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人們對於美

對於色彩的追求從未停息

在遠古歲月

我們的祖先就發現植物可染色

經久不褪

“植物染”

顧名思義就是

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

給日用品、紡織品等上色

因此又稱草木染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針扎藍染後形成的有序圖案。

《詩經》有云:

“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

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季更替,古代先人順應自然

把對生命的理解、自然的敬畏

寄託於草木織染之中

期盼在時光裡留下永恆的印記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各種工藝手法做出的藍染作品。

在陽江

也有這麼一位

執著於古樸的“美”

從事植物染的人——張姿湲

她是汕頭人

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

夫妻倆從一個濱海城市

來到另一個海濱城市

並紮根在了陽江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晾曬各色的植物染絲巾。

2018年暑假回老家的時候,張姿湲機緣巧合參加了一場千人扎染藝術體驗,瞬間就被這門傳統手藝迷上了。她想起大學讀美術設計的時候,曾看過中央電視臺一期介紹雲南大理白族草木扎染的節目,

這時才發現深埋在心底多年的美學追求種子早已悄悄發芽。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在白布上畫圖準備針扎。

把植物染在布上

穿在身上是什麼感覺?

為了這個答案

張姿湲奔赴1650公里

到大理蒼山拜師學藝

蒼山腳下的白族染布村偏安一隅,

街頭巷尾填滿了清白之色,

家家有染缸,戶戶出扎染。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衣服藍染後的成品。

在大理這個風花雪月之地

張姿湲卻心無旁騖每天

和老奶奶們在門前穿針走線

學習扎染技術

一呆就是一個月

連帶團的導遊們都認識了她

紛紛說別的遊客都是來看風景的

她卻是來學真功夫的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沿著畫好的圖案進行針扎。

一塊白織布

從無色、至淺、至深

取之於藍,而青勝於藍

繪圖,製圖,扎花

染色,再染色,拆線……

前後16道工序

一塊布

究竟值得多少時間去等待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從前慢

慢到染一匹布需要一至兩個月

一塊布是白族人在慢時光中的堅守

自己的堅守又是什麼呢?

在大理,張姿湲瞭解到了

靛藍染色手法的全過程

也堅定了自己要把植物染

作為終身職業的信念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針扎的各種工具。

回到陽江,

張姿湲就在自家小院子裡

開了一個植物染工作坊。

在張姿湲的染坊裡,

有著三四口大小不一的染缸。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將絲巾放在染缸上色。

“每個染缸都像是我的孩子。”

介紹到染缸的時候,

張姿湲說這些大大小小、

顏色不一、出生時間不同的“孩子”

有著各自的脾氣,

有的缸怕溫度變化太大,

有的缸需要“喝”點酒養著,

有的缸睡著了,

等待它“醒來”的時間總是比別的長。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槐米煮水形成的黃色染液。

“從事植物染,用的是天然植物的根、莖、花、葉、果實、果皮、乾材等為染料,使麻、葛、絲、皮、毛、棉等天然纖維著色,在這個過程中,感覺四季都在心裡,人也會慢慢變得溫柔。”

植物染的工藝從古至今,手法工藝多有修改,但基本精髓不變。

奔赴千里外學藝,她把這門傳統手藝帶回陽江,太美了!

各種天然植物染料。

從制藍、建缸到染色,將染布投入染缸裡多次浸泡上色,十分考驗耐力和技法。“傳統的東西確實有趣,但和生活的接觸的確是缺少了一些,我一直在努力做研學講座,開興趣班,就是希望讓傳統的東西更加日常化,讓更多的人領悟到大自然返璞歸真般的美感。”這是張姿湲的內心想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