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朋友們大家好, 我是劉曉俊, 今天分享一篇文章, 作者: 陸琪慧)

陸琪慧回答:

先說結論:

藝術家有“解釋”

,只不過解釋的形式不同,而且話語權不僅在藝術家身上,還有藝術評論人、策展人,甚至是觀者都可以對作品進行解釋,但是

闡釋的合理性

需要依賴於

藝術理論之上

藝術界的認可

。此外,

藝術作品的解釋往往是高於文字的

,如果完全能用文字表達清楚,“藝術”直接會被“文章”所取代,所以在文字之外會留有空間去感受和探索。

接下來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1。克萊因《藍色色粉》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圖片來自B站:蘇杭ART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這是2019年上海當代藝術館一個聯展中克萊因的作品,如果你不瞭解克萊因,怎麼看都不知道他在表達什麼,這是大海?天空?宇宙?沙畫?其實這個顏色是他發明,命名為“克萊因藍”,他的所有作品都是用這個顏色去完成的。也許你依然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把所有的沙子平鋪在地面上,這也能成為一件作品?這我也會啊!好,那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作品邊上的“解釋”。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圖片來自B站:蘇杭ART

傳統繪畫都是垂直而立掛在牆上,而《藍色色粉》卻是平鋪於地面,地面上還有一個白色邊框,邊框裡面灑滿了藍色粉末,這其實就是一張“畫”。透過上面文字的提示,我們知道克萊因想體現“地心引力”才是固定住這張畫的主要原因。如果他用藍色畫布平鋪於地面是不是同樣可以證明?為什麼要用色粉?其實藝術家在完成作品時不僅要思考“合理”,還要思考能不能更“合適”。如果沒有重力,色粉會完全飄浮在空中,這樣的視覺衝擊畫布很難達到。這麼一看《藍色色粉》一點都不簡單,

當這個“概念”被藝術界認可,

下個人如果想用紫色色粉、紅色色粉、白色色粉再

表達同樣概念時就無效了

2。謝德慶“五個一年”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籠子》

1978—1979《籠子》:他建造了一個木籠子,將自己關在裡面一年。在這段時間中他什麼也不能做,禁止一切娛樂消遣。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打卡》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打卡》

1980—1981年《打卡》:這是謝德慶第二個一年,他每隔一小時就要在固定的地點打卡,一天24次,這意味著他不能走的太遠,睡覺也沒有整塊時間。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戶外》

1981—1982《戶外》:露宿街頭,不能進入遮蔽處和建築物內,這一年他過的連乞丐都不如。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繩子》

1982—1983《繩子》:他與另一位藝術家用一根繩子連在一起,接下來的一年中,他們不能分開。

1983—1984《不做藝術》:第五個一年裡他不談藝術、不看藝術、不讀藝術,不與藝術家接觸,不進入畫廊或博物館,只過正常生活。

這是謝德慶的五個一年,他做這些事情沒有任何意義,也不是在尋求認同感。如果把這五個作品連在一起看,他只是在探索時間,對大部分人來說人生應該充實,而對謝德慶來說,人生就是對生命的消耗,你學習工作是24小時,我什麼也不做發個呆也是24小時,只是大家消耗的方式不同而已,這是一種人生的可能性。謝德慶花了五年時間用行為藝術的形式去“解釋”了這一觀點。

3。劉韡《微觀世界》

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劉韡《微觀世界》,2018,鋁板,58屆威尼斯雙年展

《微觀世界》參展了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對於普通觀眾來說肯定一臉懵,作品旁邊的解釋當時我忘記拍了,我記得裡面提到了“後感性”三個字,我先放上兩條網路上看到的藝術評論。

藝評A:

作品以具有尖銳社會諷刺意味和醒目視覺形象的大型裝置聞名。其作品包含

環境退化

充滿權利

政治色彩的歷史

誘惑和憎惡並存的當代城市生活

作品等主題,記錄著文化焦慮心境下對感情過剩,墮落和侵略的反思。注重探討藝術視覺樣式與觀者參與間的互動性,透過對觀眾生理與心理的交替作用而促使其重新審視身處的社會。

藝評B:

在軍械庫裡的《微觀世界》,是一件單一視角,需要保持稍遠距離才能看清全貌的裝置作品。如此的展覽的方式,喚起的是在自然科學博物館裡參觀的經驗,那一排排擬真的植物與一個個凝態的假人假動物,以特定的姿態展示歷史某個時間節點的生活樣貌。我們

透過距離去認識回溯曾經的我們與過往經歷。

同樣地,這些被密封起來的幾何體,以層疊堆疊的方式,安靜地

喚起我們視覺經驗裡所看過的靜物作品

,不管是牧奚的《六柿圖》或者是莫蘭迪的瓶畫作品,藝術史裡代表歲月靜好、經營位置的靜物畫曾經並長遠地吸引我們的目光,讓我們定睛於生活的當下,美好的瞬間。儘管《微觀世界》裡的幾何物會讓我們想起美好的過往,但是,藝術家卻不允許我們以如同觀賞園林假山石那樣穿梭其間。他以透明卻存在感十足的玻璃,將這些美好與我們隔開,使得《微觀世界》成為一個典型,美好的客體,

一個實驗室裡被觀察的物件

一個動物園裡被保護的動物,

其中那種力學的不穩定,張力與危險的平衡,被美感遮蓋,

被人忽視

透過網路可以查到這個藝術家的背景,劉韡曾經加入過“後感性”小組,後感性是

反對觀念藝術。

簡單的說,觀念藝術就是用藝術品去表達某種思想或概念,其次“後感性”是與生活

經驗

中的某種

匱乏

有關。那麼既然不是觀念藝術,肯定不能說綠色代表環境,紅色代表政治,那些鋁板緊挨在一起代表焦慮……這種說法肯定是欠妥的,因為他的作品沒有任何具體的指代,因此評論A直接從題目下手,卻沒有挖掘藝術家背景,寫的評論屬於過度闡釋。

藝評B我個人認為是寫得挺好的,相信大家都看明白了,藝術家其實是在質問這樣的技術是否剝奪了我們對微觀世界的主觀想象。藝術的闡釋不是在玩文字遊戲,

經典的闡釋並不試圖窮盡藝術品,而是如藝術品一樣能夠給人啟發和喚醒。

總結:

綜上所述,任何新的藝術流派、藝術作品的誕生以及被載入史冊,都離不開藝術的闡釋,即便是有歧義或者偏見的闡釋,依然能夠透過交流與討論來給予適度糾正。從某種意義上來看,藝術史就是闡釋的歷史,就是藝術作品與藝術家闡釋互相佐證的歷史。印象派在當年可是被嗤之以鼻被人唾棄的,“印象派”這個詞的出現本來是用作諷刺的,可如今呢?多少人為之欣賞和動容。只有透過闡釋梳理過才能證明它在人類文化與思想上曾引起過的激盪與反饋。

當然我不否認,任何一個領域,都有摸魚之人,更何況如今在資本市場的運作下,藝術品的價格撲朔迷離,但是資本市場與藝術世界其實是兩個領域,不能因為有些藝術品是“天價”,而自己又看不懂,就一票否決如今的藝術家,與其在網上惡語相向,不如多看些藝術史、藝術文獻、藝術評論等資料去尋找線索。

在今天,藝術已經不再是追求美,也不僅僅停留在

表達

,當代藝術是在

探索

世界,當代藝術家可以是

提出問題

的人,但不一定要去解決問題,有效的藝術闡釋能夠對藝術作品的產生以及相關的視覺現象做出分析和歸納,並對觀者有一定的啟發。

參考資料:

1。薩拉·桑頓《藝術世界中的七天》

2。蘇珊·桑格塔《反對闡釋》

作者:陸琪慧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86898/answer/1039328500

本公眾號經原作者授權轉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藝無反顧

需藝XUYI

微訊號:

需藝工作室

微博:

好怪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