聽串街藝人說唱評書。

那時候農村還沒有電,黃昏後,街頭巷尾就成了人們聚集的場所,扯東道西,來打發睡眠前的這段時光。小孩們則相邀成群,玩點小遊戲,或者捉迷藏,喊喊殺殺大半夜,家長們從不出門來找。每家每戶都是那個窮樣子,破舊的土屋,低矮的土牆,用木棍綁成的籬笆大門,關不關一樣,沒啥可偷。豬啊羊啊的晚上也在滿街跑,從來沒有丟過。農村人識字不多,不知道賊字怎麼寫。

那時的月亮,要比現在顯得明亮多了。

盼鄉里進村放電影,是大人和孩子們最大的心事。一部片子追上十幾個村莊跟著看,是件很平常的事,並且全靠步攆。

搭戲臺子的大戲是不經常唱的,唱不起。

相比之下,走街串巷說書的就特別受人歡迎。沒什麼可消遣的,畢竟黑夜的時光太漫長。

一般說唱評書的都是兩個人,主唱以盲人居多,在我們這裡俗稱為“瞎子說書”。應該是墜子書吧。他們目不識丁,能把整部書說唱下來,自幼就跟著師父走街串巷,風餐露宿,死記硬背,自己再慢慢領悟拓展,實在也不容易。

他們賣藝不要錢,在那個窮困的年代,要錢也沒有。也不要糧食,溫飽問題都才剛剛解決,誰也沒有多餘的糧食給他們。他們主要靠傍晚開場前,你一點我一點的,送點饃湯。吃不了的作為第二天早餐和午飯的口糧。遇到陰天下雨,還能堅持幾頓。他們不是乞丐,出門賣藝僅僅是為了餬口。

到了傍晚,早有熱心人在大街上擺好桌子,兩條凳子,把從生產隊牛棚裡拿來的馬燈點亮。說書人往桌後一坐,拿出全部的道具:二胡、臺鼓、竹板、殲板、鎮木。打一陣竹板,敲一陣鼓來招引聽眾。看到人越聚越多,主唱就拿起二胡拉奏幾下,吆喝一聲:“瞎子開腔,拿饃端湯。”圍觀的大人孩子們,都慌忙往家跑。不一會,你拿一個饃(那時候還吃不上饃,是地瓜面的窩窩頭),他送一碗湯,饃在桌子上堆得像座小山,湯裝得盆滿缽滿。說書人吃完飯的時候,大家也都在家收拾完了,慢慢地人就圍了黑呀呀一片。小孩們擠在桌前,老太太拿個蒲團坐在地上,男人們則三五成群的散坐在周圍。

說書人在開書前,會先講段笑話,來活躍一下場面的氣氛,也像電影先放映一段加演片,目的是等一下遲到的人。

看著聽眾來得差不多了,主唱左手掂鼓錘,右手拿殲板,搭檔主要是負責拉二胡。“咚咚”幾聲鼓後,說書開始。

先來個書帽。道白:“說書不說書,上前先作四句為詩,八句為綱,十二句為西天霸王。說的是:萬歲偷牛,文武百官跟著爬牆頭。他爹摸他兒媳的腳,他兒打他爹的頭。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我心裡納悶了三十多年,到現在也沒有搞清楚,什麼是綱,什麼是西天霸王。當然,說書唱戲,就是把深刻的道理,融化在淺顯的語言中,用鄉間俚語的方式,讓眾多沒接受過文化教育的人,能夠理解其中含義。這比之乎者也要管用得多,所以,就沒辦法用正規的詩詞標準,文字格式來規範它。

說書人用鎮木“叭”地往桌子一拍,二胡拉奏聲響起,開唱了。

唱:“弦子一拉,咱就開正風,上場來我叫聲各位群眾,您愛聽文來還是愛聽武,愛聽奸來還是愛聽忠。我一人難稱百人意,一面牆檔不住八面風……”。

此處大約省略了一萬字,離正文還有很遠。他們賣藝的目的就是餬口,會對每句臺詞添枝加葉,延伸拉長,吊住聽眾的胃口,爭取還不唱翻箱。當時有個說書盲人在我們村唱了三個月,也沒有換劇本,就本《大紅袍》,到他離村“嚴海鬥”還沒有結束。

說書人很會煽情,精彩處,會引得孩子們哈哈大笑。悲情處,老太太們都掏出粗布手巾抹眼睛。緊急處,他來句:“我的爹,我的爺,我的襪子我的鞋,我的褲襠爛半截,我的七輩的舅老爺啊!不得了了!”把大老爺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他們很會賣關子,關健時刻就來句:歇歇喘喘您再聽。再關健時,只有且聽下回分解了。

社會的發展,已經淘汰了太多古老的沿襲,沒了市場,也就沒了傳承。現在,除了一些特定的場所,很少聽到墜子書了。但說書人那嘶啞的聲音,穿過時空的霧靄,久久在我耳邊迴盪,彷彿昨天一樣。

壹點號 瑞東微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