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遊客打卡非遺街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即將來臨,2月14日,廣州永慶坊的大街小巷已張燈結綵,各個小攤的商品琳琅滿目,吸引來訪的遊客,其中最具文化氣息的永慶坊非遺街區成為大家集中打卡地。

文創設計走進市民生活,遊客找到了童年記憶

在永慶坊非遺街區,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廣東醒獅館。

“這是南粵文化的傳統,我小時候就住在這裡,今天特地來看一下,眼前的景象能勾起我小時候記憶裡的東西。”廣州市民陳先生說,醒獅與北獅不同,常配有照妖鏡和犄角。每到過年,廣東人一定會在家裡擺一隻醒獅,取萬事平安、吉祥如意的寓意。

據瞭解,醒獅文化原在國外的華人華僑中流行,國內少有人重視。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視文化傳承,發掘舊文化進行創新,便有了舞獅進校園,醒獅舞劇、芭蕾舞等。

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臨近元宵,遊客前往永慶坊打卡

漫步永慶坊,集體驗互動、展示和銷售於一體的非遺大師工作室引遊人流連忘返,非遺傳承人跨界設計的一件件充滿巧思而實用的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年輕消費者青睞。

“廣繡、欖雕都很精美。”來自廣州的阮女士告訴記者,每到6月份,她喜歡在廣繡館裡購買書籤和香包,而特製的香包裡會含有艾葉,具有散寒止痛、祛溼止癢的效果。

記者發現,傳承非遺也不再是繡一幅畫掛在牆上,還會融入時尚元素,變成年輕人容易接受的文化符號,如漢服繡的廣繡圖案,方便攜帶的書籤、扇子、箱包、小吊墜項鍊等。

走在永慶坊的元和街,遊客們能聽到核雕刀頭沙沙作響,欖雕傳承人透過巧妙構思,製造出各種創意的生活用品。例如,運用榫卯結構,在兩顆橄欖核中放入隨身碟,雕刻上大家喜歡的圖案,一件精美的隨身辦公物件就製成了。

蘊含著傳承人獨一無二的故事,記錄著廣東人的傳統習俗

遊覽非遺大師的工作室,每件作品都是傳承人生活的縮影。

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學生在廣繡房體驗刺繡

在永慶坊的階磚巷,就有一家廣繡館,裡面放置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少芳的諸多作品,其中一幅繡了一朵大紅花,兩隻白頭翁,是紀念陳少芳金婚時設計的作品,具有傳承美好生活的意義。“每幅廣繡都有它獨特的意義和故事,這會讓作品看起來更有價值。”館內師傅說。

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學生在廣繡房體驗刺繡

在欖雕館裡,廣州欖雕傳承人曾昭鴻製作的作品,玲瓏輕巧,其背後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每到夏季,乾燥的天氣會使得橄欖核的報廢率提高,於是曾昭鴻常在回南天時製作欖雕,鑲嵌時需要靜心,否則力度變大,就要重新來過。

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小朋友在非遺街體驗欖雕

橄欖核是廣州欖雕的原材料,每到過年,老一輩的廣東人為取個好意頭,常選用四花橄欖核(鋸開像銅錢一樣),讓小朋友帶在身上,有保平安避邪的說法。

醒獅、欖雕、廣繡、餅印……元宵將至,廣州這個非遺街迎來打卡熱潮

遊客製作完成的餅印

在永慶坊的階磚新巷,遊客能感受到傳統餅印製作技藝的魅力,許多遊客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自制餅印後帶走,而小朋友在體驗餅印製作的過程中,能用糯米粉、麵粉和蓮蓉等材料,享用自制餅印敲出來的餅。

“餅印的造型挺多樣的,很漂亮。”一名遊客告訴記者,廣東人喜歡寓意好的餅印,像嫁女要用龍鳳餅、象徵四面來財的豬、年年有餘的魚和權位高的獅子等,每個餅印都有它獨特的含義。“這屬於廣府文化的一部分,永慶坊將廣府文化集中起來,有很好的意義。”

【記者】硃紅鮮 實習生 邱嘉瑜

【作者】 硃紅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