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遷寫的歷史,妙在何處?

本月26日,美國曆史學家、耶魯大學教授史景遷去世。他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史學家,其歷史寫作方法對國內知識界也有很大影響。史景遷不僅影響了史學界,其歷史敘事風格之巧妙,也時常令其他人文社科領域的人深有啟發。跟史景遷學“講故事”,也是很多人閱讀史景遷作品的初衷。到底是什麼魅力,讓史景遷的作品可以“跨界”,並在海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呢?

史景遷寫的歷史,妙在何處?

由理想國推出的史景遷作品集中文版

見微知著的本事

一般來說,歷史寫作者需要宏大敘事的能力,因為漫長的時光留下了太多印記,需要在看似雜亂無章的資訊中找到規律,形成歷史敘事的整體感。很多歷史研究者都有宏大敘事的意識與能力,而過去我們常見的歷史敘事,也多為“通史”,但也有不少敘事,只見整體,不見細節,或者說無法從細節中呈現整體的歷史感。因此,當歷史研究進入20世紀後,透過隱微細節發現歷史的奧妙,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就十分難得了,而史景遷就有這樣罕見的本事。

史景遷非常關注宏大歷史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故事,比如代表作《王氏之死》的副標題就是“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透過平民視角,來展現饑荒、鄉村權力鬥爭和貞潔烈女等古代社會的圖景。讀者跟隨史景遷的筆觸,如同回到歷史現場,能夠直面歷史最真實的一面,其中大量細節可以讓讀者獲得情感共鳴。當然,他不只是寫王氏這個小角色的命運,而是透過微觀的、平民的視角來呈現龐大帝國的諸多問題,展現了17世紀中國基層社會的諸多問題。

其實,這樣的作品寫作難度並不低,史景遷需要查閱《郯城縣誌》以及其他地方誌,從稀見史料中挖掘可用的素材,並結合歷史研究的功底,才能完成這樣的作品。“精彩故事”只是其表,其根本還是紮實的史料功夫以及強烈的人文關懷,對歷史的整體觀念,而這些也是出色的歷史寫作者必須具備的素養。

在《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一書中,史景遷將個人視角放在明末文人張岱身上,其作品《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中強烈的文學色彩以及“追憶”式的敘事風格,都極具個性。史景遷在書中呈現的文筆,竟也與張岱的文風相似,讓人如痴如醉。就連史景遷設定的章節標題,也讓人慨嘆,比如《人生之樂樂無窮》《浪跡天涯絕塵寰》《繁華靡麗皆成空》這些章節,讀起來竟有韻律感。當然,這離不開中文翻譯的功勞,但再好的翻譯,也離不開原著的精彩文筆。史景遷寫作語言的優美得到了讀者的認可,也是史學界公認的能將故事娓娓道來的寫作者,這一點的確十分難得。

還有很多讀者喜歡的《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一書,將西方視角下的中國形象,透過馬可波羅以來的西方“觀察家”呈現出來。這種寫法極具挑戰性,不僅需要具備跨越不同歷史時期的知識積累,還需要縱向的歷史時間意識,是細節書寫與宏大敘事能力的結合。寫好細節已經很不容易,將細節巢狀在宏大的結構中更加困難,但史景遷就有見微知著的本事,其作品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史景遷寫的歷史,妙在何處?

史景遷

文學化的歷史敘事

史景遷這個名字有“景仰司馬遷”的意思,他和司馬遷的歷史寫作風格確實有相似之處,比如有一定的文學色彩、適度的虛構內容等。

但這樣的寫法也一度受到質疑:增加歷史的文學性,會破壞歷史的嚴肅性嗎?這其實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首先是因為很多歷史寫作過於刻板與無趣,這不僅是閱讀體驗上的問題,也直接影響著歷史研究與寫作方法的創新問題。如果一直沿用一種老套的路子,歷史學將會變成乏味無聊的領域,更不用說歷史知識的普及問題了,那需要的是更加巧妙有趣的文筆。

因此,歷史寫作之文學性的話題就出現了,或者說,這是虛構寫作與非虛構寫作的邊界問題。歷史寫作固然要追求真實性,但如果增加適度的文學元素,只要是妥當的,似乎也無可厚非。中國古代史學名著中,司馬遷《史記》的文學元素就很豐富,其中不少人物對話與戲劇性的場面描寫,都帶有“腦補”的成分。但是,只要是合理和恰當的,即便是“腦補”也不可能改變現實,那些看似文學化的敘事,也有現實的來源。

真正優秀的處理虛構與非虛構邊界問題的做法,就是像司馬遷和史景遷這樣,在基本的歷史元素上絕不會胡編亂造,比如憑空製造新的人物和事件,這有悖歷史寫作的真實性。能夠適度虛構的,只能是場景描寫、氛圍塑造和人物對話。因為這些內容既可以增加可讀性,又不會破壞真實性。換言之,即便刪掉這些內容,也不會破壞原始史料,但缺乏這些內容,就會讓敘事乏味無聊。

比如,在《康熙:重構一位中國皇帝的內心世界》中,史景遷就著重講述了康熙的內心糾結,其現實中的愛恨情仇都在自白得到了精彩呈現,甚至從記憶與夢境中尋找其思想的變化。正如史景遷在書中所說,“讀者最終應能從康熙自己的觀點,領略他內心深處的掛礙,進而更加理解康熙這個人”,實際上,史景遷就是那個帶領讀者進入歷史現場與歷史人物內心世界的“導遊”,這其中既有史學功夫,也需要足夠的同理心。畢竟,歷史不是冷冰冰的資料,對歷史帶有人文關懷,才能真正讀懂歷史。

史景遷開掘的歷史寫作的新路,還在啟發著我們,不論是歷史寫作者,還是熱愛歷史的讀者,都能從其作品中獲取精神養料,體驗閱讀的快樂。(責任編輯:張玉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