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昨夜,燈下品讀明代文學家鍾惺《浣花溪記》:“出成都南門,左為萬里橋。西折纖秀長曲,所見如連環、如玦(jué)、如帶、如規、如鉤,色如鑑、如琅玕(gān)、如綠沉瓜,窈然深碧、瀠(yíng)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後浣花有專名,則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浣花溪記》以簡潔清秀的筆調寫出了浣花溪所經過的自然風景、名勝古蹟,而後又大發感想,對唐代詩人杜甫在窮愁中猶能擇勝境而居的安詳胸懷錶示讚賞。此文融寫景、記敘、抒情為一體,多用比喻,寓意深遠,從而也體現了作者抒寫性靈、幽深孤峭的文風。

恰巧居住的地方距離浣花溪公園不遠,週末相約幾個詩友乘興前往,親聞浣花溪綠意盎然的“詩意美景”,感受一下浣花溪的自然魅力以及領略其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浣花溪公園是浣花溪歷史文化風景區的核心區域,佔地面積約450畝左右,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與大自然渾然一起,是古代文化傳承地,也是成都最大的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

浣花溪因為唐代詩人杜甫而聞名,杜詩中的浣花溪已成為千古絕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這裡曾經流傳著一個浣花夫人的故事: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邊一個農家的女兒,她年輕的時候,有一天在溪畔洗衣,突遇一個遍體生瘡的過路僧人,不慎跌進溝渠裡,這個僧人脫下沾滿了汙泥的袈裟,請求替他洗淨。浣花姑娘欣然應允。當她在溪中洗滌僧袍的時候,卻隨手漂浮起朵朵蓮花來,霎(shà)時遍溪蓮花泛於水面,浣花溪因此聞名於世。

浣花溪公園以杜甫草堂的歷史文化內涵為背景,地域人文山水交融,花草樹木綠陰蔽日,運用現代園林和建築設計的前沿佈局,浣花溪和幹河兩條河流蜿蜒穿園而過,以質樸大方融入自然雅緻的景觀和建築凸現川西文化醇厚的歷史底蘊,演繹了杜甫濃郁的詩意韻味,是一座集自然景觀、城市文化、古典園林和現代建築藝術相結合的城市公園。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走進園內,在梧桐樹掩映之下的林蔭大道,左右兩旁均是成都有名的園子。左側是聞名遐邇的杜甫草堂,紅色花牆蜿蜒前行,翠綠竹林疏疏朗朗,從花牆上伸出來,從牆頭越出來,此時春意漸濃,清風徐來,枝葉搖曳生姿發出沙沙的聲音,更襯托出了一方書香靜謐的淨土。右側是不久落成的“草堂之春”別墅小區,倚靠著流水纏綿、碧綠清澈的浣花溪而建,鐵柵欄鑄花被金銀花藤蔓纏繞,所有建築淺灰配色低調得體,烏木配置的房簷、柱子和窗欞勾畫出雅緻的輪廓,落地玻璃鑲嵌在雕花的長窗上,顯得更加清透乾淨。

抬眼望去,銀杏樹枝葉茂盛、樟樹林挺拔婆娑,周邊沒見大片的綠地草坪,只有錯落有致、濃淡相宜的鮮花爭相開放,四季常青的黃楊被修剪成不同的形狀,種植的杜鵑嬌羞嫵媚風情萬種,白色卵石鋪就的溪岸與碧綠的溪水相映成趣,襯托著岸上精緻禪意的園藝小品。

浣花溪公園由萬樹山、滄浪湖和白鷺洲三大景點組成。

萬樹山位於公園西南部,以一座人造山為主,錦水繞行其間,山體形態變化豐富。周圍青草依舊,綠意盎然,分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陽光草坪和花卉相襯,營造出“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綠竹通幽徑,青蘿拂行衣。”的意境。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杜甫千詩碑主要為杜甫詩作書法石刻碑廊、春夜喜雨園、杜甫詩作摘句造景等景觀,以“詩聖廣場”作為起點和標誌,以杜甫人生為線索,重點展示杜甫的遊學壯歌、長安沉吟、流寓秦州、夔(kuí)門抒懷、草堂歲月、洞庭餘響六段人生階段,以摩崖石刻、書法碑廊等形式展示當代書法名家和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

走進通幽竹徑,竹林茂密寧靜,只見唐代詩人王維獨坐撫琴,神韻悠然。正如所作《竹裡館》:“獨坐幽篁(huáng)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短短的二十個字,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有實有虛,對立統一,相映成趣,是詩人生活態度以及作品特點的絕佳表述。

滄浪湖位於公園東側,水面面積約3萬平方米,由淺灘、溪流、小島和一座位於島上的景觀建築“浣花居”組成,營造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境界。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滄浪湖是公園中最大的人工湖,平靜湖面倒影著碧綠的樹木,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呈現出一幅山水相映成趣秀美的靈動畫卷。

陽光明媚,微風和煦。滄浪湖最吸引人的看點,就是前來湖邊享受大自然賜予的醉美春意的遊人很多,偶遇幾個身著漢服的小姑娘如蝶飛舞飄然而至,穿梭在花榭亭廊之間,或停留在潺潺的溪水旁。溼地上那一群悠閒漫步的白鷺,或低頭覓食,或引吭高歌……這時,情不自禁想起了杜甫的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鷺洲浣花溪的另一大看點,唐代李白的詩句:“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解讀了白鷺洲如夢如幻完美結合的美景,這裡是白鷺棲息漫步的地方。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唐代詩人白居易《白鷺》曾寫道:“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白鷺等野生鳥類生性膽小,一般情況下都會遠離人群。極目望去,陸續飛來的白鷺,成群的棲息在岸邊的溼地上,或者用長長的嘴巴梳理潔白的羽毛,或者在水裡嬉戲找尋著什麼,或者安詳地站在石巖上眺望著遠方,或者挨著水面盤旋低飛,或者舞動著翅膀展示著綽約的身姿。望著它們,遊人們一時忘記了自己在哪裡,這真是如夢似幻唯美的視覺。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浣花溪公園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到處充滿著優雅濃郁的詩意。長約388餘米的詩歌大道莊嚴肅穆,左右兩旁的松柏樹叢裡,25位歷代著名詩人的雕像栩栩如生,無處不在彰顯著中國古今詩歌文化的厚重。詩歌大道不僅是詩歌文化中心的入口,也是展示中國詩歌發展史的長廊。沿著詩歌大道一路向著前方走去,“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等等千古流傳的美文佳句,都在腳下的大理石地面上鐫刻著。

屈原、李白、杜甫三位中國最偉大的愛國詩人更像一塊豐碑,佇立在詩歌大道的盡頭。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詩歌大道的側方,有一條新詩小徑,或立詩碑,或鋪詩磚,充分展示著現代當代詩人流傳的佳作,分為生命詩篇、愛情詩篇、故鄉詩篇等幾個板塊,鐫刻著聞一多、艾青、冰心、徐志摩、舒婷、海子等近現代詩人的詩歌。一路走來,一路讀來,讓人感到詩歌看似離我們很近,但卻很遠,詩文詩情,詩作詩意,徜徉在遠方亦在近處。

附近還有一個小小的詩歌廣場,周圍是“遊人詩牆”。兩邊的牆上分別寫著“境由心生”“坐觀雲起”,詩歌愛好者或者慕名而來的遊人,可按照程式將自己所創作的詩歌永久地保留在牆上;也可見來者,或以水作墨、以地為紙,或左右運筆、揮毫自如,或遇見大家風範觸景生情有感而吟書寫詩歌。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欣然踏上小橋,耳邊仍有詩歌的餘音猶存,俯瞰橋下浣花溪裡成千上萬條魚兒自由地遊弋,嬉戲、覓食,這就是“浣花觀魚”之景點。行到此處購買一些魚食,走在七里香寬敞的長廊,或站立在欄杆前,或搬過一個竹凳,悠閒自在餵食著上下湧動的魚兒,此時此景,真讓遊人以及孩童興奮不已,流連忘返。

暖春四月,花香四溢。浣花溪公園百年的古桂、香樟、馬褂木、銀杏等樹木可謂枝繁葉茂翠綠欲滴。只見海棠樹花蕾嫣紅鮮潤豐腴,枝條橫展樹姿婆娑,花朵三五成簇,花粉紅、硃紅或白色,先於葉或與葉競相開放。

行走丨春滿浣花溪

昨夜恰逢細雨拂過,正如杜甫的詩歌《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在本公眾號釋出的作品,同時會在騰訊內容開放平臺【企鵝號】、【360圖書館】等主流平臺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前往關注並收閱!

旅途上的故事,請告訴我們;

有喜歡的文字,請分享到朋友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