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江南曾有一種華麗麗的繪畫風格,名為鋪殿花。宋代理論家郭若虛於《圖畫見聞志》中,首次記載了這個頗具繁華感的名詞:

江南徐熙輩,有於雙縑( jiān )幅素上畫叢豔疊石,旁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之妙,乃是供李主宮中掛設之具,謂之鋪殿花。

縑,是一種質地細密的絹。於其上,勾畫花鳥與疊石,創瑰麗之風,江南人以此作裝飾宮殿為用。北宋的趙昌,雖不為今人所熟知,他吸納鋪殿花之貴氣,卻在當時廣受追捧,甚至被後人稱作是與宋徽宗齊名的花鳥畫家。

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歲朝圖 北宋 趙昌(傳)

讀《歲朝圖》,可感鋪殿花之美感,也可知趙昌之趣。

歲朝,即正月初一,春節的第一天。宋時起,帝王在這一天賞賜大臣書畫,文人互贈禮物,恭賀新禧,題為“歲朝”的圖畫,漸漸流行開來。

趙昌的《歲朝圖》,與他人完全相同,獨有風貌。他筆下的梅花與水仙,不表現文人的孤傲高潔,他筆下的茶花和長春花爭相綻放,透露著旺盛的生命力。細讀此畫,更是會發現,圖中花朵皆是十分豔麗,但並不豔俗,它們似要溢位畫面,毫無留白之意,與宋人之簡大相徑庭。

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歲朝圖》區域性

自留白出現,中國繪畫便走上了需要觀者品讀意境與意蘊的悠遠道路,而趙昌,表現出了一點點不同意見,他偏要畫一幅熙熙攘攘的花鳥畫,營造一種綺麗歡喜的氛圍,以敬那華麗麗的時代。

這樣的構圖,與遼國的《丹楓呦鹿圖》倒有幾分相似。相較之下,北方民族留一份野性在圖中,色彩仍是溫和了一些,不及趙昌熱烈。

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丹楓呦鹿圖 五代 佚名

趙昌的華麗,亦受到了唐代繪畫的影響。

唐朝曾有兩位帝王逃出長安去往成都避難,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因為安史之亂進入蜀地,一位是唐僖宗,因黃巢起義躲進了西蜀。唐僖宗在四川躲避了整整 4 年,這位籍籍無名的皇帝,對中國藝術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將多位宮廷畫家帶到了那裡,後來,他們大多留了下來,其中就包括滕昌祐和黃荃的老師刁光胤。

趙昌為蜀人,其初師之人,便是滕昌祐。

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歲朝圖》區域性

宋代之後,趙昌的繪畫,逐漸被人遺忘,影響不大,但其畫作卻對不遠處的日本畫者產生了影響。

元明時期,大量中國繪畫流入日本,進入上層社會。至明末清初時期,也就是日本江戶前期,畫家狩野常信( Kano Tsunenobu )獲趙昌畫作一幅,在多次臨習後,以其華麗筆意作《水果圖》,末端題:仿趙昌筆意常信題。

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水果圖 日本 狩野常信

趙昌原作,難以得見。

不過,對比傳為趙昌作品的《花卉四段》,仍會使人感嘆,那個北宋人的華麗與沉靜,定是狩野常信難以企及的。

那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花卉四段之一 北宋 趙昌(傳)

關於趙昌,歷史不曾過多記載。

透過一些零散文字,我們知曉幾件不易確定真偽的趣事——他常以畫贈友,但極少賣畫,晚年還會去到街市回購流入市場的自己的畫作。這是值得玩味的逸事。不知今天的當代藝術家們,在名氣沖天後,去拍賣行舉回自己的作品,是否有效法這位近千年前的老畫家的行為。

在有限的古籍資料中,宋代史學家範鎮又在《東齋記事》中寫道:他常於清晨時刻,朝露未乾之時,圍繞花圃觀察花木神態,調色描繪。畫畢,題字於畫面一角。

只是,所題文字並非“趙昌”,也不是他的字“昌之”,而是“寫生趙昌”。如此不同,如此偏執中透出的自信,是否應該讓你記住這個華麗麗的北宋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