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南懷瑾先生的書籍開始在大陸出版,《圓覺經略說》一書,就是最早在大陸出版的書籍之一,當時還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作為“中國神秘文化研究叢書”而出版的。

記得第一次看到《圓覺經略說》這本書,還不是在新華書店裡,而是一位道友作為禮品送的,這位道友當時還問我是不是本地戶口,如果是的話可以參加一個“南懷瑾禪學研究協會”,還可以請南懷瑾先生親自批註修行的日記,只可惜由於戶口問題,此事也就沒了下文。

縱觀《圓覺經略說》這本書,可以說這是對《圓覺經》講解得最好的一本書了,完全是一個過來人的真知灼見,絕非某些自己沒有多少修行,只會依書講書的人可以相比。

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如果僅從修證這個方面來看這部書,其重中之重無疑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這三種方便法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止、觀、禪。

按理來說,經書中已經把這三種方便法門,講得非常清楚了,南懷瑾先生對此也有詳細的解釋,但是仍有不少道友,對這三種方便法門不是很理解,甚至還有不少誤解。

就有道友問道:“如果觀想的時候,能夠長時間觀想一尊佛像,是不是就是止?那如何才能達到止的境界呢?”另有道友也問;“持咒的話,一個咒語至少也有幾個字,觀出入息的話,也有一呼一吸,如果要止的話,那又該止在哪裡呢?又如何才能止在那個點上呢?”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

其實,這些道友們都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止、觀、禪的含義,而是錯誤地理解了止、觀、禪,然後就想讓自己達到那個自以為正確而實際上錯誤的境界,那當然就問題百出了。

至於如何才能正確理解止、觀、禪的含義,有一個好辦法,就是要把《圓覺經》的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結合起來看,因為在《圓覺經》的第七章中,雖然已經講了什麼是止、觀、禪,但是不能只看第七章,而要把第八章中的單修止、觀、禪和第十一章的具體修法融合起來,才能正確理解止、觀、禪的含義及具體的修法。

以修止為例,《圓覺經》第七章說: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在第八章中又說: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在第十一章中還說: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南懷瑾先生在《圓覺經略說》中,也對這三段內容分別作了詳細講解:

一,“悟淨圓覺”,就是悟到了心就是淨土,此心本來清淨,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圓滿,反過來說,任何的起心動念,都是不清淨的,都是對清淨圓滿的破壞,如果能夠不起心動念,也就是澄清了身心客塵,就能領悟到能知能覺的那個覺識,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二,“唯取極靜”,就是隻求靜,由靜的力量也可以永斷煩惱障,證得阿羅漢果。

三,如何先取至靜呢?就是不起思念,不起思念並不是把念頭壓下去,不準想,如此的話,非出毛病不可。那麼,如何不起思念呢?有什麼方法可以不起思念呢?對不起!沒有方法。若還有方法,已經不是至靜,還在鬧中。如何先取至靜?——不起思念!如何不起思念?——先取至靜!就是這個樣子,不可說。

如果把這三段經文及南懷瑾先生的講解結合起來,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止的關鍵就是不起思念,不起思念就能達到至靜。

這就是連南懷瑾先生也不曾說透的地方,聽到這話也許有人會不服氣了,會說南老師怎麼沒有說透?在《圓覺經》中不是也說過“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嗎?而且南老師對這一段經文也有詳細的解釋:

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在任何時間,不起虛妄的幻想,此心就是那麼平靜就好了。但是,你說我做不到,還是有妄想怎麼辦?“於諸妄心亦不息滅”,妄想來了就讓它來嘛!妄想自己會走,用不著急急忙忙拿個掃把去趕走他,他自來還自去。我有一首詩,透露了用功的方法,詩曰: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閒處坐,任他著地自成灰。

詩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妄念像秋天的落葉一樣,到處飄,到處落,想要去空他,想要去掃他,那就差了。你把第一個妄念去掉了,第二個妄念又來了,妄想用不著你去空他,他自然就空掉了。因為你很平靜坐在那裡,妄想來時,自己都知道。既然知道了,此時,妄想早已跑掉了。你能夠知道妄想的那個“知”,他沒有動過,他是“居一切時不起妄念”的。

說白了,“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也就是不起思念、不起妄念,也就是止的意思,由止來達到至靜。

南懷瑾先生的話,初聽之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現實社會上,又有幾個人能夠坐在那裡不起妄念?又有幾個人能夠不起思念?又有誰能夠讓妄念自己來又自己空掉?

那會不會是南懷瑾先生有所保守而沒有完全說破呢?還是南懷瑾先生傳授的這些方法都不對呢?還是我們沒有領會他老人家的方法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憑著南懷瑾先生的修為,他是巴不得每一個人都能開悟,所以他才會寫了這麼多的書,還儘可能詳細地講了這麼多的課。

那是不是我們都沒有領會南懷瑾先生的解釋呢?當然也不是的,就像“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也不息滅”這句話,就算一般人只看了經文也都能理解,不就是要人不起思念、不起妄念嗎?

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很多人,包括不少的讀者網友,動不動就拿“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也不息滅”這句話來教訓別人,卻不知道教訓別人的話人人都會說,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但問題是,該如何才能做到不起妄念?如何才能做到讓妄念自己空掉呢?

這裡面,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不知道大家都注意到了沒有?

就是南懷瑾先生的天賦非常的好,他能夠在第一次讀《普賢行願品》的時候,就很輕鬆地觀想出了經書上“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的境界,這話可是在南懷瑾先生的書上,不止一次地講過的,但我們一般人,恐怕讀上一千遍,也難以觀想出“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的境界,對不對?

這就是說,對於我們來說最艱難的第一步,對於南懷瑾先生來說,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經達到了,我們大家都難以跨過的第一關,南懷瑾先生卻早就過了,當然這是他的福報,我們也只有羨慕頂禮的份,但反過來說,如何從一個雜念紛飛的普通人,進入初步的止的境界,這個經驗體會是南懷瑾先生所沒有的,南懷瑾先生是依他自己的切身經驗,講的都是第二步以後的內容,如果希望從他的身上,得到第一步入門的方法,那恐怕真是“恰如覓兔角——了不可得。”

所以,最科學有效的第一步入門方法,就是先要知道在第六意識中,包含了我們日常想東想西的明瞭意識,以及藏得較深的獨影意識,還有一個更深的帶質意識。

然後,我們就可以用心內背《心經》的方法,讓獨影意識發起作用,只要獨影意識能夠發起作用,第六意識中最浮在表面的明瞭意識,就肯定已經停止了作用。

明瞭意識不起作用,就是第一步的不起思念,也就是開始入靜,至於如何才能不讓明瞭意識發起作用,就是先把一篇《心經》背得滾瓜爛熟,然後就用獨影意識在自己心內自動的背誦《心經》。

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如果能夠在心內讓獨影意識自動的背誦《心經》,就可以明顯產生以下五個體會:

一,感覺到這個聲音是從自己身體內的心口部位發出來的,而不是從頭部發出來的,如果能產生這個體會,就是“用心不用腦”的第一步。

二,如果能夠由著獨影意識一句一句地背下去,就能感覺到明瞭意識不動是什麼體會了,也就是體會到明瞭意識不起思念。

三,只有平時將《心經》背得非常滾瓜爛熟,才能讓獨影意識很順暢的自己背下去,否則中途就會產生澀滯,一產生澀滯,明瞭意識就會不由自主地來幫忙回憶,一旦明瞭意識來幫忙回憶了,則整個境界又被帶回到日常生活的狀態下了,明瞭意識又迫不及待地發起作用了。

四,如果獨影意識背得很順暢,明瞭意識也沒有來幫忙,這就是來而不迎、去而不追。

五,獨影意識在背誦經文時的感覺,跟自己平時背課文的感覺,是明顯不一樣的,也跟我們日常生活時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會產生怪怪的、怕怕的感覺,或者說這是兩種不同的精神世界,但並不是精神分裂。

這時候,可不要掙扎著回到現實中來,說老實話,如果被我看到了誰在獨影意識背誦《心經》時掙扎著回到現實中來,我可要拿棕櫚樹葉的柄做成的鞭子來抽了!

南懷瑾在《圓覺經》中所講解的修止法門,到底該如何來理解和運用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一般的道友們所問的止,只是讓思想停留在一個點上,也就是讓念頭只停留在一個念頭上,而《圓覺經》中所說的止,則是不起心動念、不起思念、不起妄念。

如果我們讓獨影意識發起作用,就是讓明瞭意識不起心動念、不起思念、不起妄念了,用獨影意識來背了經文,明瞭意識也就不再產生雜念了,而且用獨影意識背起《心經》來是很緩和、很有規律的,那就可以找到前念已過、後念未生的中間空隙了,如果能夠進入這個空隙並停在這個空隙上,那就是連獨影意識也不起作用了,從而就可以進入了一個空的初住的境界,這不就是很接近不起心動念、不起思念、不起妄念的止的境界了嗎?

綜上所述,就是如何在入門的時候,不讓明瞭意識起心動念,也就是讓明瞭意識不起思念、不起妄念,而只讓獨影意識只有背經文這一念,這就是最初入門的方法,也就是說,要從雜念紛飛到只有一念,從只有一念再到不起思念、不起妄念,並不是“對不起!沒有方法”,而是有非常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的。

至於觀和禪這兩個方便法門如何理解,將在以後再跟大家分享,其方法也是跟止一樣,是需要將《圓覺經》的第七章、第八章、第十一章合在一起來理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