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楚辭、漢樂府和蘭亭序,文學與繪畫作品中“竹”的尷尬命運

“籊

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在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已經出現對“竹”的描述。這句詩就出自《詩經。衛風。竹竿》。

一位遠嫁他鄉的衛國姑娘,回憶起和夥伴們一起用細長的竹竿在淇水垂釣的快樂時光,開始思念自己兄弟父母。

籊籊,是又長又細的樣子,“籊籊竹竿”,便是這位衛國姑娘回憶起家鄉的第一印象,也是詩人給我們的第一個特寫鏡頭。

但是,在此後的詩意中,卻再也見不到這件道具了。

《詩經》中,另一首《小雅。斯干》,也出現過竹的身影,其中開頭便提到“如竹苞矣,如松茂矣。”這其中苞,是生長茂盛的意思,這是一首為祝賀周朝貴族宮室落成的賀辭,此後人們也借句詩意,來祝賀新房子建成,於是就有了竹苞松茂這個成語。

雖然也算是出過幾次鏡,但在先秦的中國文學史中,竹,卻一直未能擺脫自己打醬油的角色。

生活在瀟湘洞庭一代的楚國人屈原,應該是見過不少的竹。

在洞庭君山東側的湘妃廟中,供奉著湘妃,她們是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傳說舜登帝位後三十九年,南遊時崩於蒼梧之野。娥皇與女英二妃聞訊,追至洞庭君山,撫竹痛哭,淚灑竹林,竹節上留下了她們的斑斑淚痕,因此有了“湘妃竹”。

這個傳聞在屈原的時代,應該還未盛行。在屈原的代表作《離騷》中,有關“蘭”的描繪,多達10多次,但卻一次也沒有提到過竹。

在屈原的九歌中的《湘夫人》中,以蘭為代表出場的多種植物裡,居然也是沒有竹的身影。

倒是,在九歌中的《山鬼》裡破了例,屈原賞了竹一個機會,讓它扮演了一次背景,這首詩中的主角:一位山神,吐槽自己的環境和命運:“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

意思是:我常年生活在幽深的竹林裡不見天日,道路艱險,獨行來遲。

詩經、楚辭、漢樂府和蘭亭序,文學與繪畫作品中“竹”的尷尬命運

張渥《九歌圖》區域性 元代 上海博物館藏

在屈原之後大約五個世紀,作於東漢後期的《古詩十九首》中,詩人們終於再次給了竹,一個正面的特寫。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ē)。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pō)。

這首漢代的五言古詩——《冉冉孤生竹》,借一位女子之口,將自己比喻為荒野中孤獨生長的竹,希望早日找到可倚靠的伴侶,抒發自己的哀怨之情。

我們所關注的竹,這回兒算是爭了一口氣。此後的文學家和藝術家們,雖然將竹納入社會審美範疇,但並未賦予其獨立的美學地位。

又過了一百多年後,東晉的王羲之,在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農曆三月三日,與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這就是中國文學史、書法史上最為著名的次蘭亭雅集。

王羲之為這次雅集所撰寫的《蘭亭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在這篇序言開始部分,王羲之介紹了這次修褉的時間、環境和人員。其中兩次提到了“竹”,其一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其二是“絲竹管絃”,他並未有意識地,將“竹”從整體環境中給與特殊關照,而對於由“竹”所製造的樂器——絲竹管絃,也僅僅強調了其實用、功能性的價值。

在王羲之的眼中,竹,依然沒有擺脫充當藝術作品中舞臺背景的尷尬角色。

在上一集內容中,我們為大家分析了從王羲之的時代開始,一直到到隋唐時期,中國社會在文化思想層面上的幾個特點。

對應於繪畫創作,也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是外地佛教傳入,本土玄學興盛,最終將外來的繪畫形式與本土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道釋人物繪畫;

其次是中國的山水畫,逐漸從其他畫種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流行的畫科,逐漸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山水”審美觀。

賦予山水畫獨立地位的輿論推動,最早應是東晉時期淨土宗大師慧遠,他比王羲之小30歲左右。慧遠和弟子們一起創造了“山水”這個美學概念,尤其體現在慧遠的弟子宗炳,所著《畫山水序》的一篇文章中,宗炳在文中提出“澄懷觀道,臥以遊之”的觀點,給予後世中國畫家們對於山水的自覺意識,可以說是一篇“有關山水畫的獨立宣言。”

在道釋人物畫、山水畫,大繁榮、大發展的同時,花鳥畫也逐漸成熟。但這一時期畫家們與詩人們一樣,似乎更偏愛芙蓉、牡丹、松石,這些類形象飽滿、渾厚、莊重的物件,對於纖細、有節、蕭疏的竹並沒有足夠的關注。

從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限畫跡來看,不僅是墨竹,甚至就連勾勒設色的竹也甚少。

繪畫作品中的竹,與文學作品中的竹命運類似,長期隱藏在各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的背景中,默默無聞地扮演著可有可無的跑龍套的角色。

那時畫家們所描繪的竹,目的是為一些人物、道釋題材增添背景。按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朱景玄的《唐朝名畫錄》中等記載,從魏晉到盛唐,所流行的道釋人物題材中,常繪有竹作為背景。比如唐人周昉曾在西京勝光寺,塔東南院上,畫水月觀自在菩薩、掩障菩薩、圓光及竹。

雖然很少獨立出現,但竹也未被徹底冷落,它往往與其他題材混搭組合,常見的有“雀竹、竹雞、花竹、鶴竹、竹樹、竹木、竹石”等等。

直到南北朝之際,畫史中才首次記載了兩幅以竹作為創作主題的畫作。

張彥遠在對南朝宋武帝時期的畫家,顧景秀的記載中,首次提到了這樣兩幅作品——《王獻之竹圖》、《樹相雜竹懷香圖》。雖然其畫作內容和風格我們無從知曉,但可以大致感受到,中國畫家們對“竹”這一題材的關照,應從南北朝時期,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開始。

顧景秀的生卒年不詳,他曾供奉於南朝宋武帝至宋孝武帝時期,也即是公元420—464年。顧的活動時間應早於,當時另一位更為有名的畫家陸探微,陸大約卒於公元485年。

同樣作為南朝宋時期的宮廷畫家,陸探微的名聲要響亮得多。

陸探微在中國繪畫史上,有幾項值得一說的成就,其一是,由他開始正式以書法的筆法入畫。他學習張芝創立草書之法,創一筆畫,據說所繪物像連綿不絕。另外比他晚一輩的南朝人謝赫(約479年—502年)在 《古畫品錄》中提出“六法”標準,成為後人品評畫技的標準,謝赫認為此前的畫家中,只有陸探微和衛協兩位畫家的作品同時具備六法,將其列為第一品第一位,可見對其之推崇。

唐人張彥遠時代,應還可見到陸探微的畫作,他記載了其60多幅畫作,大多數內容是為當時王侯將相們所作的畫像。其中只有一幅帶有“竹”——《孝武功臣竹林像》——由畫名揣測,其中的人物背景或為竹林,但也不排除“竹林”所蘊含的宗教隱喻——指代佛祖修行之地,而不是具體的竹林。

除上述這些零星的記載,在陸探微、顧景秀們活動的南朝時期,畫史上幾乎再也找不到有關“竹”的更多記載了。

不過,您也許想到了,在王羲之、慧遠、陸探微、顧景秀、謝赫這些大神們之前,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不是還有我們所熟知的“竹林七賢”嗎?據說他們曾在當時的山陽縣的竹林之下喝酒縱歌。

然而,在距離竹林七賢時代最近、由南朝藝術家留下的影象中,卻看不到有關竹的身影。有關詳情,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為“午後品味”與“船長讀畫”聯合出品的中國美術史系列語音類節目,歡迎收聽。

本集附錄:

《詩經。衛風。竹竿》

籊籊竹竿,以釣於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淇水滺滺,檜楫松舟。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

兔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高節,賤妾亦何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