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編者按:如果有人問,冷兵器時代有什麼發明非常簡單,卻格外重要的嗎?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馬鐙。正如英國科技史學家懷特所指出的:“很少有發明像馬鐙那樣簡單,而又很少有發明具有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但這個被西方人稱為“中國靴子”,在世界騎乘史上都具有特別意義的馬鐙,明明已經在中國出土了最早的金屬文物,很多人卻在發明時間和發明者上面底氣不足。更有什麼,馬鐙是東晉之後的中亞人發明的,然後同時向東西方傳播之類的怪論。那麼,馬鐙到底是誰和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提及中國馬鐙的起源,很多人都會拿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的這幾個陶俑的圖例來說事。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這七個陶俑於1958年出自湖南長沙金盆嶺,目前在國博的“古代中國”基本陳列展出,國博的解釋說明是這樣的:“令人注目的是有些陶俑馬鞍左側前端繫有一隻三角形馬鐙。這些陶俑的馬鐙僅出現在左側,而右側沒有,而且乘馬者的腳也沒有踏在鐙裡,表明這個馬鐙是供上馬時蹬踏之用。國博解釋聽上去是有道理的,但是有的細心的觀眾會說,既然有的俑帶單隻馬鐙,有的俑沒有,那沒有單隻馬鐙的陶俑會不會是貼塑或者燒製時單隻馬鐙破損了?再有這是西晉的東西,在西晉之前發掘的陶俑上的馬鐙是否可能在出土修復時碎裂損壞嚴重而沒有復原?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導致當時的塑像上根本就沒刻畫出馬鐙形象?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唐代三彩馬很多都沒有塑造出馬鐙,難道能說唐代的馬就不使用馬鐙嗎?下圖為:左為唐三彩陶三花馬右為黑釉馬均為國家博物館館藏,均無馬鐙的形象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再有一點,這些湖南陶俑的出土地點並不是傳統中國古代產馬地,目前在湖南馬匹很少,僅有的馬種是西南馬,國博7個西晉馬俑比例塑造雖然差些,但能看得出這些馬絕對不是從北方產馬區域引進的高頭大馬,說實話這樣的矮小馬種根本沒必要使用馬鐙,上馬時還不如撐著馬背跳上馬方便。如果鐙掛在那個位置上踩鐙上馬,說不定因為重心過高會翻越到馬背另一側摔下去,發生危險。那個所謂供上馬的單隻鐙真的很怪異。因此,這個算是異化的東西,這幾件東西在整個中國傳統馬具發展史上只能算分支而不是脈絡節點。其實,中國傳統馬具研究離開了中國馬種研究很可能會誤入歧途,換句話說南方騎兵並不具有中國傳統騎兵普遍意義的代表性。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放下這西晉陶俑暫且不表,我們回到歷史文物的長河中,筆者認為是單獨馬的雕塑不塑出馬鐙來,還真是不好判斷當時是否有馬鐙。可是有了騎乘者的形象,相對來言就好解釋多了。也就是說塑不塑不出來馬鐙的形態並不要緊,只要能看清騎手腿腳的形態就一定能知道當時是不是有馬鐙。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會騎馬的朋友都知道,在靜止狀態下使用馬鐙,騎乘者的腳跟下沉,腳掌踏入馬鐙,並用適當壓力保持馬鐙的相對穩定。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在馬前進狀態下騎乘者,身體略前傾,腳尖稍下壓,以助馬力,一但馬停下腳步,又會恢復到靜止的狀態。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無鐙騎馬也就是驏騎,因腳無踩踏著力點,馬靜止和運動時的姿勢大體都是一樣,大小腿夾緊抱住馬肚子,腳的最低處一定是前腳掌而不可能是腳後跟。另外有一個重要的騎乘原則,不管有沒有馬鐙,騎手的腳跟一定在臀部正下方,和人體重心在一條垂線上。這是保持平衡的必須要領。所有寫實的畫像磚、石、陶俑或者其他證據都一定符合這個標準。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們來看一件東漢中原地區常見紋飾殘磚(朱雀狩獵紋畫像磚),懂騎射的朋友一眼就會看出,這一定是有馬鐙狀態才會出現的騎射姿勢:回頭望月。畫像磚中腳的狀態是有依託的,即便看不清有無馬鐙。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特意給這個漢磚做了個清晰的拓片。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這樣的磚飾並非個例,而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存在。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這樣騎射姿勢,如果說是個別天賦稟異之人,在無鐙狀態下也能做出來的話,也許可信,可大量的漢磚都是這樣的姿態,難道不具備普遍意義嗎?我們可以對比下國博所藏唐代絞胎騎射俑腿腳的姿態,唐代可是明確有馬鐙的時期呀!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西漢騎兵應該還是無鐙驏騎狀態,畢竟有那麼多西漢皇陵出土騎兵俑在那兒擺著。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由此可見中國馬鐙出現的時間最遲應該在東漢,比傳統的西晉出現馬鐙的說法提前了百年左右。下圖為楊泓先生在《中國古兵器論叢》中的中國馬具發展變化示意圖,他在書中認為東漢時期尚無馬鐙。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從冷兵器作戰角度,馬鐙的出現在於讓騎兵有了更多的作戰模式。騎手在驏騎的時候會全神貫注於馬的奔跑狀態。襲步(全速)狀態下,和人一樣,馬會很自然跑直線。騎手反而更安全。縮短跑(慢跑)。有一些馬匹會突然變向,或者急停。騎手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沒有預判,結果是直接失去重心墜馬。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如果有馬蹬。騎手由一點支撐,變為三點支撐。當馬變向、閃躲、急停時,連線馬鞍的蹬革與腳蹬,就能給予騎手強有力的支撐,重心很容易就調整回來。同時得到支撐的小腿可以給坐騎以更精準的扶助,讓馬更服從,做出更復雜的動作,跑出更復雜的路線。尤其是騎射時,馬蹬作為兩個強有力支撐點,使騎手能更容易的把握重心,調整重心,在極端條件或突發狀況下。訓練有素的騎手,僅僅憑藉良好的肌肉記憶,或者條件反射就能借助馬蹬把重心調整回來。早期無蹬的騎射,多數情況應當是先讓馬立定,然後靜態射擊。因為沒有馬鐙很難動態保持平衡。後期的騎射,已經可以藉助馬鐙在奔跑中射擊。軍博以前的胡服騎射展示是標本加蠟像就表現了這點(圖左),圖右是軍博現在是做了個類似右圖的展板,我覺得他們這點反而不如上世紀80年代的設計了。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胡服騎射時是沒有馬蹬的,但是馬蹬出現後,中亞遊牧民族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短蹬,站姿(腳尖踩蹬,臀部離開鞍座),用以減少壓浪對上身穩定性的干擾,提高騎射的精度與效率。如果沒有馬蹬,這種進步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馬蹬的發明,讓騎兵可以分出更多的精力關注敵人,自己武器的使用效率能夠得到提高。騎兵能看的更遠,更好的觀察戰場的全域性態勢,攜帶更多作用不同的武器,使用更加複雜的騎兵戰術。馬蹬的發明對一名成熟的騎手來說,解放他80%的精力和體力。對騎兵的作戰效率是質的提升。伴隨馬鐙的出現,中國馬具也日趨複雜,騎乘者的腿腳和馬腹部接觸面積卻越來越小。不要忘記,騎馬除了騎手透過馬韁與馬聯絡外,身體壓力扶助和腳扶助對控馬也很重要。雖然中國南北朝以後寬大的障泥隔開了騎乘者腿腳與馬的緊密聯絡。但古人仍然會用腿腳告訴馬兒他想幹什麼。下圖為國博藏北朝陶馬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評書裡有句:“雙腳一踹鐙,鐙磕飛虎韂。”這便是形象的說明了腳扶助的道理。現代馬術,不論是西部馭馬術,還是英式馬術都將腿腳對的馬扶助放在優先重要的位置。首先要用透過腿的精準扶助讓馬理解,領會騎手的意圖,儘量快的產生反應,做出動作,而不是透過韁用力撕扯銜鐵,強迫馬兒屈服。各位親愛的讀者,特別是新學騎馬的朋友,騎在馬背上時可別光顧著勒放馬韁,用腿腳及馬鐙的驅迫和身體重量壓力的精妙結合,就可以告訴馬兒騎乘者心理怎麼想。馬可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呀!

三國時代有馬鐙嗎?這個騎兵戰鬥力倍增器,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

總之,喜愛古代軍事文物,熱愛中國傳統武術精華,從馬科學及馬背上實踐驗證理論,比較中外馬學及馬術理論的共性和差異,是我們這一代很多人的共性。這也是我們比之前只能接觸到文字資料的前人的優勢所在。因此歷史研究真的不能只停留在紙面上。文物是很重要,但雕塑和壁畫也是文物,而且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是?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馬友:譚兄、秦兄、吳兄的大力支援和啟發,在此一併致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