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最好吃的芝麻圓

全中國最好吃的芝麻圓

#我的江漢平原#系列散文

文:沈嘉柯

我的童年時代,坐在教室裡靠窗的位置,老師講課,而我側著頭悄悄看窗外。

我的成績中等偏上,不是最專心的學生,也不是混跡跋扈的壞孩子。我常常心有旁騖,注意到外面花壇、池塘發生的一切微小變化。

在我們江漢平原,荷葉枯萎了,就準備開始清塘挖藕了。我知道,教職工們穿著塑膠衣,抽乾池塘的水之時,食堂在黃昏就會推出排骨燉藕湯。

暑假後的秋天那學期,蛐蛐兒叫的聲音變溫柔了,動聽很多。雨天將至,螞蟻總是特別焦躁。在我不專心上課的緣故中,最重要的是,看那個賣芝麻圓的老頭有沒有來。

他的話特別少,鬍鬚颳得乾淨,總是一身黑色的外套長褲和布鞋,抽著那種沒有濾嘴的煙,右手挎著竹籃子,慢悠悠踱著步子,忙著賣麻圓,煙就來不及放嘴裡,夾在手指間,一陣煙霧繚繞。

他的籃子揭開一層保溫的棉布,就是金燦燦的麻圓,一個一個乖巧無比,渾身都是油炸到金色的芝麻,脆甜酥香。他的麻圓妙就妙在內裡的糯米糰,只糯軟,不粘牙。半空心,皮子帶點韌性。表皮上的芝麻紮紮實實,覆蓋每一處,沒有一點兒花哨,帶著溫潤的光亮。

當年我問過他年紀,他比劃了手指,又回答我,七十歲了。

他負責滾糯米球粘上芝麻,他的老伴負責把麻圓丟下油鍋炸。老兩口每天睡醒了開始做麻圓,老伴腿不好不出門,老頭兒會在早飯和午飯之間提到高中學校裡賣。

一籃子八十多個,他從來不吆喝,課間十分鐘學生們聞著芝麻香味主動圍上去,搶購一空,他就回家了。

他並不是每天都來,出現的時間完全不定。看身體狀況,看天氣,也看他的兒女家裡有沒有事情找他幫手。

那時候我並沒有想到,這種極為精緻的純手工麻圓,世上並不多見,我只是以為比學校外面的小吃店強。

其實很多純手工的地方特色小吃,並不好吃,只是因為鄉愁的水墨滴到了內心的宣紙上,暈染出纏綿的朦朧美。往往名不副實。但我人近中年,地北天南的上千家酒店餐廳或者巷子小攤的麻圓都嘗過,養成挑剔的味蕾,我如實判斷比較,內心答案十分確鑿。

那個老人家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家做出了全中國最好吃的麻圓。

這麼一種尋常小吃,偶然間驚豔絕倫,然後消失於廣袤大地上。

沈嘉柯:著名作家、學者、評論家,中國教育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出版個人專著和主編圖書等近70部長篇小說、小說集、散文隨筆集。代表作《生命擺渡人》(人民日報出版社)、《沈嘉柯精選集(3卷本)》(東方出版社)、《願你從容地生活》(清華大學出版社)等,暢銷百萬冊,獲文學貢獻獎。人文隨筆社會評論廣泛刊載於《中國文化報》《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南方週末》《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檢察日報》等,時事觀點被《紐約時報》《環球郵報》《南華早報》等英文媒體報道。

沈嘉柯作品《無所事事的美麗》

全新散文集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