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童年,沒有一個會縫縫補補的奶奶?

誰的童年,沒有一個會縫縫補補的奶奶?

文/大麗

老屋搬遷,在一個塵封已久的櫃櫥裡,收拾出來一隻老式針線筐,就是那種圓圓的,杞柳條編的。這是我奶奶活著時候的專屬物。每當奶奶收拾好廚屋,幹完家務活,就會拉上一領葦蓆,夏天的樹蔭下,冬天的暖陽裡,總能看見這個針線筐,陪伴著奶奶,為一家人忙著縫縫又補補。

本來潔白的杞柳條編的針線筐,現在都已發黑發烏,滿滿的經年滄桑感。針線筐裡還留著好多物件,有黑白色棉線軲輪兒兩個,就是取一根一捺長左右的高粱杆兒,把棉線來回纏繞上邊的,那樣的線棒子。年代已久的高粱杆兒,依然泛著暖暖的,金黃色的光澤。

那個時候,家裡已經沒有自己紡線的了,這樣的線棒子上,纏得都是拆洗棉衣或被子時,退下來的棉線。特別是拆洗被子時拆下來的白棉線,一根足足有兩米長。像奶奶他們這代老人,窮日子過怕了,不會捨得扔掉的。但是,我們這裡有一個迷信的說法,說這樣的線做被子時,是不能再使用的,如果用了,蓋這被子的人,臨死的時候,會折騰來折騰去,就是咽不下那口氣,會死的很痛苦。

傳說終歸是傳說,到目前也沒誰能證實真的是這樣。這只不過是活著的人的一個美好願望,誰都希望自己能善始善終,毫無痛苦的離開這個世界。

針線筐裡邊還有若干個,五顏六色的成品縫紉線(商場買的)。頂針兩三個,也已鏽跡斑斑。還有兩個軲輪兒(地方方言,和頂針具有一樣功能的物件)。做針線時撰在手裡,碰見衣物厚實穿不透的地方,用它們一頂,輕輕鬆鬆就過去了。其形狀如棗核,也大多是棗木做的,且兩頭打洞如車軲轆樣式,我們這裡的人,都習慣稱之為“軲輪兒”。然後再拿一條縫好的窄布條穿過去,系成大小合適的圓圈,一個“軲輪兒”就做成了。

做活時是用頂針兒還是軲輪兒,要看做活人的習慣。頂針一般是套在中指上的,軲輪兒是攥在手裡的。我就不會用頂針兒,我手大,做活時喜歡用軲輪兒,個大,攥在手裡感覺能使上勁。

這個針線筐裡,還散落著一些老式塑膠紐扣,捫扣,和手縫的佈扣子,還有一個粉撲包。粉撲包,是奶奶做棉衣或做棉被時必用到的,就像木匠鋸木頭時,要提前打好線,才能下鋸鋸木頭。奶奶做大件兒活時,也要提前打好線,免得縫紉的針腳兒東倒西歪,或每趟線之間不般寬,那是要被人笑話的。

誰的童年,沒有一個會縫縫補補的奶奶?

粉撲包就是用布縫的一個四方,或長方形的小布袋,有四五公分見方,裡邊是幹石灰粉,再拿一根長長的粗棉線,在正中間穿過,就是一個粉撲包了。

我最喜歡幫奶奶在被面上打線。奶奶摁著那頭,我摁著這頭,每次奶奶都要說,“摁結實了大妮兒,俺要打了。”然後提起拉直的白線,輕輕一勾,手起線落,被面上就會留下一道清晰的白線。然後,奶奶就開始穿針引線縫被子了。一床被子要縫幾道線,也是有講究的,縫單不縫雙,五,七,九都可以,決不能四,六,八,為啥有這講究?忘了奶奶怎麼說的了,只記得說是祖上的規矩。一般情況下,我奶奶都是看被套定幾趟線,被套太爛如漁網,縫稀了也不行啊,最低得七趟。

做針線活規矩其實挺多的。比如,送新生小男孩兒的虎頭紮根鞋,鞋帶子是不能縫上的,縫上不吉利,據說,剩下鞋帶子不縫,這樣叫“活沒有做完的”,寓意這是個男孩子,生得越多越好。送小女孩的鞋子叫眉眼鞋,比虎頭鞋做起來工序簡單,都是做起縫完,才送,其寓意不言自明。新娶得媳婦,婆婆送給的新被子,都要在被頭拐彎處留上一尺多不縫,這也是故意的,是要試試新媳婦的手巧不巧,會不會做針線活。一件中式衣服,盤幾枚釦子,縫多少針,也是有講究的。還有好多,就不一一講了。新社會,新風尚,一切從簡。再說,現在也沒有女人因為不會做針線活,再受人歧視了。分不清針尖兒針尾巴的,也不缺衣服穿。因為啥衣服都有賣的,只要你有錢。

每當奶奶在院裡做活時,特別是縫被子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在上邊玩。左邊打一個滾兒,右邊打一個滾兒,打累了就躺被子上歇會。身邊是疼愛我的奶奶,身下是帶著太陽味道,趴上去暖暖的棉被,那感覺別提多辛福了。雖然奶奶也會吆喝我,“看你瘋得這一身汗,沾蓋體(被子,我們這裡的方言)上會返潮的,俺費勁巴拉洗的蓋體,趕快起開。”我知道那是奶奶故意的,並不會真煩我,也不會過來像老媽一樣,伸手就提溜走我。有時候聽著奶奶的叨叨,我會美美的睡上一覺。這時候,好脾氣的奶奶會停下手裡的活兒,去幹別的家務活兒,直到日暮西斜我睡醒。鄰居們看見會說,“大民的娘,一下午都沒套起一床蓋體?幹活兒真蔫!”我奶奶也只是笑笑,並不多言多語去解釋。

誰的童年,沒有一個會縫縫補補的奶奶?

其實就憑奶奶多年的手藝,不畫線她也不會縫歪,她的針線活兒都是一流的。單從櫃櫥裡收拾出來的那一摞摞,疊放的整整齊齊,闆闆正正的舊棉衣,就能看得出奶奶不凡的手藝。聽媽媽說,爺爺原來穿的布襪子都是奶奶手工做的,白棉布的襪底,要一針一線,一圈一圈,整整齊齊納出來。爺爺是個大高個兒,腳也大得出奇,一雙鞋都能放個月娃孩兒,做一雙鞋,納鞋底時幾乎都得扛著納(我媽的原話),那也沒難住奶奶。爺爺一年四季的衣服鞋襪,還有一大家人的棉衣棉鞋,被子,都是奶奶親手縫製。直到媽媽結婚進門,奶奶才減輕點兒。

奶奶生病頭二年,每年換季節拆洗好被子,還會過來給我幫忙縫被子。

奶奶還會打釦子,特別是中式衣服上的疙瘩扣,做好後,那個精巧,板正,無人可比。半個莊子的婦女都來找她打釦子。奶奶從不拒絕,每次都是一副釦子做的齊整整的,然後派我們這些小孩兒給人送去。老話說,要吃還是家常飯,要穿還是粗布衣,家常飯養人,粗布衣暖人,可惜現在的人對此不屑一顧,各種各樣的吃食和保暖衣物應接不暇,早就沒人還記得這些粗茶淡飯粗布衣了。

奶奶的孃家是南環路南邊小鄭莊的,孃家姓鄭。姊妹四個排行老三,上邊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邊一個妹妹。她是個脾氣性格特溫順的人,說話沒大聲,親戚鄰居沒有她老人家合不上來的。瘦高挑的身材,雙眼皮大眼睛,整天笑盈盈的。頭髮用兩個卡子,整整齊齊的拤在腦後。解放腳,不大不小。走路因為個子瘦高,還是有點不穩當,顫巍巍的。我小姑越老越像我奶奶,言談舉止,神情動作,像極了我奶奶,就是比我奶奶個矮。

奶奶身體一直特別好,記得每年已經到了很冷的季節,我們年輕人都穿棉褲了,她老人家還是一條絨褲外加一條單褲。我們一說,她就會笑著伸出手叫我們摸,“你們摸摸我的手,不涼吧?”果然,每次奶奶的手都是粗糙且溫暖的,真是讓我們羨慕。我穿著棉襖棉褲棉鞋,手腳還冰涼呢!印象裡奶奶從沒有過頭疼發燒小毛病。七十九歲那一年,卻得了一場大病,胰腺癌,要了命。

誰的童年,沒有一個會縫縫補補的奶奶?

記得奶奶是農曆六月十一中午昏迷的,三天後的傍晚咽的氣,當時屋外大雨滂沱。陰曆六月十六發喪出殯,入土為安。

奶奶昏迷前一直在家打吊瓶。陰曆六月十一那天,正值晌午頭上,小姑回家給孩子做飯,她婆家就在我老家西邊大約三百米,離的很近。大姑去井沿兒上洗衣服,弟弟帶著他閨女在大門口玩,我趴在奶奶病床上,用手扶著她的胳膊。因為那時候,奶奶的血管都不行了,一動就會鼓針,所以需要人全程幫扶著。

我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奶奶聊著天,扯東扯西。奶奶突然說,“大妮兒啊!奶奶不能再這樣拖累你們娘幾個了。快倆月了,啥活兒也不能幹,黑天白家的守著我,長此下去,你們娘幾個還不餓死?!你們也侍候到我啦,濟寧大醫院也去啦,啥藥也吃了,錢也花了,我知足了。我的病是不能好的病,你們也別再給我打針了,不能再拖累你們娘幾個了!”“奶奶你說得啥呀!”我積極掩飾著心裡的難過,笑著對奶奶說,“您要是能再活它十年八年才好呢!不然,我們再回家就沒有菜餅吃了。”

平常我們饞了想吃菜餅,就會給小姑打電話,她會喊上奶奶一起,娘倆一個鏊子上,一個鏊子下,給我們這幾個大饞貓烙單餅,菜餅,雞蛋餅過癮,吃飽吃好,走了還要拿著。奶奶翻餅翻的好,親戚鄰居間也是有名的,餅花兒勻稱,火候恰到好處,從來不會熥糊或不熟。鄰居里誰家來客烙餅,一定會叫奶奶過去幫忙。

奶奶笑著伸出沒打針的那隻手,擺了擺,“不了,再這樣下去,就會拖累死你們娘幾個的。我睡會兒覺,你也歇歇。”說完,就閉上了眼睛,接著竟然打起了呼嚕,貌似睡得又香又甜。

我覺得很欣慰,因為奶奶被病痛折磨的,好久沒睡過這樣的覺了。她這個病發作起來很疼,平均二十來分鐘,最多半小時就得疼醒一次。不得已,我們給她用了止疼藥。一開始打半隻管半天,後期,打一隻也管不了半天。

誰的童年,沒有一個會縫縫補補的奶奶?

這時,大姑端著盆進屋了。我高興的說,“大姑,你看奶奶睡著了,睡得又香又甜,還打著呼嚕。” 大姑過來一看,驚呼道,“你奶奶這是起痰(要不行)了!快去叫你叔他們。”畢竟大姑年齡大,經歷得多,我趕緊給親人打電話。小姑來了,小叔來了,她孃家侄子也來了,可奶奶再也沒睜開眼,直到去世。

那一年,我兒子上高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