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誦讀感言:世事變幻,歷經滄桑,而半山先生遊山所得依然是今日成功之道:有志,有力,有物以相,學必深思慎取。除物外,志力皆自修而成。

晨起誦讀,祈盼安陽早日安康。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誦讀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vid”:“g33191m7hdp”,“img”:“http://puui。qpic。cn/vpic/0/g33191m7hdp。png/0”,“desc”:“誦讀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宋代)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誦讀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餘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誦讀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於是餘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誦讀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餘於僕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關注芬芳書社,遇見更真實的自己。

作者:中學語文高階教師,河南省骨幹教師,河南省名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安陽市首批教育系統家庭教育骨幹講師;愛生活,愛教育,愛文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