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幹線·散文”上官建國|走進太嶽山

“作家新幹線·散文”上官建國|走進太嶽山

作家

幹線

走進太嶽山

“作家新幹線·散文”上官建國|走進太嶽山

暮春四月,天朗氣清。我們乘坐汽車進入沁水河谷,沿公路緩緩東行。但見沁河兩岸山勢巍峨,峰巒疊嶂,漫山遍野松柏蔥蘢,芳草萋萋。

谷底,河水清清,蜿蜒東流,將兩岸的青山翠樹摟抱懷中,盡顯母親愛撫、溫柔;山頂,豔陽燦爛,鋪金灑輝,給莽莽太嶽群山披錦掛秀,裝扮得上黨的表裡山河風光無限。汽車駛過沁河大橋即到鄭莊。鄭莊雖是深山小鎮,但沿街的商場店鋪鱗次櫛比,店內陳列的物品玲琅滿目,足可與平原上的小鎮媲美。從鄭莊的繁華地段左拐,順著柏油鋪就的公路朝東北方向行10裡,穿過溪水環繞的小北莊,便到了胡溝山口。一條清粼粼的小河從胡溝流出,水勢時急、時緩、時跌、時濺,有時猶如萬馬奔騰的喧鬧;有時,又是恰像小家碧玉輕撫琴絃的微妙。我們順著小河西岸的沙礫大路進入胡溝。愈往裡走,山光水色便愈加清幽秀美。

“作家新幹線·散文”上官建國|走進太嶽山

在這太嶽大山的深處,住著一位文人,他的名字叫張繼善。張繼善是曲沃縣裡村鎮張家灣的一位強壯漢子。他從曲村中學畢業後曾去當兵,繼而回村當了大半年農民。七十年代初當過曲沃縣交通局的公路段養護工、收料員、材料員,後來去了省城太原,在一個文化單位謀了個差事,一干就是20年。他用筆飽蘸著悽楚與歡樂交織的淚水寫出了長篇小說《石家灣》,中篇小說《杏花嶺上的鐘聲》、《門啊,該不該敲》;詩集《濛濛的雨》、《淡淡的雲》、《彎彎的河》;電視劇《追夢》、《塔兒山下》、《大山深處》等一大批文學作品,使得他的頭頂亮起了作家的光環。1999年5月,張繼善離開了繁華的太原,拋開他生活了20年的文化環境,毅然決然投資28萬元,買斷了沁水縣城東北30公里處的24座荒山和山間的一條河,這便是我們眼前的胡溝。胡溝南北長16華里,東西寬4華里,總面積達一萬餘畝。

6年來,張繼善與妻子韓春梅,兒子張民剛一家三口人,在這巍巍大山深處,劈山開路、架設電線;攔河築壩,引水澆樹;建築住宅,種菜養魚。他們按照沁水縣政府對這座大山綠化的長遠規劃藍圖,一座山一座山地栽樹種草。6年來,張繼善用辛勤作筆,用汗水當墨,在這萬畝大山的紙上,默默奉獻著,寫出了感人肺腑的篇章。胡溝原先是一條數十里長、南北走向的深山溝。

多年前,這裡曾零零散散地住過一些貧窮落後的山民。國家實施退耕還林戰略,沁水縣政府將這裡的山民移至山外各鄉鎮後,這裡的山和水便成了人跡罕至之處。張繼善初到胡溝,就把家安置在幾間山民曾經住過的破窯洞裡。雖已初夏,黑森森的窯洞內卻寒氣襲人;窯外的空地上長著齊腰深的黃蒿野草。從溝外的小北莊距這裡6公里全是高低不平彎彎曲曲的山石路,狹窄處不足一米寬,汽車拖拉機不能透過。運輸物品只能用人抬,用肩扛。這裡看不到報紙,打手機沒有訊號;沒有電,晚上只能點蠟燭,就在這資訊閉塞、交通不便,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的荒涼之地,張繼善卻在這裡安營紮寨,在一座座的山上栽樹種草,綠化著太嶽的山山水水。

“作家新幹線·散文”上官建國|走進太嶽山

2000年春天,張繼善又投資32萬元,對湖溝進行綜合治理。他從山外請來民工首先修路,將羊腸小道拓寬,修成汽車、拖拉機能進的來出得去的沙礫公路。沿著沙礫公路栽起電杆、架起電話線、安裝了變壓器。買回塑膠管道插入西嶺半山坡的泉眼中,引來清泉水,在山溝底的小河上築起三道攔水壩,總蓄水量達18000立方米,平時用來養魚,旱時用水泵抽水澆山上的草和樹。經過近二年艱苦的基礎設施建設,從2002年開始,他開始了大規模地植樹造林。從最北端的胡家嶺,到最南端的焦家山,他至今已綠化4300畝;栽樹40萬株。他栽的樹有棗樹、桃樹、杏樹、優種核桃晉農1號,仁用杏樹、刺槐、曲柳、毛白楊等。新栽的樹和買斷前原有的松柏樹,總數已超過50萬株。除了栽樹,他還種草400餘畝。山坡上,小河旁,大片或小片的平地、梯田,在那些山民當年的耕地上,現在都被張繼善全栽上了樹。

在明媚的春光裡,年輕的小樹枝葉紛披,綠意葳蕤充滿著勃勃朝氣。山風掠過,松濤轟鳴,那排山倒海的聲勢,似乎在演奏著一曲對退耕還林後的高吭讚歌。張繼善說,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總得給社會留點什麼。為子孫後代創造點森林資源,讓太嶽這塊老革命根據地的山更綠,天更藍,人與自然更和諧,這就是我甘願來沁水吃苦受累的初衷。張繼善白天與一家人在大山深處勞碌,每到晚上就伏在燈下進行文學創作。2011年初夏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長篇小說《黃河作證》,小說在《三晉都市報》以及多家網站上連載,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我們真誠地祝賀文友張繼善事業有成。

夜深了,我躺在窯洞裡的床上輾轉反側,毫無睡意。披衣出了門在院中徜徉,蒼茫群山,萬籟俱寂。晴空裡一輪圓月揮灑著清純的銀光。遠處、近處的片片樹葉都綴滿了亮晶晶的露珠,晶瑩透剔光彩照人,那是張繼善美好的心靈在熠熠閃光。

“作家新幹線·散文”上官建國|走進太嶽山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予以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