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初唐四傑”中,以盧照鄰的遭遇及命運最為悲慘,尤其疾病給他帶來的磨難,會讓後人對其遭遇產生悲憐之情。他在不幸中掙扎,他在孤獨與痛苦中,並沒有放棄創作,他的詩文中擁有感悟人生命運的力量與精神,是值得後輩人對其尊敬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盧照鄰的十首詩,體會文字背後的深刻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盧照鄰自稱其盧姓是姜太公之後,他從小聰慧過人,十二歲便離開父母,外出遊學,後得到當時著名學者曹憲與王義芳的指導,加之自己刻苦鑽研,使其才氣迸發,學識博古通今,讓人刮目相看,仕途也極為被看好。

不到二十歲,盧照鄰便入朝為官,但他恃才傲物,遭受排擠,導致入獄,經過朋友的奮力營救終獲出獄。出獄後,本可以大展宏圖的盧照鄰卻遭遇疾病,又由於官職低,沒錢看病,使得他的生活極為貧困。在病痛的折磨下,盧照鄰選擇自己結束生命,享年不到五十歲。

一生官場坎坷,又遭遇疾病纏身,其詩文中有英雄失落的悲哀。在長達十餘年的病榻生活,他一生寫了大量關於疾病題材的詩,將苦悶與憂憤寄託於詩文中,鮮明地反映出詩人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一生的不易。另外,這些關於病痛題材的詩,是詩人經歷生與死的考驗與掙扎,讓世人不得不同情他的悲慘遭遇。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疾病剝奪了他的理想與追求,剝奪了他作為一個男人經濟獨立的尊嚴,剝奪了他生活美好的體驗,剝奪了他本可以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權利,剝奪了他與友人相聚甚歡的機會。在悲痛和嚴酷的現實下,他對家鄉的思念愈加強烈,在其作品中均有體現,也讓其作品震撼讀者心靈,極具感動。

疾病是飛來橫禍,盧照鄰不得不遠離人群,孤獨生活。又因為仕途上的坎坷遭遇,讓其產生身在朝市,但心已經前往山林的想法。他嚮往自由,疾病與官場上的遭遇,讓其迫切需要自由,他迫切希望改變現狀,重獲新生,這一思想在後期盧照鄰的詩作中體現得極為明顯。

由於自己身具大才華,儒家積極入世思想一直盤旋在其腦海之中,因為久病不起,讓其宏大的追求灰飛煙滅,他每天在孤獨與痛苦中,在耗費其才華中,灑下英雄淚,是對一生的不甘心,也是對現狀的無奈之感,同時也對未來產生美好的希冀,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以及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伴隨孤獨與病痛的是對昔日美好的回憶。盧照鄰常常在詩文中追憶昔日的美好,在追求理想與求學時的精神刺激他對幸福的渴望,同時激發其對生命的渴望。他用詩文記錄昔日美好情景,陶醉其中,也是自我安慰,讓其短時間忘卻苦悶。

當他意識到理想和追求已經無法企及,盧照鄰惶恐與空虛,他想擺脫此種心境的束縛,選擇佛、道尋找洗滌心靈的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盧照鄰獲取到生命的意義,他不停的思考,力求忘卻疾苦,尋找生命的解脫。在後期的詩文中,體現出詩人超脫的心境,詩文內涵上得到昇華。

最後講述盧照鄰的一個小故事。據說,當他身患疾病的情況下,他拜“藥王”孫思邈為師。他崇拜孫思邈,而後者也給予他治病的辦法,並創作一首《病梨樹賦》,以寄託自己對恩師的敬意與崇拜。

盧照鄰的一生以悲慘為代名詞,他的詩體現著其一生思想上的思辨,細品其詩作,讓人不禁對其一生遭遇的悲嘆。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盧照鄰筆下的十首詩,體會詩人在病痛之下的思想,相信你會有所觸動。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他是初唐詩人,十餘年在病榻上寫詩,這十首詩體現深刻的生命意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