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詩│聶魯達的銅像

作者:莫言 、徐俊國

聶魯達的銅像

莫言

從貝殼雕成的酒杯裡

看見你年輕時的倒影

聽你的情歌,識你的情人

想那些滾燙的歲月

寒流襲來

巨大的冰塊裡

有顫抖的玫瑰

雲雀屍體

貝多芬的耳朵

肖邦雙手

瑪麗蓮·夢露的紅唇

一個來自東方的女孩

在馬丘比丘高峰上

用漢語朗誦你的詩

駝羊的眼睛

為陌生的音節而亮

石頭的城堡

嵌入古老的文字

組成華麗的篇章

在我的祖國

你曾經是傳奇

你在中國旅行的時候

還沒有我啊

但我彷彿為此而生

站在你的床邊

想象你沉重的呼吸

和老年人的氣味

菸草、酒精、磨損的牙齒

你床頭的裸女見過

你的裸體

壁上的圖畫

窗外的茫茫大海

沙灘上的仙人掌

都如我夢中所見

沒有白帆從海上來

但曾經來過,曾經

那個羚羊般的女人

明天也許就來,希望

如同一包晚到了六十年的禮物

液凝成晶,晶化為塵埃

大海是人民的,因此

魚與鹽也屬於人民

革命讓女人變成

革命的女人

革了男人命的女人

與革了女人命的男人

聚在這裡飲酒、寫詩、戀愛

生出革命或反革命的後代

在這座黑色的島上

黑色的別墅裡

洋溢著革命氣息

和愛情的黑色泡沫

只有這種地方

才能安頓你的,也是我的

囂張的靈魂

玫瑰的花瓣泡在酒裡

魚在盤中戰慄

我對你的菸斗與酒杯起誓:

我會想你,想你的

鴨舌帽與碩大的鼻子

我猜想你是

歪著頭接吻的情種

現在是半夜

京師學堂裡悄無聲息

窗外的鵲巢裡

喜鵲在囈語

我用沾了清水的絨布

擦拭你的銅像

鼻子眼窩與耳輪

月光如水

送來美洲的孤獨與記憶

彎腰時我聽你冷笑

抬頭時你面帶微笑

彷彿我是銅像,而你是

鑄造銅像的匠人

不是我擦拭你的臉

而是你點燃我的心

後記:

庚子春,京師學堂只餘一人。夜半時常與大廳中的聶魯達銅像對話。憶起己亥春訪問秘魯、智利參觀聶魯達故居情景,遂作此類詩文字,抄供方家兩哂。

辛丑寒露後二日

品詩│聶魯達的銅像

賞析: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以“幻覺現實主義”來界定莫言的寫作,“幻覺”二字,重新定義並重點強調了莫言寫作的詩性特質。事實上,諾獎後的莫言,也的確以一批卓異的“詩文字”(包括話劇)沸騰起一個小說大師的詩學興致。

善於講故事的莫言,在《聶魯達的銅像》這一型別的詩作中,謙遜地將高明的敘述和盤根錯節的隱喻,讓位於信馬由韁的思想表達和簡約精準的修辭操練。《聶魯達的銅像》以瘦削、直立的對話文字,折射出一次靈魂囂張、為你而生的精神相遇,——庚子春的啞默,“大海是人民的”澎湃感,以及聶魯達式的黑島之愛與政治灼燒感:“我從未放棄過對孤獨,對憤怒,對憂鬱的表達。”詩人的激情與小說家的剋制,冷笑的嘲諷與微笑的撫慰,如紙裡的火與滾燙歲月裡的寒流襲來,以追憶和洞見,緩解“魚在盤中”的戰慄。

悄無聲息的半夜,在京師學堂,被聶魯達靈魂塑型的詩人莫言,像極了被洛爾迦激賞為“離痛苦比智力近”的聶魯達對自己的描述:“我是雜食動物,吞食感情、生物、書籍、事件和抗爭。”聶魯達,這個曾經的尋貝少年,既喜歡“你是寂靜的”,也承認“我歷盡滄桑”。莫言,這個高密東北鄉的苦孩子,同樣有著消化駁雜世象的孔孟之胃。

好的作品,總讓人想起日本藝術家成田聡子的一件作品,一個蹲著看花的孩子,因為共鳴而頭頂開花。莫言的詩文字,常常埋伏著雷管一樣的句子,讀之,雖不能頭頂開花,卻可以體驗到他所鍾愛的聶魯達所說的那種感覺:真想把整個大地吞下,真想把大海喝乾!在差不多同樣的高度,一個大師才可以真正理解另一個大師。莫言願意被聶魯達點燃,一是為了靈魂照亮,二是為了在灰燼中確認,彼此的痛苦與類似的困境。

——徐俊國

投稿轉載說明

本公號非營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視為同意本公號對文章進行轉載刊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