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頤與朱熹的人文字宙觀

程頤體現字宙的能力內在地蘊含於人心的知覺之中,此一觀念在程顥(1032一1085)的整體人文觀中有生動的描述:

醫書言手足痿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已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氣已不貫,皆不天人相感相應,人類同源同宗,人類社群與自然和諧一致,這一主題在程顥關於“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的定義中得到圓滿的實現。

在程顥看來,天理普遍地存在於萬物和人的本性之中,這使人心能夠在誠敬的狀態中得到淨化。從宗教的觀點來看,精神自我轉化的中心位置更為提升,仁被定義為憐憫以及字宙聯絡的觀念,在儒家思想的後續發展中更為動人心絃和系統化。程頤(1033一1107)步其兄之後塵,他的名言是:“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由於格外強調“格物“,他開始懷疑其兄程顥獨獨重視“心”在儒家修己的內在澄明之恰當性。因此,程顥提出的心學和程頤提出的理學成為宋代儒學中兩個具有明顯區別的思想型別。

朱熹(1130一1200)顯然追隨程頤的理學而暗自反對程顥的心學,他註釋和傳佈儒家之道的模式界定了儒學在未來數百年中的面貌,其影響不僅限於中國,而且擴及朝鮮和日本。如果像很多學者所認為的那樣,儒學象徵東亞精神的獨特形式,那麼他們所說的儒學,其形式便是由朱熹所建構的。朱子實際上重新建構了儒學傳統,賦予它新的意義、新的結構和新的文字。透過精心的選擇和系統的解釋,他發展出一種新的儒學。其學派在西方被稱為新儒學,但是在現代中國通常稱之為理學。

在此,有必要提一下典籍註釋的問題。五經從漢代以來一直是儒家教育的神聖經典,《禮記》的兩個篇章《大學》和《中庸》,經常被當作獨立的論文來加以誦習。它們與《論語》和《孟子》早在朱子出世的幾百年間就已經被視為儒家教育的核心教材了。但是,為它們排出《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特殊次序,且綜合整理它們的註釋,並以內涵一致的人文觀點詮釋它們,把它們稱為“四書“,卻是朱子的貢獻。透過把“四書”置於“五經“之上,朱子從根本上重建了儒家經典傳統的優先順字。從14世紀以來,四書在傳統中國的蒙學教育和科舉考試中一直是主要的文字。因此,它們對中國人的生活和思想在後來的六百年所發生的影響要比其他經典大得多。

作為儒道的闡釋者和傳承者,朱熹認同於宋初諸子,他們是他的精神導師和聖學的實際傳載者,也都屬於孑L孟的道統。朱熹的觀點主要奠基在他們的哲學洞見上,其觀點後來被東亞各國的政府廣泛地接受。周敦頤、張載和程氏兄弟都是朱熹大力標舉的文化英雄。邵雍和司馬光最初也在此一尊者的行列之中,但是朱熹顯然改變了想法,也許是因為邵雍過分迷戀形上學的臆測,而司馬光並沒有擺脫歷史事實的緣故。

程頤與朱熹的人文字宙觀

到了朱熹的時代,北宋諸儒的修己觀念,透過太極、理、氣、性、心、仁這幾個意義含混卻極富成果的概念表現出自己的特點來。朱子認為,“格物”過程就是以心去探知事物根本之理的嚴格訓誡,如此氣才能夠化育,仁(作為性與太極的顯現)才能夠實現。因此,他提出雙重的學習法:涵養誠敬之心和求致廣博之知。道德與智慧的結合使他的教學成為一種無所不包的人文教育。讀書、靜坐、踐禮、鍛鍊身形、書法、算術和經驗觀察等等,都是他教學課程的內容。朱熹在今天的江西重建白鹿洞書院,使它成為那個時代的知識中心,並且為後來東亞所有的學校提供了教學正規化。

朱熹著名的《仁說》優雅地表達出他的人文字宙觀:

蓋天地之心,其德有四,日元亨利貞,而元無不統;其執行焉,則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氣無所不通。故人之為心,其德亦有四,日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其發用焉,則為愛恭宜別之情,而惻隱之心無所不貫。

蓋仁之為道,乃夭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耒發而此體已具,情之既發而其用不窮,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門之教所以必使學者汲汲於求仁也。

朱熹及其所認定的精神導師們相信,學以成人不僅關乎人類實踐,而且涉及宇宙事務。確實,除非我們超越以人類為中心的困境,否則我們絕不能體認仁的真實意義。

朱熹被認為是中國宋代最傑出的儒學家,但是他把修己解釋為領悟儒道的必要方式,卻遭到同時代學者陸象山(1139一H92)的嚴峻挑戰。陸象山聲稱經由閱讀《孟子》,他才領略到儒家教導的真智慧。他批評朱熹的格物理論支離破碎,是無效的經驗主義。陸象山主張迴歸孟子的道德理想主義,他堅持認為“立乎其大“是自我實現的首要前提條件。在他看來,心學作為自知的探求,提供了格物採取其恰當意義的基礎。公元H75年,在著名的鵝湖寺相會時,陸象山與朱子面對面地進行論辯,這使他更加確信朱熹的儒學格局不同於孟子。雖然陸象山的挑戰一度佔下風,但他的心學後來在中國的明代(1368一1644)和日本的德川幕府時代(1600一1867)卻成為思想的主流。

陸象山堅持整體的“人文字宙觀”,這種字宙觀的顯著特徵是穿越時空界限,在我們的自我理解中形成與宇宙渾然一體的直觀感: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東

南西北海,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陸象山明確宣稱“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這似乎是浪漫主義的態度,隨意地說出了渾然與宇宙同體的道理。

然而,在這個表面上似乎很理想主義的信念中,隱含著一個道德的命令:

此理在宇宙間,未嘗有所隱遁。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者,順此理而無私焉耳。人與天地並立為三極,安得自私而不順此理哉。孟子曰,先立乎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人惟不立乎大者,故為小者所奪。以叛乎此理,而與天地不相似。

因此,陸象山堅信“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字宙“他再一次重申張載的信念:我們蒙受天地之恩惠而居於字宙的“中心位置”,我們應當克服我們的偏私,使我們成為這個家園中值得尊敬的成員。

文章來源於網路,

如涉及版權請留言告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