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B站的演講被刷屏了,火得一塌糊塗。作為中年人的何冰,卻站在了作為年輕人桀驁不馴與活力青春之象徵的B站之旗幟下,用意不言自明,就是“俘獲中年人”——容易感懷逝去的青春並被煽情打動的一個群體。

水哥還真是B站的註冊使用者,只不過是在去年底今年初搞的,因為女兒是B站的“愛好者”,她喜歡漫畫和創作漫畫,所以就經常在B站上晃盪。她註冊的相當早,那個時候,B站還沒家長們視為洪水猛獸。哪想到今天的B站卻搖身一變,成了青年人的勵志典型了。真可謂:中年人刷屏B站,年輕人則浪裡個浪,後浪撩前浪,一浪高一浪。

嗯,口說無憑,截圖奉上——水哥儘管是level1,但作為中年人的水哥,畢竟還是觸電了B站: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接下來,水哥說說對B站演講刷屏事件的個人看法哈——一家之言,不喜勿憤:

第一,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才如此膜拜青春,死去活來的,所以,一夜之間B站成了刷屏的主角,好大一碗的雞湯,這是拜中老年人所賜。估計沒幾個中老年人真的玩B站吧。

第二,被刷屏的B站,與其是一種物像,還不如說是集體又一次對青春的幻象的追映,其實更是失落的一代代人的一種借勢假說,因為一切都回不去了。

第三,作為當初被家長們提防的洪水猛獸的B站,如今來個“大變身”,感動了一大把的中年人,就差眼淚流出來了。這無可厚非,表現出來的宣講依舊沒有超脫出我們一貫的宏大敘事之風,宏大與激情能帶來感動與狂熱,但“激情之後容易再現怯懦”。七零代生人有詩歌與文學的世界。八零代生人有谷歌與互聯的世界。九零代生人與零零代生人有手機螢幕的世界……“世界”實際上在一步步變小。

第四,如前所述,女兒是B站的“玩家”,我剛問她,你看B站的演講了嗎?她說,沒有,有什麼可看的…如果說小孩是大人的父親,那麼青年就是所有人的老師。因為,孩子和青年就是希望之光。

第五,世界搖晃與時代焦慮之下,治癒人心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小藥丸就是青春的煽情與狂熱,他們可以在想象與追憶中生出新的幻象或希望。作為演員的何冰與作為年輕人舞臺的B站,與一篇宏大敘事的話術,構成了一個幾近完美的“劇本”,而用這個“劇本”站在鎂光燈下的“表演者”反而不是作為後浪的年輕人,而是作為前浪的中年人。

也難怪一位朋友在朋友圈裡這樣評論,《後浪》那個影片最大的問題是:混淆了科技進步和社會進步的不同。科技進步只是社會進步的一部分而已,有時候科技進步甚至會帶來社會的退步。至於是不是故意混淆,每個人心裡自有判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讚美後浪的前浪們在收割後浪上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是的,我們又迎來了一個五四青年節。青年人讓我們想到“希望”二字。不僅僅因為他們有青春,有夢想,有活力。而且還因為他們有著始終向上的精神和動力。這種力量是潮氣蓬勃的,是歡騰喜悅的,是積極樂觀的。

一個時代總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和氣魄,一個時代的人們不是擔起時代變革的重負,便是在壓力之下死於荒野。我們不能無視世界的搖晃以及國際風雲的泰山壓頂,我們更不能無視狂熱、無知以及新的鐵幕可能帶給我們更大的危機。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一種悲劇意識。

上百年來,中華民族程序中,悲劇成為一種社會氛圍,成為一種精神氛圍,並且在這樣的氛圍下,中華民族才重新認識著自身歷史,重新認識自身以外的一切,重新認識自己所處的危機時代,並且構成了保護自己、發展自己、創造自己的一種動力,實現了對民族自身的時代重構。

我們在關注科技發展以及為數字化浪潮沾沾自喜的同時,更需要在回溯歷史中警惕悲劇重演,讓中華民族在新的歷史時期以及世界驚濤駭浪般的鉅變中始終錨點繼續前行的方向,懷揣反思與敬畏,保有生機與活力。韶華易逝,思想不死。青春在讓我們熱血沸騰的同時,更要有思想之光。

這一束光,就來自於現實的觀照和尋覓,以及我們對自身的重新認知與看見。與科技的進步相比,人文的進步更加顯得緊迫。

(相關閱讀連結:麵包與美夢:“群氓之症”與“爆炸滲流”)

B站刷屏以及熱議的背後,實則是中年人與年輕人之間的“暗戰”——年輕人胸懷大屁股,而同時很容易對中老年人生厭。之前水哥就專門寫過這樣的文字,此時此刻,再應景不過。

曾有一朋友說,旅途中偶遇一年輕女子通電話,大聲地說:“什麼情況?!70後的這一批都已經那麼老了,還談什麼條件啊,我早就想幹掉他們了,拿掉!全部拿掉!”

年輕人,好霸道。

其實,瞧不起中老年人的,又何止是這個年輕女人!一個叫寺山修司的傢伙,也似乎如此。他說,年輕人的“好處”是胸懷大屁股。

對,胸懷大屁股。為此,他還特意寫了一篇這樣的文章。對了,寺山修司是日本詩人、小說家、劇作家、導演、賭馬評論人。被稱為怪傑、幻想家、反叛文化旗手、前衛藝術家。

年輕人因此,才春心蕩漾,才性情澎湃,才有慾望。但年輕人對中年人的態度是複雜的。寺山修司這樣寫道:

一天在咖啡館裡,只見有個小年輕正無精打采地聽著查爾斯·明格斯的《豬叫布魯斯》。

我問他:“你幹嗎這麼無精打采的呀?”

“我女朋友被人搶走了。”

“誰搶走的?”我緊追不放地接著問道。

“我們公司的主任。主任請她去夜總會,在那兒吃完飯又把她帶到旅館裡,她就直接繳械了。”

“那個主任多大歲數?”

“四十六了。”

“哎——?”真是不可思議,二十歲的小年輕竟然被四十六歲的老男人搶走了女朋友,怎麼會有這種事?

“你有強健的內臟器官與腎上腺荷爾蒙。還有旺盛的精力。”

即使不服用蜂皇漿和壯父精,充沛的體力也足以輕而易舉地滿足戀人的欲求。當然,如果還覺得信心不足的話,不是還有勝過四十多歲男子的情趣,不是還有詩嗎?

“怎麼竟然會被他搶走了呢?”

聽了我的問話,他的頭垂得更低,喃喃答道:“我自己也搞不明白怎麼會出這種事。”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寺山修司似乎還不解恨,他用自己的筆繼續寫道:

這個漂亮的女孩有著一雙安·瑪格麗特那樣水靈靈的大眼睛。以下是她的自白:

“我男朋友是個樂手,他長得挺帥,就是沒什麼錢……而且將來怎麼樣也是個未知數。

“所以我才會狠下心跟現在這個西服公司的董事長交往起來。起初還只是打算在他那兒打點零工。

“可是,女人嘛,就是沒辦法啊。跟董事長這麼一來二去的,不知不覺之間,他那套溫柔的床上功夫我想忘也忘不掉了。這一來,再跟男朋友約會已經變成了一種痛苦。”

這樣的例子多得數不勝數。實際上,或許正是這些與球相關的“喜劇”,才是現代青年生活最實在的狀況吧。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功名利祿,金錢美女,似乎都是中老年人的“囊中之物”了。殊不知,其實,中老年人恰恰活的如喪家之後一樣,誠惶誠恐,已經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了。

要不網上如此流行這樣的話:你可以像罵孫子一樣罵那些中年老男人們,他們有家有室供養生活,絕不會和你翻臉;相反,要對年輕人好一點,否則一言不合就”去你媽的“了。

呵呵,年輕人,胸懷大屁股。呵呵,年老人,色衰沒脾氣。

但什麼是老人每天的生活?寺山修司說他思考著。他說,青年們被這些老人掌握了政治主導權,而且連自己性的主導權也在逐漸受到侵犯。他們只能躲避到民謠裡去絕望地吟唱:

今兒個的活計

又很辛苦,

下了班後只能

再灌燒酒。

這歌聲讓人聽了覺得簡直像是處在“沒有未來的世界”裡。在這種現況下,年輕人如果不為了衝破障礙而去琢磨老人們為什麼如此仗勢妄為,不就是白活了嗎?寺山修司繼續寫道:

“不,不光是這個原因,”青年們反駁道,“還有金錢的原因呢。”

“金錢?”我反問道。

“對,對呀!因為上了年紀的人都是有錢的嘛。”

英國“憤怒的青年”之一約翰·布萊恩的小說《金屋淚》中有段這樣的描寫:

女:“喬,你真的愛我嗎?”

男:“這你不是知道的嘛。”

女:“你有多愛我?”

男:“值十萬英鎊。”說完他又重複了一遍:“換算成錢,值十萬英鎊。”

……於是,這個男人與擁有十萬英鎊財產的這個女人結婚了。

青年在財力上是難以與中老年人比肩的。對此心知肚明的老人們甚至想要用金錢把性交也買斷。而那些精力充沛的青年上初中時就坐著比賽過“誰的精液射得遠”,如今卻被老人奪走了自己的戀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看來這種現象至少不能說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B站的浪裡個浪:胸懷大屁股的年輕人與自嗨小藥丸的中年人

但年輕人的“胸懷大屁股”的青春與活力,讓中老年人豔羨不已,因為他們已經回不去了。

年輕人胸懷大屁股這句話既不是克拉克先生的教誨,也不是印錯了字。這正是寺山修司的勸告。他說,如果年輕人為了求得微不足道的幸福——區區兩房一廳和穩定的工作,就去對老年人溜鬚拍馬,其實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年輕人如果不捨棄這種“安全的彩票”而去尋求“危險的彩票”,就不可能實現一攫千金的理想。“胸懷大屁股!”並不僅僅是字面上“胸懷有魅力的女性”的意思,而是希望你們必須有更大、更大的性復興夢想。

年輕人需要霸道,需要佔領他們本該在的陣地。這是寺山修司的意見。中老年人呢,又能怎麼樣呢?

其實,攫取到金錢,俘獲住美女的,都是極少數的權貴者,要麼是”王老爹“,要麼是“強子哥”。當然,還有不一而足的“雷老虎”們,哪怕是僅僅三秒鐘也無所謂。

而大多數的中年人和老年人,都是喪家之狗而已,為生活已經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已經是人到中年不如狗了。

只不過,誰人又沒有胸懷大屁股的時候呢?你貌美如花,我風流倜儻,怎奈歲月如梭,白雲蒼狗。

很快,嘲諷中老年人的年輕人,也色衰無力變成中老年人了。年齡是把殺豬刀,我們每個人,都是刀下之豬。

一時間還沒被“宰”的豬,或許也只有那麼幾頭而已。其他的,都是豬,千萬別誰瞧不起誰,都是一個樣兒:死豬樣!

按佛家的話說,都是一副“臭皮囊”。呵呵,阿彌陀佛。

當然,還有一位智者說:少活點。因為,人,活的越老,就會越邪惡。

天哪?是這樣子嗎?其實,是這樣的:人活的越老,經歷的邪惡也就越多了,所以也就容易變得邪惡了。所以,也才有了“老不死的”、“為老不尊”,等等。

如此說來,孩童最無邪。做回孩子,當真好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