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農曆的七月七日,又有七夕之稱。在如今許多年前 人的印象裡,提起七夕,可能都覺得這是一個跟愛情有關的“傳統節日”吧?這兒為什麼加個引號?如果看過我們之前幾篇文章的朋友,應該能明白,七夕確實是個傳統節日,但傳統的七夕中,愛情卻並不是主要的節日元素。傳統的七夕,其主要的節俗包括女子乞巧、乞子,男子乞智等等,所以也有乞巧節的名稱。而稍微上點年紀的朋友應該有印象,所謂“中國情人節”的說法,大概也就是近十幾年的時間才有,歷史並不算長。

於是,最近幾年開始,每到七夕前後的時候,網路媒體上總會有一種聲音,認為

七夕並不是所謂的“中國情人節”,所謂“中國情人節”無外乎是商家的一場炒作。

如何評價這種觀點呢?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以及更進一步的,我們該如何看待傳統節日在今天這個新時代的變化?今天,咱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問題。首先,咱們先來說說這個所謂的“中國情人節”的來歷。

一、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

傳統的七夕節,也叫做乞巧節,是以乞巧活動為主要特色的一個節日。女性在這一天透過向織女或織女星祭祀祈禱,以及參與一些穿針乞巧、吃巧果等等的節俗活動,來表達自己希望獲得一雙巧手的願望。乞巧節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漢代,如《西京雜記》中有記載:“

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在從漢代到明清的漫長曆史裡逐漸地發展和興盛。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後,這個節日就逐漸地衰敗了。節日衰敗的原因很多,限於篇幅咱們這裡不多展開。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延禧攻略》裡魏瓔珞懸針乞巧

除了乞巧之外,在傳統的七夕節日文化裡,確實也有愛情的元素,最著名的莫過於牛女的傳說故事。牛郎織女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漫長的歷史中被一代代文人附麗出了不同的故事版本,最終透過這些文學作品得到了更為廣泛地傳播。不過,定義一個節日,主要要考慮其固定的日期、名稱以及節俗活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牛女傳說流傳雖廣,但確實不是古代七夕的主要節日內容。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牛郎織女的故事廣為人知

傳統乞巧節從清中期以後開始衰落,如光緒年間的《丹稜縣誌》有記載:“

‘七夕’不重,紳士家間設香案、瓜果慶雙星,穿針‘乞巧’鮮有知者

”。到上世紀建國後,基本只留存在少數農村地區了。如無意外,這個節日本來或許就跟很多傳統節日一樣,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但情況到上世紀90年代,悄然發生了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咱們中國和西方國家交流的增多,很多西方的節日也傳到了中國,比如聖誕節、愚人節等等,當然也包括西方的情人節。這些“洋節”在媒體和商家的宣傳下,逐漸在年輕人群體裡打開了市場,成了一件比較時髦的事情。這種現象在吸引了一部分年輕人的同時,也激起了一部分國人的民族情緒:“為什麼沒有我們中國自己的‘情人節’呢?”輿論中的這種聲音,成了中國情人節產生的引子。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火爆的西方情人節

在那個時候,官方和學界對社會輿論的變化是比較敏感的,很快就有相關人士注意到了這種聲音。最早在1993年的時候,中宣部的有關領導就曾提出過把七夕定位“中國情人節”的想法,不過並沒有落地。從目前能夠找到的資料來看,最早把七夕和中國情人節兩個詞聯絡起來的正式活動,可能是2002年河北文聯舉辦的“七月七愛情節”。這次活動一方面舉辦了市民廣泛參與的一些節慶活動,另一方面也舉辦了相當數量的學術研討會。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河北文聯活動的網媒報道

在這次會議上,有關專家學者們對傳統七夕中的愛情元素,做了系統地梳理和提煉。這之後,隨著官方、媒體和商家的不斷推廣,七夕這個已經幾乎消亡的傳統節日,逐漸地以“中國情人節”的新面目普及開來。

二、傳統節日向現代社會的“引渡”

回到文章開始的問題,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完全是商家和媒體的炒作嗎?其實並不是,這個過程中既有中西交流、比較中激發的民族情緒,也有官方的政策制定和引導。面對這種變化,輿論上一直有觀點在強調:七夕不是中國情人節,與愛情沒有關係,等等。誠然,從傳統的七夕節俗來說,愛情卻是不是七夕的主要節日元素。但是,如果我們從更大的範圍來看的話,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傳統節日向現代社會引渡的問題,或者說,是在現代社會,我們該如何傳承傳統節日的問題。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七夕:中國情人節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是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逐漸形成的一些“特殊的日子”。每一個節日,都是包含著特定的“

名稱、時間、活動、活動空間、象徵物、傳說、主體的情感體驗等諸多要素在內的有機體

”(張勃:《傳統文化的新媒體傳播》),七夕當然也是這樣。但是,節日作為我們整個社會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固化的東西。其產生、發展和消亡,是要受到大的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的。

拿七夕來說,傳統七夕的主要節俗,不管是乞巧還是乞子,在今天這個時代都顯得不合時宜了。在傳統的農業社會,手巧、多子,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決定一個女性在家庭當中的地位的。但在今天,即便是男性,都不會把手巧作為擇偶的主要標準了。至於乞子,隨著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意願下降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規律,開放二胎的今天,我國的總和生育率依然在下降便是證明。所以,如果有人覺得復興傳統節日,就是完全按照古代節日的形式複製到今天,這顯然是不可操作的。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復原的乞巧活動,也只有體驗或表演的意義了

但是,對愛情的追求,卻正與乞巧等相反。雖然我們從留存至今的傳統文學作品裡能看到不少愛情故事,但實際上對古代社會的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婚姻這種關係,主要是功能性的,是為了降低生活成本和繁衍後代而組成的一種社會組織。普遍性的對愛情的認可與追求,實際上是近代以來才有的事情,而在咱們國家,可能還要更晚一些。人們重視愛情、追求愛情,於是產生了設立一個以愛情為主題的節日的需求。這實際上是“中國情人節”產生的基本動機。而傳統七夕中隱藏的愛情元素,也是在這樣的動機下,被人為的凸顯出來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將七夕與“中國情人節”聯絡起來,其實是有一定的偶然性的(實際上在考慮設立中國情人節的時候,也確實有人提到過其它傳統愛情元素)。

從七夕到“中國情人節”,到底是文化傳承,還是消費主義的狂歡?

回到開始的問題,在現代社會,我們該如何傳承傳統節日?大部分的傳統節日,是誕生於傳統的農業社會的社會文化環境的。從傳承的角度來說,對傳統節日進行現代性的“改造”,是必然的選擇。當然,對已經失去存在土壤的那些傳統節俗,也應該作為“知識性”而非“行為性”的內容,予以繼承。畢竟,這也是我們關於節日的歷史記憶的延續。

文史君說

從傳統的七夕,到現在的“中國情人節”,並不只是媒體和商家炒作的結果。這個過程中既有中西交流過程中國人民族意識的自覺,也有官方對傳統節日有意識的現代化“引渡”。或許有的朋友會說,失去了傳統的乞巧、乞子等習俗的七夕,還是七夕嗎?其實,從長時段來看的話,節日的儀式內容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只是在一切都在加速的今天,傳統上可能數百年才完成的變化,被壓縮到了十幾年裡,這才給人一突兀之感罷了。

七夕中本就有愛情的元素,只是在女性“宜室宜家”的年代不那麼顯著;而在我們需要為愛情尋找節日的今天,被凸顯了出來而已。

參考文獻:

邱綺:《傳統七夕節演變歷程與現代轉型》,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勃、榮新:《中國民俗通志·節日誌》,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張勃:《傳統節日的全媒體傳播》,《光明日報》2016。2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鳴博士)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