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寫女人有一個共性:既求而不得,又堅強隱忍

解讀長銷好書、高分影視劇自畫插圖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說《美麗與哀愁》,1961年開始連載,1963年結束,期間他說“自殺而無遺書,是最好不過的了,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八年後的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採取口含煤氣管的自殺方式離開人世,真的沒留下一紙遺書。

從川端康成的早期作品《伊豆的舞女》,到晚期作品《美麗與哀愁》,如果仔細研究一條線的話,會梳理出川端康成自殺的原因。

他16歲時,最後一個親人祖父去世,從小體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閉家中,心理既敏感又寂寞,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的“孤兒氣質”。這種性格成就了他的寫作,也把他帶入一種深淵,一生難以逃脫。

??[小雪]

談《伊豆的舞女》,就會想起三口百惠,因為《伊豆的舞女》曾先後6次被搬上銀幕,而中國觀眾只對三口百惠版的《伊豆的舞女》情有獨鍾。

三口百惠扮演伊豆的舞女燻子。19歲的高中生“我”,為排遣內心的憂鬱與苦悶,隻身來到伊豆旅行,偶遇流浪藝人一行。“我”被小舞娘薫子的純真和美貌所牽動,不由自主地一路隨同,直到告別。

川端康成寫女人有一個共性:既求而不得,又堅強隱忍

圖書封面的薫子太豐腴,三口百惠的扮相剛剛好

《伊豆的舞女》瀰漫著一種若有若無的傷感,小說中的兩個人自始至終沒向對方傾吐愛慕,然而,什麼都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這種哀美的意識,只有川端康成能寫出來,他天生具備哀怨的氣質,這種哀怨以至於後來越來越升級。讀川端康成的書,表面是一種靜態,內心卻波瀾壯闊,他那字裡行間折射出來的社會意義與美感,使人的心總是在他的暗示下游動。

《伊豆的舞女》以第一人稱書寫,有川端康成的自傳痕跡,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我已經二十歲了,再三嚴格自省,自己的性格被孤兒的氣質扭曲了。我忍受不了那種窒息的憂鬱,才到伊豆來旅行的”,簡直是川端康成在寫自己。現實中的川端康成一生好旅行,心情苦悶,性格孤獨,這些也就形成了他獨特的文學底色。

“我”對薫子的思慕是哀傷的,薫子的生活也是哀傷的。為求生計,薫子常年揹著鼓和鼓架,翻山越嶺四處賣藝。他遇到過老婆婆的惡語,鳥店商人的歹心,小客棧女掌櫃的蔑視。在一些村口,都豎著一塊牌子,上寫“乞丐和演出藝人禁止入村”,薫子在這種世事中卑微地存在著。薫子實際年齡才14歲,卻要在生活的壓力下強顏歡笑,散發著川端康成賦予的哀美情緒。

小說人物身上或多或少有作者的影子,它有時會置放在幾個人物身上,這種特質一旦出現,我們又比較瞭解作者的話,那麼這部小說的深度就被撬起來,無論怎麼解讀,它的底色是不變的。

“我”的境遇本來也是不堪的,但在舊社會體制下的日本,因為“我”是男人,又讀高中,於是被推到社會的較高地位上,在處於社會最底層的舞女薫子面前,“我”優越的人物,薫子叫“我”少爺。

薫子第一次與“我”搭話時,慌張地、小聲地,臉色緋紅。“我”與舞女們一起走在崎嶇的鄉間小徑時,薫子總是跟在“我”身後,保持兩米的距離。發現泉水時,薫子讓“我”先喝,並彎腰給“我”撣去身上的塵土。下山時,薫子為“我”做手杖。“我”要出去,薫子搶先到門口,替我擺好木屐。——薫子的言行,讓內心卑微的“我”感受到了優越,同時也暗示了社會的不平等。當川端康成把自己的內心交給“我”之後,他似乎得到解脫,讓“我”做了他想做的事,讓“我說了他想說的話,如果說寫作者的寫作就是發洩出口,那麼尋著端倪,可以想見川端康成的“借筆洩憤”,是多麼犀利。

無論川端康成,還是“我”的內心有多麼卑微,有薫子這樣的社會階層墊底,川端康成或“我”就是社會精英,能夠得到他人尊重的優待。而“我”對薫子初萌的情感,也許更多的是同情吧!

??[駒子]

駒子住在雪國,為了報答師傅,賺錢給師傅的兒子治病,不得不做藝妓。舞蹈藝術研究家島村與駒子在雪國相遇,此後每年都要前往雪國,與駒子相會。他覺得雪國的駒子,每個腳趾彎處都是乾淨的。

在島村第二次去雪國途中,在火車上遇到從東京返回的駒子和葉子,島村透過車窗欣賞雪景,卻看到映在窗上的美麗的葉子,不禁喜歡上她。於是,小說在島村、駒子、葉子之間展開。

川端康成寫女人有一個共性:既求而不得,又堅強隱忍

作者筆下的雪國是“物哀文學”的產物

《雪國》是川端康成的中期作品,也是代表作,裡面描繪的對大自然哀愁的“物哀”之美,達到了極致,也是川端康成繼對人的哀感、對世相的哀感後,將對大自然的哀感推向高峰的作品。

如果說《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本身憂鬱氣質的體現,那麼到了《雪國》,憂鬱加重成為哀愁,有了痛苦的表現,使日本式物哀有了同情、可憐、悲傷,更高一級的哀傷。

怎能不哀傷呢?川端康成創作《雪國》時,正是日本帝國主義進行瘋狂侵略戰爭的年代,他無能為力,只能發出一個作家的對世相的哀鳴。他把哀鳴浸透在景物中,隱藏在人物心態中,告訴自己和這個世界:人生徒勞。

這種書一般需要讀2遍,第一遍過故事,第二遍思考,思考那些隱藏在景物和人物身上的細枝末節,把自然的靈性,和表達自然靈性之美的作者,掰開來,揉碎,細細地品味。

與伊豆的舞女薫子一樣,駒子愛上了島村,卻因島村的身世地位,自己卑賤的藝妓身份,愛而不能得。

駒子同樣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除了放蕩地伺候好男人外,別無用處。她和薫子一樣,遇上“我”、島村這種男人,還能獲得一點點同情與憐憫,在大部分男人眼裡,她們只是玩物而已。

駒子痴迷島村,為了島村,她努力讀書做筆記、練琴,拉近與島村的距離。但她的努力卻被島村看作是徒勞,島村一個沒有正當職業、靠祖輩留下的財產過悠閒慵懶日子的人,由於精神極度空虛,研究西洋舞蹈來填補,他自己做任何事都是徒勞的,怎麼能相信駒子的言行不是徒勞呢?他甚至認為,連生命都是變化無常、徒勞、虛無的。

這樣的島村,又愛上了駒子身邊的葉子,而葉子像一個夢境,是島村抓不住的。——駒子抓不住島村,島村抓不住葉子,萬事萬物都是虛無的。

在描寫葉子在火災中喪生時,川端康成寫道:僵直的身體從空中落下來,顯得很柔軟,但那姿勢,像木偶一樣沒有掙扎,沒有生命,無拘無束,似乎超乎生死之外。仔細琢磨,會發現川端康成對死的描寫異常冷靜,好像死是幸福的終點,人死後與自然界的萬物一樣,虛無、乾淨,成為自然界的一分子。

川端康成一生跟隨著年齡以及心態寫作,年輕時寫《伊豆的舞女》的初戀萌發,中年時寫《雪國》《美麗與哀愁》的男性婚外,後期寫了一些老人的變態情愛心理,於是作品屢屢被認定是他的一生經歷。

??[音子]

怎麼能不這樣想呢?

《美麗與哀愁》中的作家大木,我一度落入川端康成的圈套,以為大木就是他,他就是大木。他甚至交待的一個“日子好過的”點,就是因一本小說出名,家裡有了錢,生活發生的改觀,妻子不再憂愁。與他的生活軌跡多麼相像。

而他最厲害的地方,在於描寫大木那樣一個人時,居然就像講一個新聞事件,什麼就是什麼,不做評價,把讀者記得在讀的過程中,與他對話,給他往出加“大木的心理活動”“大木想幹什麼”“大木還想二次傷害嗎”,等等,這樣一些語句。甚至我讀書的時候,一個人在心裡說話,和讀《罪與罰》是一種狀態。

川端康成寫女人有一個共性:既求而不得,又堅強隱忍

閱讀時間最長的一部中篇,思考太多,行進太慢

這又是川端康成的圈套,你去評價了,你就上當了。他就是讓讀者依據自己的思想,去評價,去不滿,甚至吐口水。

《美麗與哀愁》中的音子,少女時期遇到作家大木,懷孕,遭拋棄。她後來堅強地活下來,成長為一位小有名氣的畫家。大木則把音子的事寫出來,一舉成名,改觀了生活境遇。

故事從若干年後開始,插入回憶。音子的女弟子慶子,想要給師傅報仇,故意接近大木。在受到大木的妻子文子的阻攔後,轉向大木的兒子太一郎。丈夫與慶子曖昧,兒子與慶子私會,文子陷入痛苦之中。

小說最後以太一郎屍骨難尋結束,大木受到了良心的鞭撻,慶子卻也差點身亡。——在音子的時代,男人是天,是世界的主宰,為所欲為,即使讓少女懷孕,即使把自己的齷齪行為寫成小說,仍然不是大罪過,仍然可以光鮮地生活。若不是音子隱忍地活下來,成為名畫家,收了慶子那樣一個新時代的女弟子,音子的噩夢,永遠只是大木起家資本的笑話,似乎作家大木體驗了生活,把體驗的生活寫下來,出了名,就這麼簡單。

音子、慶子和文子,三個女人都有著美麗的外貌,卻都成了愛情的犧牲品,表面上看,大木是罪魁禍首,但從本質上來看,日本舊制度下的男權禮教才是閹割女性幸福的劊子手。

景物、建築描寫,仍然是川端康成慣用的筆法,他喜歡把人物放在景物後面面,由景物帶出人物。如果瞭解他的筆法,看幾行景物描寫,就知道接下來出場的人物是一種什麼狀態,憂傷的、明豔的,或不思不想的,那景物也隨了人性,景物哀著人物的哀,痛著人物的痛,大師之“大”就在於此。

看翻譯作品,不得不佩服翻譯家們,我認為翻譯家是高於作家的作家,他們把異域的語言文字,透過自己的理解翻譯成中文,那些精彩妙句,有時候真是翻譯家的發揮。可以說,翻譯家成就了外國作家在中國的名氣。

我們即將開始解讀川端康成的《美麗與哀愁》,是與另一部中篇《蒲公英》合集的,《蒲公英》讓我們見識了川端康成寫對話的魔力,對寫小說或研究小說的人有幫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