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內容提要

:

作為一件寫實的藝術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真實生動地描繪了明代後期南京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生活的種種景象。畫卷重點描繪的明代南京街區,當東起今南京中華路,西至莫愁路,南及升州路,北抵建鄴路這一空間範圍,這是自南唐以來金陵城南最繁華的傳統街區。畫卷中的街市等影象雖大多物有所本,與相關文獻記載大體吻合,但其佈局等與實際情況並不完全一致,這是作者根據繪畫語言的特點及構圖處理的需要,對相關城市空間重新進行組織與濃縮的結果。

關鍵詞

: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明代南京城市空間

眾所周知,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生動描繪了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汴河沿岸的繁華景象以及社會生活的各種場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的現實主義的風俗畫。其實,在現存古代繪畫藝術寶庫中也有一幅專門表現明都南京城市繁榮景象的傑出畫作,這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被譽為明代南京《清明上河圖》的《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了。關於此畫卷描繪內容的宏觀討論,學界已經取得不少成果,但限於條件,對所繪城市空間的具體解析還不是很多,也不是很深。本文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以期推動對此名畫的全面深入研究。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一、畫

描繪的主要內容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或簡稱《南都繁會圖卷》,明人繪,絹本,設色,縱44、橫350釐米。該畫卷原系常熟翁氏舊藏。20世紀50年代,有關部門從翁氏後人處徵集此畫,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該畫卷前有題署“明人畫南都繁會景物圖卷”,尾署“實父仇英制”5字。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後移居蘇州,其生卒年皆有爭議,主要生活於明正德至嘉靖年間(1506-1566年)。仇英早年為漆工出身,注重繪畫的裝飾性及精麗性,不僅擅長臨摹古賢佳作,而且善於創作人物故事圖,頗獲當時文壇藝苑名流的推崇,是明代畫壇之傑出代表,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一同被後人列為“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家”。該畫卷雖建構宏大,設色華麗典雅,但繪製比較潦草,技巧亦不太高,畫面上的一些建築及人物等,多僅粗具輪廓,近看則似小兒塗鴉,且迄今尚無資料證明仇英曾創作此畫,其筆墨更明顯不及其本人存世作品的精湛秀雅,故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幅明代後期佚名畫家託署“仇英”的畫作,甚至不能排除繪於清初的可能性。儘管如此,該畫卷並不是憑空虛構而成,它真實生動地描繪了明代後期南京城市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生活的種種景象。作為一件寫實的藝術作品,它處處體現了我國古代繪畫的現實主義優秀傳統,為今人研究明代南京城市生活的面貌提供了豐富具體的影象資料,因而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與藝術價值,故有南京《清明上河圖》之譽。

根據有關研究者粗略統計,該圖卷畫面上繪有群山一組、河流4條、道路9條、橋樑5座、建築30餘棟、船舶19只、店牌招幌109種、各種人物1000餘個。其內容大體可分為“鄉野”“街市”“朝堂”三個單元,從右向左依次佈局展開。第一、二單元間並無明顯界隔,第二、三單元間則以城牆為界。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明人繪《南都繁會景物圖卷》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春意盎然的鄉野景緻。成蔭的綠樹間,粉紅的桃花盛開,有農民在擔水施肥,辛勤勞作。在通往城市的寬廣大道上,士兵扛矛巡察,一騎快馬飛奔,四人抬轎上坐著一位悠閒的高官,一人撐起華蓋傘在一邊等候。臨近城市,人流、屋舍漸多,道旁簡易的工房裡兩人正緊張地篩谷舂米。

第二單元“街市”是圖卷描繪的中心與重點,其畫面又可分為上、下兩部分。畫面下部是繁華的鬧市,街巷縱橫交錯,兩旁建築鱗次櫛比,商鋪、酒樓、茶社、當鋪、錢莊、相館、畫寓、戲臺、浴堂、官衙、廟宇、民房等錯落其間。街上人流熙攘,車水馬龍,各類沖天招牌奪人眼目,呈現一派熱鬧景象。主街上樹立4通牌坊,其兩端分別題書“南市街”“北市街”,中間的兩通牌坊右側上題“繡袞”,左側所書已不可辨。一條縱向河道穿街而過,其上架設一座三孔石橋,大約橋右為南市街,橋左為北市街。南、北市街牌坊之間及“南市街”牌坊以右是街市的繁華之區。最引人矚目的是滿街之上踩高蹺、煙火水嬉、舞龍戲獅、弄棒使械、“走海倭子進寶”等“雜耍把戲”“江湖把戲”一類表演,以及觀者雲集的戲劇演出、流光溢彩的“鰲山”燈等。畫面上部右側寬闊的河流上龍舟畫舫、漁船木筏往來穿梭,兩岸遊人或臨水賞景,或悠閒品茶,遠處有“牛行”“豬行”“羊行”“雞鴨行”“驢行”等畜禽市場,有“木行”“船行”等手工業作坊,也有“銅錫老店”“刻字鐫碑”“京式小刀”等店鋪。左側為連綿的山峰,逶迤的山間小道上是表演“安天會”“水滸”戲劇故事的遊行隊伍。出了“北市街”牌坊,雖仍有一些商鋪,但人流已經大為減少,對面則是一座官衙,衙前兩邊高懸的旗杆和威嚴的石獅,與喧囂的街市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三單元“朝堂”始於城門樓下“大小文武官員下馬”石碑,其後便是高大雄偉的兩重宮牆。牆內殿宇樓閣金碧輝煌,高低起伏,在煙嵐霧靄之中或隱或現。偌大巍峨的皇宮中,只有一座壯麗的殿堂前,肅立著幾位手持儀仗的內侍,可以想見它的冷寂與森嚴。至此,整個圖卷悄然結束。

二、相關城市空間解析

作為一件繪畫作品,《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旨在透過概括、提煉、綜合等藝術手段,將南都社會生活中的某些典型場境和人物,巧妙地濃縮於有限的圖畫之中。透過分析研究可以發現,該圖卷所要表現的時空背景在南都多有具體所指。如畫卷上部右側所繪寬闊的河流為秦淮河,左側連綿的山峰為鐘山,第三單元殿宇樓閣為城東的明皇宮,這都不會有任何爭議,儘管圖卷中鐘山、秦淮河、皇宮、鄉野的空間位置關係,畫家根據構圖的需要,重新進行嫁接,難以與現實完全對應。

此外,據《明太宗實錄》《禮部志稿》《皇明通紀集要》等文獻記載,永樂七年(1409年)正月,明成祖朱棣諭令“自正月十一日為始,其賜元宵節假十日”,聽軍民張燈飲酒為樂。永樂十年正月,又允“臣民赴午門外觀鰲山三日”。此後以至明末,南、北二都上元遊樂,官民同慶,皆循以為例。該圖卷中早春的鄉景,特別是鬧市的大型“鰲山”彩燈,證實所描繪的正是明代後期南都金陵上元節(亦稱元宵節、燈節)的街市盛況,這在學界亦已達成共識。

就城市空間而言,圖卷中作為南都繁會主要見證的街市,過去一般認為在秦淮河畔及三山街一帶。其實,相關地點可據畫卷中的一些線索進一步展開討論,以下試做解析。

關於明代南都金陵的商業貿易繁華之區,明人顧起元《客座贅語》卷一雲:“南都大市為人貨所集者,亦不過數處,而最夥為行口,自三山街西至斗門橋而已,其名曰果子行。它若大中橋、北門橋、三牌樓等處亦稱大市集,然不過魚肉蔬菜之類。”或雲:“自大中橋而西,繇淮清橋達於三山街斗門橋以西,至三山門,又北自倉巷至冶城,轉而東至內橋、中正街而止,京兆赤縣之所彈壓也,百貨聚焉。”施沛《南京都察院志》卷二十一亦稱:“凡勳戚鄉紳、士夫青矜及名流墨士胥居其中,蓋文物淵藪,且良工鉅商百貨叢集,如三山街一帶最衝要地也。”其所指空間範圍相當於今南京主城西南從三山街往西沿升州路至水西門內,再折北沿莫愁路至朝天宮,向東沿建鄴路、白下路至內橋,再南折沿中華路至三山街。《南都繁會景物圖卷》中的主街“南市街”“北市街”等都在這一區域。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圖卷“南市街”之區域性

“南市街”“北市街”乃因南市、北市而得名。關於兩市之具體位置,《萬曆上元縣誌》卷四載:“南市,在斗門橋東,舊為歌館酒樓,即宋安遠樓基。北市,有樓,在南乾道橋東南,即宋和熙樓基。”陳沂《金陵世紀》卷二亦稱:“南市,斗門橋東,舊為酒樓歌館。”兩市的標誌性建築則是南市樓與北市樓。兩樓乃屬明太祖朱元璋在京師所建的16座市樓之列,樓處官妓,以待四方之商賈士大夫。據《洪武京城圖志》:“南市樓在三山街皮作坊西,北市樓在南乾道橋東。”陳沂《金陵世紀》卷二亦稱:“南市樓,在城內鬥門橋東北。北市樓,在乾道橋東北。”而明代三山街“在大中街西南,直抵三山門”,即今升州路。斗門橋約在今升州路與鼎新路交匯處,橋下河道為古運瀆。皮作坊,或名皮市街,“舊呼評事街”,今仍稱評事街,皮作坊西實即斗門橋東。南乾道橋即鼎新路中段之紅土橋,鼎新路乃2001年填湮古運瀆後修築。概言之,以上明人記載之表述雖稍有出入,但所指近同,可知明代南市、南市樓、南市街當在今升州路中段斗門橋的東北一帶,北市、北市樓、北市街當在今鼎新路中段紅土橋的東側。陳作霖《運瀆橋道小志》即認為南市樓“東通評事街,西通泰倉巷”,而紅土橋“東為千章巷(東通評事街),舊名銀倉巷,道北有富德巷(北通打釘巷),俗呼瓦子巷,本宋和熙樓故址,明因之建北市樓”,可為確證。至明代後期,諸樓皆廢,獨南市樓尚存。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江寧知府陳鵬年拆毀南市樓,改為鄉約講堂,以宣講聖諭等,斗門橋以東之三山街一段隨改為講堂大街。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圖卷“北市街”之區域性

以上所析的金陵南市、北市的空間位置系就明代而言。就目前的資料所知,金陵城西南此南、北二市的設定至少始於明初,其歷史甚至可以向前追溯至南唐。需要說明的是,南市、北市之名稱雖早見於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但據《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記載,南朝之“北市在大夏門外歸善寺前”,“南市在三橋籬門外鬥場村內”,其位置明顯與明代不同。不僅如此,據陳作霖《金陵物產風土誌》,清代金陵“南市在沙灣,中市在行口,北市在北門橋”,亦與明代不同。至清代康熙年間,南市樓雖已拆毀,南市也已遷往城南的沙灣,但作為街巷之名的“南市樓”卻有幸保留了下來。晚清及民國時期的南京實測地圖上不少都標註有“南市樓”。直到今天,人們仍將位於升州路中段以北、東起評事街、西至泰倉巷的一條東西向小巷稱為“南市樓”,此巷應該就是《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的南市街所在了。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運瀆橋道小志》所附運瀆橋道圖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清末陸師學堂新測金陵省城全圖之區域性

前文已述,《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主街靠近“南市街”的一通牌坊上題書“繡袞”二字。頗疑此街與評事街中段東側的綾莊巷及其北折的絨莊街(巷)有關,圖卷中該牌坊內一處店鋪的“鮮明絨線發客”招牌可為佐證。這裡是舊時制帽手工業者的帽兒行所在,因賣帽綾的店鋪多設於此,故名綾莊巷,在明代則稱十三丈街。因其附近“在南宋為西錦繡坊,地與東錦繡坊對峙”,可知該地作為金陵絲綿紡織業基地的歷史可以推前到宋代。如本文的推測不誤,則其地在明代或曾製售“繡袞”類高等級衣飾。

南市街附近的評事街還是明清時期南京的燈市中心之一。潘宗鼎《金陵歲時記》即載,“俗以正月八日、十三日、十五日為燈節”,太平天國戰亂之前,燈節最盛處就包括評事街上之江西會館等地。又稱:“府縣學前、評事街,皆燈市也。”直到晚清民國以後,燈市才移到了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如此看來,《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繡袞”牌坊旁的“鰲山”燈樓頗疑就在評事街。

圖卷中出了“北市街”,道路一側的盡頭有“義興油坊”的招牌。此街所在頗疑就是斗門橋以西的今升州路西段。因為油坊、油市在此,清代以降,斗門橋之西的這一段三山街已改名為油市大街,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地方誌及地圖均可為證。

值得解讀的還有圖卷中穿越主街的河道及跨河之三孔石橋。前文已析,該圖卷重點描繪的街市空間位於今南京建鄴路與升州路之間,圖中“南市”“北市”“繡袞”等街巷多為東西向,因這一區域與東西向街巷相垂直的河道只有古運瀆,則此河道當即南北向的古運瀆無疑了,而跨河之三孔石橋應即斗門橋(亦名陡門橋)。該橋是南唐以來古三山街上橫跨運瀆的一座重要橋樑,其規模較大,乃“運瀆水閘”所在,至清代同治年間橋上還曾建有觀音閣。

《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繪城市空間解析

圖卷“繡袞”牌坊附近之街市及河道、橋樑

圖卷中主街的周圍又有“牛行”“豬行”“羊行”“雞鴨行”“驢行”等畜禽市場,街面還有“布莊”“帽巾”“南北果品”等店鋪招牌。而據有關文獻記載,明代三山街及其周邊區域,除了綜合性的南市、北市外,確實還有其他諸多行業街市。如陳沂《金陵世紀》詳記:笪橋市在北市樓之東;布市在評事街南口;鴿子市(舊名羊市)在景定橋北;馬市在三山街南口;豬市在府治西;果子行在斗門橋東,為“諸果萃聚處”;帽兒行在景定橋東南;鞍子鋪廊在三山街北口;手帕鋪廊在內橋西;包頭鋪廊在朝天宮之東南;麻鋪廊在笪橋西;紙鋪廊在笪橋南;香蠟鋪廊在笪橋南市。《洪武京城圖志》又載有三山街市“在三山門內鬥門橋左右,時果所聚”。比較後發現,這些記載與圖卷所繪的相關內容亦大體相符。

三、結語

根據本文的解析,《南都繁會景物圖卷》重點描繪的南都街區,當東起今南京中華路,西至莫愁路,南及升州路,北抵建鄴路這一空間範圍,此乃自南唐以來金陵城南最繁華的傳統街區。畫卷中的街市等影象大多物有所本,與相關文獻記載大體吻合,其中“南市街”約與今升州路中段以北的南市樓街巷相當,“北市街”約在今鼎新路中段紅土橋東的千章巷西段一帶,“繡袞”街疑即今評事街中段東側的綾莊巷或絨莊街,“鰲山”燈樓約在今評事街,穿越主街的河道當是古運瀆,跨河的三孔石橋推測是升州路上的斗門橋,“北市街”以左的街道或即今升州路西段的舊油市大街,等等。

然而此圖卷畢竟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而不是一幅實測的金陵古地圖,圖卷中的街市佈局及其相對位置關係與實際情況並不完全一致,如南市街、北市街、評事街、綾莊巷、升州路等街巷,並不像圖卷所繪那樣前後連續,且北市街、南市街實際上同在古運瀆的東側,亦非如圖繪那樣分居在河道的兩側。這些差異是作者根據繪畫語言的特點及構圖處理的需要,對相關城市空間重新進行組織與濃縮的結果,是一種源於生活的藝術創作。這是我們在鑑賞這幅名畫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區位變遷等諸多原因,《南都繁會景物圖卷》所描繪的以上明代南京街區在今天已經繁華不再了。欣聞這一地區即將進行大規模的舊城更新與改造,希望本文的討論,能夠為南京相關決策者的規劃思路提供些許參考,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恢復這一著名傳統歷史街區往日之無限榮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