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祟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治國九經——崇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

遠方的賓朋來的時候舉行歡迎儀式,走的時候禮貌地送行,嘉獎那些有善德的人,同情那些不足的人,這是為了照顧到四方不同的人。

中國是禮儀之邦,歷來都十分注重各種迎來送往的禮節禮儀,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有朋友從遠方來,這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不僅要以禮相待,熱情招待,更要讓朋友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正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美德和風尚。禮儀也是仁義道德的表達和體現。送往迎來,迎接賓朋的到來,到送別朋友的離去,都充滿著中國的禮儀文化。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祟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每逢有賓朋好友來訪,主人首先要迎於門外,向客人施禮,互相問候以後,再進入門內,這是古人常用的見面禮。之後,主人稍前,引客人登臺階,進到堂屋敘談。在登臺階時,要“拾級聚足”,即主人前足先登上一級,後足再與之並齊。而後再登上一級,再並足。這樣登臺階的目的,是照顧客人,使他能跟上主人,而不使客人感到冷落與緊張。《禮記·曲禮》中講:“主人與客讓登,主人先登,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待登上臺階,將要進堂屋時,“將上堂,聲必揚”,說話的聲音要適當提高一些,以使堂屋內的人知道客人已到。作為客人“將入戶,視必下”,客人在進入堂屋時,眼睛應往下看,萬一主人家中還有未及收拾的東西,這樣可以避免造成尷尬。進入堂屋後,主人與客人便入席而坐。但是在座次、席位的安排上,按照禮制的約定,如果在室內會客,以面朝東的座位為尊;若於堂中會客,又以面朝南的座位為尊。來客當然要被請於尊位落座。對於座次的排定,不僅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尊敬,也說明尊座是全部席位的核心,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便自然成為其他人尊敬的人,把賓客安排在尊位上,表示了主人的敬意。古時,一席坐四人。但如果人多,需二人以上同坐於一側時,則以席端為尊者之位。如獨自一人,則坐於席位之中,尊者一般多為獨坐。年幼或位卑者“坐不中席”,即不能坐於席的中間位置。主賓談話之中,古人也極注重禮節,除恰如其分地使用言辭之外,還要注重儀表的莊重,不允許出現輕浮、放蕩的舉止。設宴款待賓客,菜餚講究精細衛生,餐具和酒局的擺放都很有講究,“客爵居左,其飲居右”,也就是主人款待賓客時,飲酒的杯子放在左邊,待飲酒時再移到右邊。吃飯時,古人也不失禮節,“燕侍食於君子,則先飯而後已。毋放飯,毋流歠[chuo]。小飯而亟之,數噍[jiao]毋為口容。”古人設酒宴時,還要有行酒令的小遊戲,用於助興取樂,活躍氣氛。行酒令前,賓主要共同推選一人為令官,其他人都要服從令官的決定,或依令做遊戲,或依令作詩詞,違者或詩詞不佳者,就要受罰飲酒。被推選的酒令官必須先飲酒,以示受眾人之命行酒令之職,令官行令,每個人用詩詞歌賦、成語俗話與之合韻,由於有行酒令的遊戲,所以在宴飲中也沒有高下尊卑的區分,使賓主沒有拘謹之感,談笑風生,氣氛活躍、融洽,客人就有了賓至如歸的感覺,主人與賓客的友情也因此更為深厚。宴飲結束,客人告辭離去,此時主人要起身為客人送行,通常至少要送到大門外,賓客再次答謝,方才依依惜別離去。唐代的詩仙李白就曾經寫下一首《贈汪倫》,以表達依依不捨的濃厚友情。《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祟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古人還非常注重人際關係的相互交往,“來而不往,非禮也”,有來訪,必要回訪,這才稱得上是懂得禮節。作為國家之間的送往迎來,形式則更為莊重,表現會更加熱情,禮儀細節更為周到,能夠顯現一個國家崇尚禮節、重情重義、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和大國風度。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祟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嘉善而矜不能”,嘉獎善行善德,樹立榜樣和典型。中國古代一直有“舉孝廉”的制度,漢朝時每年都要令各地舉薦孝德和廉能的人,所謂“舉人”,就是把有賢德的人舉到上面,樹立模範和榜樣,能夠鼓勵人民相互的勸勉學習。包容那些“不能者”,更能夠彰顯為君者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道德,養成敦厚朴實的民風和莊重懷柔的政治風氣。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師從於孔子的弟子子夏門下,在西門豹、段幹木、田子方、李悝等人的輔佐下,奠定了魏國的諸侯霸主地位。子夏和子張都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魏文侯向子張詢問交友之道。子張反問:“子夏是怎樣說的?”子夏的門人回答:“子夏說:‘可交的就與他交,不可交的就拒絕他。’”子張說:“這和我聽說的不同,‘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如果是很賢明的,對於別人為何不能容納呢?我如果不賢明,別人將會拒絕我,如何談得上拒絕別人呢?”作為一個為君者,既能夠尊賢尚賢,又能容納平常普通的眾人;既能夠由衷的嘉許有德行的善行善事,又能夠憐憫包容能力差的人。《禮記·儒行》中說:“優遊之法,舉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毀方瓦合,意為磨掉稜角,與瓦礫合,一個明達天理的仁人君子,行走於社會,既要善於尊賢舉賢,又要能夠包容那些能力不足甚至是老弱病殘的人,在不影響大節的情況下,又要善於隱藏自己的鋒芒,和眾人和睦相處,本身即是難得的中庸之德,這也是恕道的體現。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祟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中國古代向來十分注重矜恤“不能者”,古聖先王往往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周朝對孤寡孤獨、老弱者都給予照顧,所謂“孤寡孤獨”,“少而無父者謂之孤,老而無子者謂之獨,老而無妻者謂之矜,老而無夫者謂之寡。”定期送酒肉糧食,救濟“孤寡孤獨”,是古代“大司徒”的職責範圍,古代從中央到地方都設定有官員負責實施對老幼殘疾、鰥寡孤獨、貧窮疾病之人進行救濟與幫助。專門設有“遺人”一職具體負責日常救濟與施捨,供給需要救濟、撫卹之人;設有“司救”“旅師”“遂人”“族師”等基層官吏,這些官吏的職責是查明老幼、殘疾情況,根據實情對這些人施惠、散利、均役以振窮恤貧,以“矜不能”。《周禮·天官》規定:“鄉里”所貯糧食用以救濟民之睏乏,“司門司關”所貯糧食用以撫卹陣亡將士的家屬。所以禮記中說:“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周文王每年都要在“東序”宴請年齡非常大的“三老五更”,親自給他們割肉、斟酒、慰問。歷史記載:“伯夷與(姜)太公聞西伯善養老而往歸焉”,伯夷和姜太公投奔了文王,幫助周朝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業。

天地之中話中用一一祟禮重德是懷柔四方的王道

治國九經皆是教化,“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所展現的是一個國家崇禮好客的博大胸懷,是為君者寬宏慈愛的仁政表現。一個政治社會能不能形成勸賢勸善的政治風氣,能不能形成尊老恤弱的敦厚民風,關鍵在於上位者能不能正己正人,崇禮重德,治國九經皆是教化。當為君者熱情有禮地招待遠方的賓朋,送往迎來,嘉獎那些有善德的人,照顧到那些不足的人和弱者,遠方的賢人就會來到這個國家,來依靠你,幫助你,這是德行的感召,這也是為君者“仁道”的展現。崇禮重德是一個國家懷柔四方的王道。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