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戲解》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_ 經典名著選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論語戲解》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_ 經典名著選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先拿一個現象來看。

古人想要搞清楚太陽的執行規律,他們就觀察啊,每天看它從哪裡升起來,又從哪裡落下去。他們觀察久了,發現這太陽的運動有奧秘啊!大概每隔一個“兩次拉便便的間隔”的時間,它就再一次從那個地方升起,並且他們很喜歡這個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覺,他們認為這是天神給他們的賜福,於是呢,部落的個別有見識的人就專門觀察研究太陽的執行規律,以及探求太陽的作用。他們發現幾乎所有經過太陽照射的地方,植物長的好,野獸也多。於是他們這一群人就研究太陽,進而研究天,研究地,研究萬物,研究星辰運轉之道。這樣經過幾千年的觀察研究積累,研究的成果就運用在族群的方方面面,生產啊,生活啊,健康啊,文化啊等等。他們發現在天地自然日月星辰都有道,人啊,順應這個萬物之道呢,就能過的好,若是任意妄為呢,有可能就過不下去。

嗯,嚐到了“道”的甜頭,人自然就想著把這個道的奧秘給緊緊抓住啊,要掌握在手裡啊。這些有著極高智慧的人,就想著把散落在萬事萬物中的道統一“收集”起來,

他們就能夠感受到有那個整全的、終極的道,是一個整體,這就是道生一。

這個“一”呢,可以說是道的別名,也可以說是整全之道,道之體,這樣說都沒問題。

好,

就在有頂級的智者說我抓住了這個“一”的時候,這一瞬間“一生二”,你只是抓住了“一”的外套,甚至是你只是扯掉半截袖子,甚至是你只是看到“一”的影子而已,這個“一”你是死活抓不住。

最頂級的智者終於明白了,道之體是抓不住的,只能抓住道之相,那麼既然抓不住你,那就不抓了啊,就和道友好相處吧。這一瞬間,是“二生三”,也就是與道合而立“象”,這裡就有天人合一思想的開端。

好,這個象呢,既有道之體,又有道之相,既非道之體,又非道之相,遊乎兩者之間。

更厲害的是,萬物都可以抽出一“象”,透過萬物之象可以通達道,可以明道。好,這就是“三生萬物”。象思維一旦建立,萬物之象都可以抽出來了。這就是我們的抽象思維,也是道思維。

象具有“時”之性,也具有生命性,不可被固化,不可被物件化。

萬物之象,化而為一,則為太極。

萬物之象,化而為二,而為陰陽。

乃至於為三才,四象,五行,八卦,為六十四卦,乃至於為我們的象形文字。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可道,其為“道之相”,常道,為“道之體”。“象”則為“眾妙之門”。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亦是以“象”貫通其學問。

《論語戲解》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_ 經典名著選

2.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萬物負“道之相”而抱“道之體”,立象以盡其性命。

《論語戲解》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_ 經典名著選

3.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所以,人之所惡,其實就是落在“相”裡。所以啊,王公,能夠負“

孤﹑寡﹑不穀”

而抱“德”,故能為王公。

4.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立象,故而不被或損或益所左右。這如同中醫的辨證施治,不會被單一的症狀所迷惑,也不會認為哪個方子專門治哪種病這樣的物件化思維。

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這是道的傳承,以象明道,薪火相傳。

6。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強梁

”,就是剛強的,一根筋,固定化思維的人,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是要引以為戒的。

後記:

這樣解讀這一章,是一次冒險,一次即興的探索,開始並不知道能不能把這一章說清楚,也不知說清楚了多少。這是迂迴戰術,旁敲側擊,這只是一種解讀視角,希望對讀者能有所啟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