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中國的東北被譽為關東,許多年前,滿族人和早年闖關東來的山東人就生活在這片黑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這裡有著濃郁的關東人生活景象和民俗風情,即使到了六十年代仍然能夠看到的一些民俗風情痕跡,但是隨著現代文明的滲透這些痕跡在逐漸的消失。許多民俗民風,年輕人也很少聽說或親眼見過了。不過今天我們有方便的媒體,就讓網路帶我們重溫兒時的記憶吧。

一、做飯取暖拉風匣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歷史上,東北的民宅大多是土坯房,土灶坑燒柴禾,架口大鍋走火炕。那麼,夏天有雨,冬天下雪柴草溼,土灶坑不好燒,有條件的人家就請會木匠手藝的鄉親做一個手動鼓風機,做飯取暖拉風匣,構出一幅濃郁的東北農家的生活畫面。

二、“波浪槌子”捻麻秧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波浪槌子”是東北人家捻麻繩的工具,麻繩可是媽媽手工布鞋納鞋底的必備材料。記得小時候我家也有一個波浪槌,是姥姥傳給媽媽的。據說老輩的東北人都有這麼個習俗,常常會將“ 波浪槌”傳給嫁人的女兒,“波浪槌”多是牛棒骨做的,在中間穿一個洞插上一段有叉的竹條,使用久了往往磨得“錚光瓦亮”。

三、坐北朝南土草房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為了取暖採光,東北民居大多坐北朝南,典型的三間房的室內格局,稱東西屋。東西屋子都是住人的,根據家人的多少,住人的屋子可能是南北兩鋪炕,也可能是一鋪南炕。東西屋子之間的屋子是做飯的地方,也是放一些生活雜物的地方,水缸、酸菜缸都擺放在中間的屋子裡,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廚房,東北人稱這間房子為“外屋地”。外屋地還有兩個大鍋臺,分別管東西兩屋火炕取暖,也是家裡做飯的灶臺,一星管二。當然全家人進出的房門也是在外屋。

早年,在東北鄉村民宅絕大多數都是用土與茅草混合泥水而建的,房頂是用茅草苫蓋的,正因為房子是茅草苫的,為了防火煙囪不能建在房上,所以就導致了呼蘭煙囪的出現。東北民居的窗戶通常是木頭做的,窗欞是用小木條做成井字格然後糊上窗戶紙。這樣的窗戶採光效果差但是保暖效能好,這對於有著漫長冬季的東北來說是至關重要。

四、煤油燈放在馬窗旁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久遠的煤油燈,人們現在只能從反映那個時代的影視劇中見到它。許多年前,即使那種帶玻璃罩的煤油燈,也屬奢侈品。普通人家的煤油燈都是自制的:在一塊圓鐵片中央打個孔,捻一束棉紗穿入孔中作燈芯,找來一個墨水瓶倒進煤油,就是一個簡易的油燈了。那麼,煤油燈為什麼放在馬窗旁?因為東北民宅裡外屋之間,往往間隔一堵牆,俗稱“馬牆子”,牆上開著一個視窗又叫“馬窗子”,煤油燈放在窗前可以同時照亮裡外屋,讓兩個房間都能借點光。然而,就是這簡易的油燈下會有多少老輩人童年的記憶呀!

五、老笨玉米爆米花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如今在城市的影院裡,吃的不是那種地地道道的爆米花,那種從國外引進機器精製而成的爆米花,雖也解饞,卻滿嘴都是現代生活的味道,總是不能和心裡那種童年的感覺相契合。吃不出童年那種笨玉米蹦爆米花的味道。

東北鄉下自家的田裡收回來的玉米,曬了一個季節的陽光,被大人們篩撿得乾乾淨淨。農閒時節,天氣晴朗的冬日午後,爆米花的匠人就挑著那付傢什兒,來到村屯樹下,埋鍋點火。人們聽到村口傳來的“崩爆米花”的“嘭”聲,孩子們就坐不住了,一邊不住地在門口挑望,一邊催趕母親快些張羅裝上玉米粒,然後急忙向村口跑去,唯恐遲了排在後邊。

鍋在火上燒七、八分鐘,爆米匠麻利地把爐罩從小炭火上提下來,往特製的鐵絲袋上一放,一隻腳踩住鍋膛,一隻手拿根小鐵棍用力扳一個小蓋。圍觀的孩子們捂住耳朵遠遠躲開,“嘭”的一聲,一團煙氣之後,袋子裡便滿是爆開的一粒粒雪白的玉米花了。接下來空氣裡也佈滿爆米花那糊香的甜氣。在鄉村的冬夜裡,人們圍在火盆前吃著香甜爆米花,無限的暖意和溫馨油然而生。

六、坐炕頭歘嘎拉哈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東北特有的民族文化風俗

“嘎拉哈”是滿語,先是滿族女孩的玩具,後又傳到了漢族。古時,人們把各種獸類,如羊、狍子、豬等的腿骨和脛連線的那塊骨頭煮熟刮淨,塗上各種顏色,骨頭的四個面都獨具特色。人們按各面的不同形狀分別起名叫“針”“輪”“坑”“背”。女孩子把碼高高地拋向空中,拋得越高,拾嘎拉哈的時間就越長,成功率也就越高。現在很少能看見孩子玩這項遊戲了,不知誰家裡還珍藏有嘎拉哈,可不要讓它失傳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