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魯迅化”已10餘年,其作品被逐步移除課本,究竟要去掉什麼

魯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他的許多作品曾被選入了課本之中,比如《孔乙己》、《阿Q正傳》、《少年閏土》等,魯迅的言辭犀利,一針見血,同時還有溫情、平淡的時候。

魯迅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但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出現了魯迅的文章晦澀難懂,思想深奧的話,“去魯迅化”被提了出來,他的作品被逐步移除了課本。

“去魯迅化”已10餘年,其作品被逐步移除課本,究竟要去掉什麼

魯迅是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於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到的筆名,也是他最為廣泛的筆名。《狂人日記》則是魯迅所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同時還是我國首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最經典的那句話是:“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吃人”則是象徵著封建主義禮教。

大家都知道,魯迅於1904年前往日本留學時,進的是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東北大學),他最尊敬的老師是藤野嚴九郎,然而在1906年,魯迅與其他同學一同觀看了“日俄戰爭教育片”,當時影片中有殺害同胞的畫面。

“去魯迅化”已10餘年,其作品被逐步移除課本,究竟要去掉什麼

魯迅感到非常憤怒,但其他的中國留學生卻顯得漠然,魯迅大受刺激,因此下定決心棄醫從文,意圖拿起筆桿子喚醒民眾的思想,手術刀可以醫人,醫的是人的身體,而筆桿子同樣可以“醫”人,醫的是人的思想,魯迅因此把學籍列入了“東京獨逸語協會”所設的德語學校。

魯迅回國後,和陳獨秀、李大釗、蔡元培、錢玄同等人發起了一次“反孔教、反文言、抵制儒家學派”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即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則是1919年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愛國運動。

“去魯迅化”已10餘年,其作品被逐步移除課本,究竟要去掉什麼

1920年,魯迅進入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授中國小說史,而在二十年代,是魯迅的一個“高產期”,先後發表了《風波》、《吶喊》、《論雷峰塔的倒掉》、《死地》、《記念劉和珍君》、《彷徨》等作品。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魯迅顯然是選擇了前者,而魯迅所看到的是絕不是那些出身條件優渥的人群,而是整個中國。

2012年,莫言成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而他也談到了魯迅,坦言魯迅對他的影響很大,莫言說道:“一直模仿、一直努力的深入想超越,但受他的影響實在太深,始終不能也不願從魯迅的影響中跳出來。”

“去魯迅化”已10餘年,其作品被逐步移除課本,究竟要去掉什麼

除了莫言,在我國文壇,魯迅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寫有《活著》的中國當代作家餘華同樣對魯迅有著很高的評價,表示魯迅是他的精神導師,魯迅對其的影響最為深遠。

那麼大家所說的“去魯迅化”,究竟要去掉什麼?不少人認為現今的時代與魯迅所處的時代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就拿魯迅的《狂人日記》來說,就太妖魔化了,不屬於正能量,批判性太大,會對現今的年輕人產生誤導性。

並且魯迅的文學作品大多晦澀難懂,不再適合被收錄進教材書。這不禁讓筆者想起魯迅所寫的《罵殺與捧殺》中的話:

“待到旁人看清了這作者的真相的時候,卻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誠懇,或學識的不夠了。”

“去魯迅化”已10餘年,其作品被逐步移除課本,究竟要去掉什麼

但如果讀者與作者的精神層面不匹配,又是否是作者的錯?其實從魯迅的作品中,還是可以看出,魯迅一向是鼓勵人有自己的獨立性,以及獨自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聽別人說,魯迅的文學作品即使是到了今天,仍可當作精神食糧。

另外也可透過魯迅的文字去了解上世紀初的中國,我國是如何一步步克服了種種挫折,未來又該怎麼走?是否在反省自身,去思考?既然思考了,又為什麼會感到晦澀難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