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今天偶見“啟功書友會”釋出了一批很特別的書法,是一些被啟功先生“寫錯”的作品,非常有意思,這些案例給我們一些補錯參考。

我們都有寫錯字的情況,大書法家也一樣,都有寫錯、漏、敗的情況,從王羲之如《蘭亭序》、顏真卿《祭侄文稿》,及後來歐陽詢、米芾、王鐸、啟功等寫錯情況比比皆是。今天就一起看看那些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這是啟功先生贈友人作品,丟了一個“河”,補在“山”字下面,並無大礙,站在今天收藏角度來看,這是名家孤品啊。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這件作品也很有意思,這是啟功先生論李白所作《論詩絕句》的第一首,類似於手稿,手稿自然有推敲、修訂的痕跡,其中有一處因考量“間”“邊”,有塗抹;另一處少了一個“泥”,補在“挾”的下面。雖有多處塗抹,也被很認真地保留下來了。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這首詩詞丟了一個“應”,補在“只”下面。這種補漏情況,在啟功海量墨跡中還是比較常見的。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這首丟了一個“裡”,補在詩詞末尾。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這首詩,是啟功先生在老年書畫班上的現場即興之作,體現了先生紮實的詩詞功底。通篇一氣呵成,丟掉的“豪”補在文中。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這首寄語畢業班同學的詩,好在啟功先生及時補上了這個“限”字,不然真就失了體面。

那些被啟功先生寫“壞”了的作品

上面這件作品,是啟功先生談《論詩絕句》隨筆,寫第三句“宋人詩是想出來者”時,遺漏一個“詩”字,先生很自然地補在最後,也不失協調。

錯誤並非一無是處,勇敢承認和及時更正,也不失為一種“精神美學”。有時候,當我們陷入單調視覺疲勞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糾錯視覺也會引發我們的觀賞興趣。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錯抹連篇,風韻獨特,完全不掩其才華,而《祭侄文稿》塗抹之處,更彰顯憤懣之情,更合乎一篇充滿激昂的戰鬥檄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