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微塾】 填詞抒情手法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

【詩詞微塾】 填詞抒情手法

詩詞微塾

填詞抒情手法

填詞抒情手法最常用的無怪乎四種:1、直抒胸臆2、借景抒情3、敘事抒情4、借史抒情。

(1)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率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含任何隱晦。在詞中這種抒情方式是比較常見的,適合於各個階層段學詞的人。這類詞也比較多,一般詞中分三種情況:

一是先寫景或敘事等,再抒發感情。

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上闋詠赤壁,下闋懷周瑜,並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以自身作結就是直抒胸臆)。作者弔古傷懷,想古代豪傑,借古傳頌之英雄業績,思自己歷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業,壯志難酬,詞作最後直接抒發了他內心憂憤的情懷。

又如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然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周邦彥《風流子》“新綠小池塘,風簾動、碎影舞斜陽。羨金屋去來,舊時巢燕;土花繚繞,前度莓牆。繡閣裡、鳳幃深幾許?聽得理絲簧。欲說又休,慮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轉清商。遙知新妝了,開朱戶、應自待月西廂。最苦夢魂,今宵不到伊行。問甚時卻與,佳音密耗,寄將秦鏡,偷換韓香?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中的“天便教人,霎時廝見何妨!”;等等都是很直接抒情,毫不掩飾。

然而在寫作上我們可以看出抒情大都是在寫景敘事等的基礎上的(先寫景或敘事等,再抒發感情)。

直抒胸臆的第二種就是全詞都在抒情。

比如秋風的《菩薩蠻。傷往事》“愁思點點花飛絮,揚州一夢終難續。八月盼相逢,豈知情更濃。初秋才一聚,九月徒相遇。莫怨我心痴,斷腸君不知?”;

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第三種就是,邊寫景邊抒情。

比如秋風的《空鎖樓臺3。蝶舞成殤》(略)

又如宋代謝懋的《風流子》“少年多行樂,方豪健、何處不嬉遊。記情逐豔波,暖香斜徑,醉搖鞭影,撲絮青樓。難忘是,笑歌偏婉娩,鄉號得溫柔。嬌雨娛雲,旋寬衣帶,剩風殘月,都在眉頭。一成憔悴損,人驚怪,空自引鏡堪羞。誰念短封難託,徵雁虛浮。念夜寒燈火,懶尋前夢,滿窗風雨,供斷閒愁。情到不堪言處,卻悔風流。”

(2)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包括情景交融與融情入景兩種。

王國維說:“文學中有二元質焉:曰情,曰景。”所謂“情”指“感情”“情緒”“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觀的內蘊實質,是作品主旨;而“景”則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見的“人、事、物、景”所構成的社會生活圖景,它是一種客觀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對生活的再觀體,是承載主旨的形象”。

所謂“情景交融”,即情語與景語融為一體,或隨景賦情,情隨景生;或移情於景,景中見情;或物我情融,主客一體。情景交融的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

比如溫庭筠的《夢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幹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一個女子,清早梳妝打扮,倚靠欄杆,眺望江面,期待著愛人的帆船歸來。然而從早晨盼到日暮。千帆過盡,始終不見愛人蹤影,因而“腸斷白蘋洲。“過盡幹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便是寫景抒情,生動含蓄地刻劃出了思婦對愛人刻骨銘心的思念之情。傳統情景交融手法中,“景語”的表達無論簡略或細緻,無論是撒點式的渲染還是畫面式的鋪寫,都繪形繪色繪聲,力求具體清晰。

所謂“融情入景”,乃指將詩人的主觀情感(包括情緒或意念)完全融化在景物描寫之中,或隱藏在景物描寫的背後,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上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融情入景”是唐代近體詩創作使用最普遍的手法之一,採用此手法的詩作比比皆是。

比如上面李清照的《聲聲慢》(詞略)。一位國破家亡羈留異鄉的女詞人那難以言說的痛苦和無邊的愁緒,梧桐細雨,憔悴黃花,疾風過雁寂寞黃昏,所有這些景語無一不是詩人主觀情感的註腳。一字一淚,字字血淚,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融情入景的詩作往往將抽象的情感透過想象和聯想,轉化成或寄寓在具體的景物景象描寫之中。如《山居秋暝》一詩的頷聯、頸聯寫景的句子就寄寓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之情。由於融情入景手法對詩作的意向和主旨不做直接的揭示,而是隱蔽在作品的深處,因而使作品更加含蓄、深沉,讓讀者在尋思求索中玩味無窮,獲得豐富深遠的審美享受。

《山居秋暝》是王維的代表作,首聯寫雨後空山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清新,又是初秋傍晚,給整首詩勾勒了一個宏大的背景。頷聯皓月當空、青松如蓋、石上清泉、熠熠生輝,雖是描摹自然卻處處有作者的人格體現。頸聯“竹喧”、“蓮動”、“浣女(歸)”、“漁舟(下)”,以動襯靜,以喧襯幽,表現詩人對幽靜純樸生活的嚮往。尾聯委婉地道出詩人遠離官場、潔身自好、寄情山水的願望。詩人僅用淡淡的幾筆就勾畫了一幅雨後山村的晚景圖,清新、寧靜而又洋溢著和平安樂的氣氛,猶如世外桃源一般,正是蘇軾所贊“詩中有畫。

“融情入景”手法與傳統的“情景交融”手法無論在抒情方式還是審美效果上均有明顯不同。前者抒情更含蓄蘊藉,涵蓋的資訊量更大,拓展了詩意的廣度和深度,不僅如此,而且在審美上還產生了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

(3)敘事抒情

所謂“敘事抒情”就是透過敘述所發生過的事情,然後抒發作者的“感慨”。

敘事抒情在詞中比較常見,一般都是對往事的回憶,大多是“閨怨”,有的是對“人生”“懷古”的敘述。敘事內容一般構成詞的主體內容。敘事抒情在詞中一般分為兩種型別。

一是全詞都為敘述抒情。

比如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一首敘事抒情的壯詞,敘述出當時密州出獵的壯觀場面和作者那種老當益壯的英雄氣概。

二是,在詞中插敘抒情。

比如秋風的《空鎖樓臺江山美》上片中內容“猶記稼軒當年,仗劍天涯走,亡魂厲鬼,都化塵雲。意昂昂登高作賦,神筆勾韻,氣宇凡間。男兒志、忠君報國,造福百姓。可憐英雄難酬志,空留一身心病。枉負凌雲!壯士憶晚年,國破山河,徒留空恨。”是對辛棄疾事蹟簡述;

《空鎖樓臺蝶舞成殤》下片內容中“憶千年往事,數揚州、一夜風流。簫聲玉舞燈花夜,風淑月懶,綠肥紅羞。醉裡尋花問柳,顛鸞倒鳳,雲雨巫山,愛恨糾纏不休。”是對夢裡千年往事的敘述。插敘抒情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所敘述的事情是為全詞整體服務的,敘述之事要於全詞內容有聯絡。

4、借史抒情

借史抒情在詞中就是一般的透過對過去歷史的“人,事,物”再現,來抒發作者心裡的感情,主要表現為“懷古傷今”“借古諷今”。

比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豪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作者透過把奔騰的長江,青翠的山峰以及綵船白鷺這些美麗的景象與金陵的衰敗的歷史作比較,使其想起了往日的情景,亡國的苦恨,六朝故都的奢華與迤邐都隨著流水化為烏有。透過對六朝歷史教訓的認識,表達了他對北宋社會現實的不滿,透露出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寓意著作者對歷史的興嘆與惋惜。

又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作者目睹如今的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而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作者借陳後主之詩,鞭笞權貴的荒淫,深刻犀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這首詩於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現了晚唐的時代氣氛,使人從陳後主的荒淫亡國聯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

本文轉載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向下滑動檢視詳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