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宅門》山東上演 傳統藝術綻放更大魅力

京劇《大宅門》山東上演 傳統藝術綻放更大魅力

京劇《大宅門》實現了京劇與影視大IP極富創意的聯合,以及對傳統戲劇的傳襲和叛逆,也贏得了臺下觀眾一致認可和叫好——

京劇:綻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講到京劇新編現代戲,總是爭議頗多,褒貶不一。近年來,舞臺上的這類新作品很多,但大部分戲迷對傳統劇目情有獨鍾,並非是他們“食古不化”,說到底還是新編劇裡成功的作品太少。當然,這也不能說明這類題材絕難出彩,關鍵還是得看“新編”的水準是否線上。日前,由北京京劇院創排的京劇《大宅門》在山東省會大劇院亮相。這部凝結著郭寶昌導演70年京劇情緣、集結京劇界老中青三代優秀創作者的劇作,實現了京劇與影視大IP極富創意的聯合,完成了對傳統戲劇的傳襲和叛逆,也贏得了臺下觀眾一致認可和叫好。業內將其視為京劇市場化探索和實踐的一個優秀樣本的同時,也許其更大價值,在於讓人們看到了傳統藝術和現代潮流在劇場交匯、綻放更大魅力的可能。

京劇《大宅門》山東上演 傳統藝術綻放更大魅力

“《大宅門》是做給年輕人看的京劇。我們的表現形式不能臉譜化,要以青年人的視角和姿態,將老幼皆宜的戲曲演繹給各個年齡段的觀眾。”該劇編劇、導演李卓群演出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翻新“神劇”,京劇化演繹有優勢

電視劇《大宅門》無疑是部“神劇”。該劇講述了百年老字號“百草廳”藥鋪的興衰史以及醫藥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怨情仇。該劇歷史眼光、家國情懷兼備,白文氏、白景琦、楊九紅等人物的塑造分外生動,故事精彩紛呈,2001年在央視熱播後,連年在全國各大衛視復播不斷,火遍大江南北。要把這麼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影視作品“京劇化”,不僅意味著要將70多集電視劇濃縮在兩個小時和一方舞臺上,還得把這個經典故事講得既貼合原作,又充滿新意,方能令劇迷和戲迷都滿意。完成這番創作,難度可想而知。李卓群最終把京劇版本的故事主線,鎖定在白家七少爺白景琦和楊九紅的愛情糾葛上,截取了電視劇版裡1906年前後的篇章,講述了濟南府花魁楊九紅因緣結識白景琦,一見鍾情而自贖跟隨,雖直面不公,終難進大宅門的人生慘遇。

“第一稿的故事架構非常宏大,後受郭寶昌老師啟發,決定以從未進過大宅門的楊九紅的視角切入,從宅門外看待大宅門又是另一番風景”,李卓群說,“我一開始不敢把楊九紅寫成女一號,總覺得怎麼也得是二奶奶這般的人物。因此,第一版改編劇本仍舊是部大男主戲,郭寶昌老師看後說這個太平庸了,如果只是想立這麼一個角色,貪大求全的話,就不找你了,也不找年輕的團隊了,希望能夠另闢蹊徑,找一個獨特的視角。他說當時電視劇播完之後有過一個問卷調查,女孩子們大都喜歡白景琦,長輩們則更喜歡二奶奶,而全中國人民都喜歡楊九紅,對她心有憐愛。在傳統的戲曲舞臺上,也有很多經典的出身青樓的女性形象,比如李香君、玉堂春、梁紅玉、杜十娘等,但她們有志氣、有風骨,依舊贏得了大家的喜愛與尊敬。在《大宅門》這個戲裡面,郭寶昌老師分析認為,出身不論低賤或高貴,作為一個藝術形象,楊九紅非常適合搬上舞臺,這也點醒了我們。因此,這部戲的切入點就是白景琦與楊九紅這對年輕人對封建家長制度的反抗。”

這齣戲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改編,而是在原著基礎上進行的京劇化翻新。血肉豐滿的人物設定和複雜掙扎的心理變化,成了京劇《大宅門》著重表現的亮點。而京劇舞臺本就追求在極簡的敘事空間裡展示風雲起落,李卓群又擅長以細膩的藝術語言充盈舞臺、展現激烈矛盾衝突,這些特點交融碰撞,令演出個性突出、鮮明——戲曲舞臺上較為少見的開放式結尾,不刻意雕琢從而達成“俗中見雅,雅俗共賞”的劇本唱詞,結合了電視劇原聲旋律和京劇傳統唱腔板式的音樂……這讓傳統戲曲有了濃郁的現代風格。

“觀眾可以面對面地感受人物的悲歡離合,這是京劇版的最大優勢。”李卓群說,戲曲在舞臺上是一個造夢的過程,很多鏡頭語言裡體現不到的細微表演,也因為京劇演員是跟觀眾面對面去演而體現得更為深刻,演員們透過京劇傳統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使得《大宅門》在戲曲舞臺上比在電視劇鏡頭裡更契合中國最傳統的古典美感。計白當黑,三五個人就是一朝人馬,七八步便是走遍天下,所以這部戲雖然以愛情為切入點,但它的輻射面還是比較廣的。

“神操作”讓人驚掉下巴

為什麼要製作這麼一出新編戲?這其中,有郭寶昌的京劇情結。《大宅門》講的是郭寶昌熟悉的成長經歷和京味兒生活。在創排、巡演過程中,他多次表示,京劇版的創作才是他“內心一直放不下的惦念”,甚至當初寫《大宅門》也不是想拍成電視劇,在他心裡,京劇是《大宅門》的歸宿。

為什麼找“80後”的李卓群改編?還是源於郭寶昌。他看到了李卓群的成名作——小劇場京劇《惜·姣》。那是李卓群團隊2013年推出的“現象級”小劇場作品,以一桌二椅、唱唸做打等傳統京劇手法,突顯流派、延展行當、創新程式,將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奇情段落演繹給現代都市觀眾。劇中閻惜姣全程踩蹺,三寸金蓮妖嬈輕盈,將塵封數十年的旦角表演技巧近距離地重現在京劇舞臺上。這齣戲令郭寶昌眼前一亮,再接連看了李卓群的《碾玉觀音》《春日宴》等作品後,發現這位“80後”女導演的一貫風格便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反叛傳統”,決定把《大宅門》交給李卓群團隊來做。

那時,李卓群出道不久,能有這樣的機會是壓力,也是動力。“如果有聲音說,這麼好的戲劇,怎麼現在的觀眾都不看,我覺得,首先要檢討的是我們,是我們沒有讓他們看到,我們做得還不夠好。”李卓群說。

所以,在創排《大宅門》時,她和她的團隊便從當代年輕人的視角出發,用新的表現形式打破傳統戲曲和年輕觀眾之間的“次元壁”。不僅在劇本、唱腔上有所突破,在演繹呈現上也下了大功夫。比如,該劇邀請了國寶級舞美設計大師藍玲與其女、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張穎共同操刀本劇的服裝造型,參考了大量“清漢女”形象的史實材料,然後又經過戲曲化的處理,結合傳統京劇服飾形制、清末服飾元素和當代審美潮流,呈現出觀眾今天看到的精緻模樣。“所有的服裝都很珍貴,像二奶奶有一套黑色服裝,那是重工手繡,找了蘇杭最好的繡娘來製作,演員當天穿上的時候,明明太陽快落山了,但是我感覺那衣服好像在閃光一樣,手繡和機繡在舞臺燈光之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這也是非遺的魅力。而戲裡白景琦髮量很多,辮子很長,在舞臺上還有很多關於辮子的表演,所以我們用了很多優質的真發,為了這部戲真是不計成本。”李卓群介紹。

京劇《大宅門》還融入了歌舞元素,在京劇音樂基礎上加入崑曲曲牌和電視劇原聲旋律,舞蹈能看到現代芭蕾與探戈的影子,好妹妹樂隊還為京劇《大宅門》創作、推廣戲歌《人間難得有情人》……“京劇的藝術方式與迪士尼的動畫電影有幾分相似,大多故事簡單,但情節和人物十分飽滿,以歌舞作為填充,只要合理、恰當,並無不可。”李卓群認為。

這一系列令人有些“驚掉下巴”的“神操作”,使京劇變“潮”了,甚至火出了圈,首演即贏得讚譽,觀眾好評如潮,重新整理近年來新編戲曲首演票房紀錄,觀眾中年輕人所佔的比重高達75%。團隊還曾做過統計調查,竟然還有三分之一是“非粉絲群體”,其中甚至包含了從好妹妹樂隊歌曲中瞭解進而買票看戲的觀眾。“90後、00後的審美視角值得被重視,他們可以成為傳統藝術的主力消費人群。而且,戲曲有‘三度創作’之說。一度創作是劇本,二度創作是表演和舞臺創作,三度創作便由觀眾完成。我希望年輕觀眾可以更多參與三度創作,形成自己的獨特認識和體驗,促進《大宅門》常演常新。”李卓群說。

“先找到,再買票,坐得住,回得來”

傳統文化、高雅藝術就不需要市場運作了嗎?當然不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文化消費日益多元的今天,京劇放下孤芳自賞的“身段”,去作推介營銷,已經成為十分必要的工作。京劇《大宅門》票房喜人,便是得益於其市場先導和運營先導的創作模式。該劇的製作是在進行了大量市場調研以及前期鋪墊後的一次“量體裁衣”,擁有準確的市場定位和演出運營目標。他們就是要做一出“演給年輕人看的戲”。

這類探索,在李卓群近年來打造小劇場戲曲時,正不斷深入開展。“現代年輕人的市場,並不是想象中那麼樂觀,很多人聽到京劇兩個字,就是拒絕,難道真的是京劇不好看?京劇沒有價值嗎?為戲曲贏得更廣泛的觀眾群體,是我們發展小劇場戲曲的初心。‘廣’是小劇場戲曲的‘因’,也是我們期望的‘果’。怎樣擁有更‘廣’的觀眾群體?就像我常說的那12個字——先找到,再買票,坐得住,回得來。如果想要實現這個良性迴圈,就要正視推廣的必要性。不僅僅是體現在多賣票上,推廣應該是從創作初期階段就開始考量:哪裡有觀眾鼓掌的點,哪裡有與眾不同的賣點,哪位演員能夠勝任,哪一段可以做成音訊,哪一幀可以做成海報等等。這些所有的點構成了推廣的各個因素,只有這些閃光點全部集合在一起,像許多隻螢火蟲裝在一個大袋子裡,才能發出明燈一樣的光芒。”

但創新也不是悶著頭一直向前衝,如何在傳承守正和創新發展中,尋找合適的平衡,考驗著從業者的智慧。“如果偏傳統,把創新的步子放慢,在觀眾看來,是不進則退;但如果創新過多,往前走得太快,忽視傳統戲劇傳承的話,大家就會覺得太激進了,忘掉了老祖宗,忘掉了根。所以‘度’很重要,得拿捏!包括像我這樣年輕的創作者,需要尋找一箇中間點。以小劇場京劇為例,做傳統藝術要求創作者美學根基比傳統更深刻,又要求視野、包裝、宣傳和切入點比時尚更時尚,在這個層面上,滿足現代觀眾的觀演需求就成了一個很大的挑戰。”李卓群告訴記者,團隊還透過看美劇、韓劇,從情感濃度、敘事節奏等方面尋找符合年輕人和現代社會的節奏。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抖音、B站等影片平臺為京劇等戲曲的發展打開了一扇窗,成為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的一把鑰匙,不少京劇人、戲劇人化身為網紅,向人們展示京劇等戲劇藝術,其中上戲416女團憑藉著京劇戲腔翻唱古風歌曲的短影片使京劇成功破圈,並連續登上抖音熱榜和微博熱搜。對這種“短評快”的宣傳,李卓群大力點贊:“戲曲沉澱了這麼多傳統的、美學的、文化的精華,詩歌樂舞融為一體,走到今天。既然國人能夠接受音樂劇舶來品,能夠接受電影、電視、英劇、韓劇、美劇、泰劇,我相信他們一定也會接受、認同、熱愛骨子裡老祖先的文化,只是有些人還沒有看到,還沒有靜下來。有些人在新媒體上站出來,用京劇人、戲曲人的身份被大家看到,可以向人們展示更多戲曲之美,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正向的流量,讓大家去關注更多的戲曲文化,瞭解真正的戲曲,這樣的一種推廣模式是非常具有時代感的。” (大眾日報記者 田可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