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佔豪: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也許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只要頭頂藍天,腳踩大地,手裡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就覺得滿足,覺得幸福。”

國慶節前兩日,何佔豪回老家參加諸暨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文藝演出的錄製,幾乎沒有停留,立刻趕回上海和老伴張玲敏慶祝金婚紀念。席間,老同事徐紀星說:“老何,這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只有5%,我覺得你算一個。”

86歲的何佔豪那一代人怎麼可能不經歷苦難,但因為樂觀通達的個性,何佔豪呈現的生命明媚、飽滿。 1 吾道幸不孤上海音樂學院背後有一條不起眼的弄堂,復興中路1350弄。幾排沒有電梯的老式公房,但有一個美好的名字——“藝術家公寓”。何佔豪從一開始工作就住在這裡,一個月30多元房租,上世紀末福利分房的時候,何佔豪用現在看來便宜到不可思議的價錢買了下來,再沒有搬過家。房子不大,但離音樂學院近,出入方便。靠北的一小間做了工作室,放了一架鋼琴、一個書桌、一架臺式電腦,如果同時有兩三個學生來,就很侷促。但學生們最喜歡聽著何佔豪用“浙普”一邊講笑話一邊授課,很多人走上工作崗位後,還會回來請教,“因為何老師實戰經驗豐富”。近60年的時光,倏忽就過去了。60多年前,何佔豪從諸暨考進上音管絃系進修小提琴,年輕人濃眉大眼,一臉英氣,機敏有才華,是鄉人的驕傲。畢業後,因為《梁祝》成名,也從器樂轉到了作曲,留校做老師。在何佔豪心中,《梁祝》是人生的轉折,但與名利無關。《梁祝》創作探索的成功,明確了他之後的創作方向。

何佔豪: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上世紀50年代末在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小提琴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和我的同學們,有志氣要為國家、為中國民族音樂做點什麼。在《梁祝》之前,民族音樂幾乎沒有交響協奏的代表作,大多是同音協奏。《梁祝》成為經典,不是因為我們有多了不起,而是用外來的音樂形式,加上民族內容和戲曲風格這條路我們走對了。”

剛開始提出“民族音樂現代化”的何佔豪,充耳不聞學院裡質疑的聲音。來自戲曲之鄉,他的血脈裡流淌著那些由民間生髮出的優美旋律。一說到柔美,他心裡想到的就是越劇尹(桂芳)派;一句情意綿綿的“妹妹呀”唱腔,越劇摺子戲“跑驢”中插曲的運用,加上具有戲曲風格的演奏手法,都是《梁祝》主旋律的靈感來源。《梁祝》的成功讓何佔豪自信將民族的內容,民族的音樂語言,特別是民族風格的旋律與西方的形式結合,能夠走出中國交響樂自己的路。

何佔豪堅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傳承不代表固步自封。他曾經用3年時間研究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南音,寫出交響南音《陳三五娘》。他對中國民族樂器,特別是二胡和古箏的革新傾注心力,寫了二胡協奏曲《別亦難》《亂世情》《英雄淚》,二胡與樂隊《莫愁女幻想曲》,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西楚霸王》《孔雀東南飛》,箏與樂隊《雲山組曲》,箏樂詩《陸游與唐婉》等。“我認為古箏是最能夠深刻表現情感的一種中國古典樂器,如果能將它從五十音階變成七十音階,可以轉調,那古箏的表現力完全可以與小提琴、鋼琴媲美。”何佔豪深信,透過一代代音樂人的堅持和傳承,中國民族音樂現代化一定可以實現。

2 絃音共化蝶50年金婚不易,慶祝的晚宴,來了很多老同事和學生,何佔豪的師妹丁芷諾也來了。上世紀50年代末,何佔豪、俞麗拿、丁芷諾、沈西蒂、張欣、朱英都是想有所作為的大學生,他們自發成立了一個“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還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做了分工:何佔豪和丁芷諾負責創作,俞麗拿和沈西蒂負責演奏,張欣、朱英負責理論總結,決心要寫“農民也聽得懂的作品”。1959年,上海音樂學院師生決心用作品向國慶10週年獻禮,學院黨委書記孟波從眾多同學提交的選題中,選中了何佔豪和組員們提出在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音調基礎上創作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的方案。那時,丁芷諾已經和何佔豪完成了基礎旋律的創作,按照中國傳統樂章結構進行分段,但畢竟兩人不是作曲系專業的學生,為了保證作品能順利完成,當校長丁善德拍板從作曲系調來陳鋼後,丁芷諾發揚風格,主動宣佈退出。儘管丁芷諾參與了作品前期,以及後期的部分創作,最後發表時,老校長丁善德並沒有在作曲署名中保留自己女兒的名字。

何佔豪: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實驗小組試奏新作品。(左起:俞麗拿、沈西蒂、丁芷諾、何佔豪、孟波、賀綠汀、丁善德)“直到現在,只要想到丁師妹當年這個高尚的舉動,我的內心仍然無法平靜。多麼希望現在的年輕人也能有新中國第一代青年這樣‘有困難就上,有榮譽就讓’的品格。” 前幾個月,在紀念《梁祝》誕生60週年音樂會前夕,何佔豪給老夥伴陳鋼打了一個電話:“還記得嗎?60年前的5月4日,在上海音樂學院禮堂首次試演,那天,我拉小提琴,你彈鋼琴……”轉眼,當年意氣風發的兩個年輕人都已是耄耋老人,和外界想象的不同,兩人從沒有版權經濟利益上的任何矛盾,“如果我現在來總結,我想說,《梁祝》是美麗的,合作是成功的,就算曾經有意見相左也是暫時的,友誼才是永久的。”事實上,從沒有作曲經驗的何佔豪剛接到任務,也有過畏難情緒。還是管絃系黨支部書記劉品的一席話打開了他的心結:像貝多芬、巴赫創作的那些偉大的作品,都是從民間音樂中提煉出來的。為什麼你何佔豪不行?

何佔豪: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俞麗拿、陳鋼、何佔豪在一起作曲系的大四學生陳鋼加入後,提出對樂曲重新構思,把故事內容和西歐傳統的奏鳴曲式有機結合起來。兩人不斷調整,讓作品既適應中國百姓藝術欣賞的思維習慣,又符合交響樂的陳述規律。“我也很感謝陳鋼,但在我心裡,《梁祝》從來不是我倆的專屬,主創人員還應該包括當年的一些領導、老師和‘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的小丁和其他同學們,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戲曲界、音樂界幾代人的勞動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3 平淡有天趣

一曲《梁祝》60年,情動天下。沒有《梁祝》,就沒有何佔豪。“但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何佔豪笑得開懷。畢業後留校任教六十載,用桃李滿天下來形容何佔豪再恰當不過。教學與創作幾乎用去了他所有的時間,精神生活之外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能打動他,“我沒有很多錢,人對物質的需求是有限的,對精神的需求才是無限的。”這麼說的人很多,真正能做到的很少,何佔豪大概可以算一個。舞臺的聚光燈下,何佔豪穿著燕尾服戴著領結,手拿指揮棒,自信堅定。但他從沒有忘記自己是從戲曲之鄉諸暨走出的一個農家子弟。祖母是個越劇迷,他從小的任務就是給奶奶揹著凳子去聽戲,17歲時他考入浙江省文工團,1952年轉入浙江越劇團樂隊。考進上音、寫《梁祝》是人生的轉折,但之前的一切才是何佔豪生命的底色,他引以為傲的底色。工作後,一位浙江作曲界前輩改了殷夫的句子,送了何佔豪四句話:“名利淡如水,學問誠可貴。拋卻雜念事,佳作留後輩。” 這成了何佔豪的座右銘。

何佔豪:我的人生不只有《梁祝》

指揮席上的作曲家何佔豪一輩子對生活不講究,對自己認定的目標的忠誠、堅守全來自於內心的簡單。“同事徐紀星提到幸福的標準有幾條,第一事業成功,第二身體健康,第三錢夠用並稍有節餘,第四有一兩個小孩,好像確實我都滿足了。” 打趣問何老師,節餘的錢都花在哪裡了,何佔豪不好意思地回答,這兩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錢都貼在現代民樂的推廣和普及的公益專案上了。樸素的生活,良好的生活習慣,充滿鬥志的精神狀態,或許正是老派的人生態度讓86歲的何佔豪身上完全不見老態。“我們這一代人,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無數中國人奮鬥的縮影。我對自己還有期待,為了共和國,我還有很多事想做。”(吳南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