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文化經典故事|聖人名相辨禮數——宋慶法

齊文化經典故事|聖人名相辨禮數——宋慶法

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是近鄰。有一次,齊國相國晏嬰到魯國訪問,早餐有煮熟的小豬。晏嬰很節儉,對服務人員說:“把小豬的兩隻前腿先收起來吧,吃不了別浪費了,留著明天再吃它。”

第二天進餐時,晏子前事重提:“把昨天剩下的那兩隻豬前腿熱熱,再端上來我吃了吧。”

服務人員翻遍了廚房,傻了眼,因為昨天那兩隻小豬腿不知啥時候已經不翼而飛,連忙報告給侍衛,侍衛說:“我一定能夠查出這個小偷!”

晏子知道了這個事情,趕忙制止說:“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但不要去抓偷豬腿的人。我聽說,如果領導者不愛惜民力,百姓就會窮苦;如果上級光知道橫徵暴斂不知道施惠於民,就會有偷盜發生。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我。別抓那個小偷了,此事就到此為止吧!”

晏子作為使臣,見解深刻,寬宏大量,實實在在地給魯國君臣上了一課,大家對晏子讚不絕口。得知晏子來到魯國,孔子派弟子子貢暗地裡觀察他的言行,看看是否符合周禮。經過一番明察暗訪,子貢回來對孔子說:“誰說晏嬰熟習於禮?《禮》中說‘上臺階不能越級,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給玉器不能下跪。’現在晏嬰的行為,與此完全相反,我看他對於禮數一無所知!”

後來,晏子去拜訪孔子。孔子問道:“禮儀的規則,上臺階不能越級,在堂上不能快步走,授給玉器不能下跪。先生知道這些規矩嗎?”

晏子明白這是孔子在考查他是否熟悉禮儀,對著孔子施了一禮,說:“這些規矩我都知道。但魯國國君步子大,當時走得快啊,我為了提前趕到指定位置,不讓魯國君主先到等著我,所以才上臺階跨越而行,在堂上快步走。魯國國君在授給我玉器的時候,是彎下腰的,如果我還站著接受,那就會造成我比魯國國君高的現象,所以我趕緊跪下來,讓君主高我低。禮制是必須遵守的,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靈活應用,只要符合禮的精神——君尊臣卑就可以。”孔子聽後,對晏子堅持禮的實質、靈活用禮的做法大為讚賞。

(作者:宋慶法,《齊文化經典故事》編委會授權釋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