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濟南味何處尋,咱去找手藝人

中秋佳節濟南味何處尋,咱去找手藝人

中秋佳節濟南味何處尋,咱去找手藝人

中秋佳節濟南味何處尋,咱去找手藝人

舊時,每逢八月十五這天,人們會在案桌上擺好“月光馬兒”來供奉。到了明末時期,有民間的手工藝人用泥土將它立體化做成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便有了兔神泥塑。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寫道:“彩色泥塑兔子,在北京、濟南非常流行。”在濟南,人們稱之為“兔子王”。生動有趣的泉城兔子王,傳承節日風俗,追憶童年時光;憨態可掬的濟南毛猴,濃縮人生百態,盡述老濟南味道;“似畫非畫”的魯繡作品,寄情山水之間,體味魯韻風情……在濟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將民間技藝保留下來,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為濟南增添了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中秋節到來之際,記者特意拜訪了幾名老藝人,

文/片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趙卓琪於泊升

見習記者崔藝凡

打造“泉城兔子王”文化IP

“兔子王”以彈簧連線兔耳,芯為大紅色,模樣憨態可掬,色彩絢麗,有的可以活動,有的則可以吹響。百花洲畔,楊峰正拿著毛筆細細勾勒,在這裡他賦予了“兔子王”新的生命,將濟南特色與“兔子王”完美結合,也讓這門被人遺忘的技藝得以傳承下去。

舊時,每逢八月十五這天,人們會在案桌上擺好“月光馬兒”來供奉。到了明末時期,有民間的手工藝人用泥土將它立體化做成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便有了兔神泥塑。

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寫道:“彩色泥塑兔子,在北京、濟南非常流行。”在濟南,人們稱之為“兔子王”。

“早年間,‘兔子王’是孩子們人手一個的玩具。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製作兔子王的手工藝人為了生計漸漸放棄了傳承,‘兔子王’的製作技藝也逐漸失傳。”楊峰說,他當時聽說以後非常喜歡,但是找了幾年也沒能找到,漸漸地,“兔子王”成了他心中的一個結。

中學時,楊峰開始學習美術,自己做“兔子王”的想法就此萌生。“2002年我開始尋找相關素材,用了約兩年半的時間,終於找到一本參考資料,上面有提到過去的濟南是如何過中秋的,包括‘兔子王’的傳說故事和照片。”也正是這本書,讓楊峰原想比著做一個“兔子王”的心改變了。“書裡說,過去做‘兔子王’,別人家做得再好也不去模仿。”楊峰表示,這是藝德的體現,也改變了他,決定做出自己風格的“兔子王”。

在傳說故事中提到,兔神將仙藥撒入了72泉,因此楊峰就把泉融入其中。“傳統‘兔子王’有特有的臉譜,我受到了傳說故事的啟發,將泉字以篆書的形式畫在了兔子王臉上。”自此第一個“泉城兔子王”便出世了。

從2004年做了第一個“泉城兔子王”到如今,楊峰已數不清做過多少個,但不變的是這17年來堅持傳承民俗藝術的初心。“‘泉城兔子王’是吉祥的象徵,既有中國特色又有濟南的地域特色,是集中國傳統文化與濟南泉水文化於一身的載體,不該從過去的廣為人知變成現在的鮮為人知。”楊峰說,近年來,他陸續走進學校開展公益課堂,推出“泉城兔子王”相關文創產品。“今年我們還與濟南香格里拉大酒店推出了‘泉城兔子王’主題房,結合濟南非遺文化符號,打造‘泉城兔子王’文化IP。”楊峰表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兔子王”、瞭解“兔子王”,他相信“兔子王”一定會一直傳承下去。

小毛猴盡顯濟南味道

圍桌盤坐吃火鍋、西瓜攤前品瓜談天、巷子裡的市井生活……這些惟妙惟肖的場景是用一個個毛猴組成,濃縮人生百態,盡是楊鳳岩心中老濟南的味道。

“我小的時候奶奶在家裡做一些小手工藝品,比如說毛猴,或者是麥秸稈兒做的小動物,還有高粱稈做的蟈蟈籠等等民間工藝,那是我接觸毛猴的源頭。”楊鳳巖是毛猴手藝的非遺傳承人,做毛猴已經三十年了,他也沒想到,兒時奶奶為他做的“小玩具”,讓他邁出了非遺傳承大道的第一步。

做毛猴這麼多年,楊鳳巖並不覺得堅持下來是件很難的事,他把做毛猴當成自己生活中的小樂趣,“其實就是喜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且我越做越覺得毛猴有趣,每當生活中遇到了新鮮事,就用毛猴的形式做出來。”楊鳳巖回憶說。

近年來,為了加強對中國非遺的保護力度,許多非遺傳承人都被邀請進入校園講課,普及非遺知識,體驗非遺樂趣,楊鳳巖就是其中之一。“我每個星期都會去一次槐蔭培新小學,給小學生講課。”雖然已經退休了,但仍有許多學校過來邀請楊鳳巖講解毛猴手藝,“小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他們嘗試做出來的東西也很好。”

看著冉冉升起的新星力量,楊鳳巖很是欣慰,但是他現在還沒有找到滿意的傳承人。“其實有很多人因為喜歡毛猴來找我學習,但是沒有幾天就打退堂鼓了。毛猴雖然看著簡單,但真正學會,並不是件易事。”楊鳳巖表示,他很希望能有人真正沉下心來學習這門藝術,他也將更多的期望放在對毛猴感興趣的孩子身上。

“父親喜歡畫畫,會把一些有趣的場景畫在紙上,我就把這些平面場景改成立體的,用毛猴的形式展現出來。”楊鳳巖說,毛猴更像立體漫畫,展現市井生活,看上去風趣幽默,實際上也有部分具有諷刺意味,它們互相融合。

在楊鳳巖所做的毛猴作品中,傳統內容佔60%,現代的內容佔40%,“毛猴作品傳統的部分指的是傳統場景和用料,但是作品需要符合現代人審美觀,讓現代人理解,才能發展下去。”楊鳳巖在自己的作品中也不斷融入現代元素,除了主題向現代靠攏外,在他的作品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火鍋、鑽戒、口罩等現代的小物件。

“下一步我準備做三個作品:第一個是藥鋪抓藥的情景,第二個是糧店,第三個是老濟南的大觀園。”楊鳳巖告訴記者,毛猴這門非遺手藝他還會繼續堅持下去,他也希望非遺手藝能得到更多人的關注,繼續在現代社會中熠熠生輝。

魯繡明天會更好

“這一股繩從橫斷面分開,分成十六根,每一根細得像頭髮絲。”戎玉蕊手中的《二十四孝圖》已經初具形態,這一幅刺繡,她需要花費半年時間完成,每天一針一線地縫製,看似枯燥平常,裡面卻大有學問。

三十年過去了,想到之前的學習經歷,戎玉蕊還是津津樂道。開始接觸魯繡,還得從戎玉蕊的童年說起,那時候的她看到母親做的魯繡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女孩子嘛,就喜歡一些比較好看的,花紋鮮豔的東西。”從此,她開始跟著母親學習魯繡的針法,本以為小小的孩子會很快放棄,沒想到童年的戎玉蕊對魯繡的愛“一發不可收拾”。步入社會後,她進入了刺繡廠,在這裡,她的手藝得到了系統的提升,進入刺繡廠,她才發現自己之前接觸的工藝都是一些散碎的,而這裡的刺繡堪稱藝術品。

“南方有一位客商第一次見到我的作品後感到驚訝。”說到這,戎玉蕊眼神中流露出了一種自豪,魯繡區別於其他南方刺繡的一點就在於它的傳神,在戎玉蕊的工作站,有三幅大作掛於牆上,從外觀上看,不像穿針引線而來,倒像多種顏料的繪畫作品。“用生絲與頭髮絲混合更加傳神,頭髮絲可以勾勒出非常細緻的鬍鬚。”戎玉蕊邊說邊演示。

作為北方民間刺繡的代表,魯繡博採“蘇、粵、蜀、湘”四大名繡之長,而又獨具一格,針法豐富多變,紋理疏朗清晰,質地堅實渾厚,色彩對比鮮明,注重工藝性與裝飾性。濟南地區的髮絲繡(人發與絲線結合施繡)堪稱魯繡精華。戎玉蕊在魯繡針法上融合了南方的部分手法,集“抽、繡、編、鎖、勒、挑、補、雕”等技法於一體的獨特技藝,繡品風格細膩傳神、淳美堅實、樸中寓秀。

在工作站門後,展臺上擺放了幾個精緻的書籤,這些作品的創作者可不是戎玉蕊,而是她的女兒。與戎玉蕊的童年經歷相同,女兒在很小的時候受到媽媽的薰陶,對傳統魯繡情有獨鍾,大學畢業於工藝美術學院,學習了系統的工美理論,畢業後便與母親一起脫崗在工作站忙碌。

“刺繡很孤獨,一個人在一張布前,一針一線,有時候大作需要兩年才能完成。”魯繡不僅考驗技藝,更考驗人的耐力。儘管如此,戎玉蕊依然對魯繡的傳承充滿信心,“當代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優勢,文化程度高,藝術鑑賞力更強。”我們也期待,魯繡明天會更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