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認為,“自明徐光啟、李之藻等廣譯算學、天文、水利諸書,為歐籍入中國之始,前清學術,頗蒙其影響”。梁任公把以徐光啟(1562—1633)為代表追求“西學”的學術思潮,看作中國近代思想的開端。自徐光啟以降數代學人,立足中華文化,承續學術傳統,致力中西交流,展開文明互鑑,在江南地區開創出海納百川的新局面,也遙遙開啟了上海作為近現代東西交流、學術出版的中心地位。有鑑於此,我們秉承徐光啟的精神遺產,發揚其經世致用、開放交流的學術理念,創設“光啟文庫”。

文庫分光啟隨筆、光啟學術、光啟通識、光啟講壇、光啟讀本、光啟譯叢、光啟口述、光啟青年等系列。文庫致力於構築優秀學術人才集聚的高地、思想自由交流碰撞的平臺,展示當代學術研究的成果,大力引介國外學術精品。如此,我們既可在自身文化中汲取養分,又能以高水準的海外成果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

文庫推重“經世致用”,即注重文化的學術性和實用性,既促進學術價值的彰顯,又推動現實關懷的呈現。文庫以學術為第一要義,所選著作務求思想深刻、視角新穎、學養深厚;同時也注重實用,收錄學術性與普及性皆佳、研究性與教學性兼顧、傳承性與創新性俱備的優秀著作。以此,關注並回應重要時代議題與思想命題,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在與國外學術的交流對話中,努力打造和呈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念、思想文化及話語體系,為夯實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貢獻綿薄之力。

文庫推動“東西交流”,即注重文化的引入與輸出,促進雙向的碰撞與溝通,既借鑑西方文化,也傳播中國聲音,並希冀在交流中催生更絢爛的精神成果。文庫著力收錄西方古今智慧經典和學術前沿成果,推動其在國內的譯介與出版;同時也致力收錄漢語世界優秀專著,促進其影響力的提升,發揮更大的文化效用;此外,還將整理彙編海內外學者具有學術性、思想性的隨筆、講演、訪談等,建構思想操練和精神對話的空間。

我們深知,無論是推動文化的經世致用,還是促進思想的東西交流,本文庫所能貢獻的僅為涓埃之力。但若能成為一脈細流,匯入中華文化發展與復興的時代潮流,便正是秉承光啟精神,不負歷史使命之職。

文庫建立伊始,事務千頭萬緒,未來也任重道遠。本文庫涵蓋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宗教、民俗等諸多人文學科,需要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通力合作。本文庫綜合著、譯、編於一體,也需要多方助力協調。總之,文庫的順利推進絕非僅靠一己之力所能達成,實需相關機構、學者的鼎力襄助。謹此就教於大方之家,並致誠摯謝意。

清代學者阮元曾高度評價徐光啟的貢獻,“自利瑪竇東來,得其天文數學之傳者,光啟為最深。……近今言甄明西學者,必稱光啟”。追慕先賢,知往鑑今,希望透過“光啟文庫”的工作,搭建東西文化會通的堅實平臺,矗起當代中國學術高原的矚目高峰,以學術的方式闡釋中國、理解世界,讓閱讀與思索瀰漫於我們的精神家園。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光啟隨筆

1.

《學術的重和輕》

李劍鳴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作者欲以靈魂而流暢的筆觸表達厚重的學識,力圖在學術的“輕”與“重”之間搭建一座橋樑。書中所談雖多為嚴肅的學術問題,但也可帶來閱讀的輕鬆和愉悅,掩卷之際,或許能對其學術旨趣有會心之感。

2.

《社會的惡與善》

彭小瑜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分四輯,共100篇,主要是結合中外歷史的事例和典故議論社會文化現狀。文字輕鬆,話鋒犀利,有時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作者的溫潤平和。各篇的思路和行文風格大體一致,作者嘗試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談論現實問題,希望能借此幫助人們更加清楚看到社會的惡與善,但是決不希望人們因為看見和感觸到惡變得心情沮喪和悲觀。

3.

《一隻革命的手》

孫周興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收錄作者近幾年的思想隨筆,也包括部分演講稿,內容主要涉及作者多年重點研究的尼采和海德格爾哲學、當代漢語哲學和學界的人與事,以及日常生活世界的事件和感受。書名傳達出作者的一個基本信念:無論哲思還是生活,都需要有一種革命性的理想和精神,而所謂“革命”,乃是在“人總是能夠重新開始”意義上講的實存哲學的開創精神。

4.

《徜徉在史學與文學之間》

張廣智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的學術和文化領域方面成果的結集,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並以某一篇名作為小標題:“守望”:是關於中外史學的一些思考,而側重對西方史學的思考。但述史體例大多文學化(散文化)了,屬學術隨筆之類。“無花果樹下”:集中反映了這一兩年作者“不務正業”,屬於跨界於散文創作而又情繫學術的一些文章。“最是長相憶”:散文體例,多為對士林交遊往事的追憶。“讓克麗奧走向坊間”:含括近年來的書評、序文等。

5.

《藤影荷聲好讀書》

彭剛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為學術隨筆集,收錄作者近十年來所“說”、所寫的一些涉及當代史學理論、史學思想的學術前沿或學術論爭的演講和文章,以及一些與校園生活、大學教育相關的具有公共性的話題的評論。“藤影荷聲”意寓著整個清華園校園景色的寫照,飽含著作者對這裡的深深喜愛與眷戀之情。

6.

《生命是一種充滿強度的運動》

汪民安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是汪民安教授最近幾年關於當代西方哲學、當代藝術和當代文化的學術隨筆集。既有對本雅明、德勒茲、羅蘭 巴特、福柯等人的評論,也有從文藝復興繪畫到當代影像和裝置藝術的討論,以及對種種文化現象的分析。分為五個主題:同代人、繪畫、福柯、藝術何為、友誼與潛能。當代性是貫穿其中的線索,體現出知識分子和藝術家是如何透過他們的作品對當代進行潛在思考的。

7.

《凌波微語》

陳建華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收錄了作者近20年來的學術隨筆,凡24篇,既有針對中國近代思想史、都市文學與視覺文學等議題的討論,涉及史料與理論、文學與詮釋,以及文學文化跨學科的方法論問題,又有對國內外求學和研究經歷的深情回顧。本書以“微語”講述自己的求學之旅,輕巧生動,又不失嚴肅。

8.

《希臘與羅馬:過去與現在》

晏紹祥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為作者的學術隨筆集,其中包含比較嚴肅的學術論文,但大部分是介紹西方古典學的短文,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最後兩篇意在說明譯作對中國認識古典世界的重要意義。無論是全面、深入地認識古代世界,還是希望在研究上有真正的突破,學界都離不開基本的資料建設,而學術翻譯的意義,正在於把最重要的史料、前沿的研究成果,直接推介給漢語世界的人。

9.

《面目可憎:趙世瑜學術評論選》

趙世瑜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選自作者30多年來的學術隨筆,共25篇,約20萬字。內容涉及中國近現代思想史與民俗學等議題;在方法論方面,涉及史料與理論、文字與詮釋和文學文化跨學科等廣泛問題。

10.

《中國的近代:大國的歷史轉身》

羅志田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立足於文化眼光,藉助歷史想象,觀察“中國的近代”,述說一個大國如何從歷史轉身。全書大體分為五個板塊,分別是偏重古代的通論、近代中國的重要轉變、以千年為計量單位的歷時性大事件評述、一組重要著作的書評以及近代的學術和教育。本書著重處理“中西新舊”四字的關係,展現近代中國一些基本層面的特異性及其不得不如是的脈絡淵源。出版後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和學界關注,三個月內即售完第一版,現已推出兩個版本。

11.

《隨緣求索錄》

張緒山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收錄著名學者張緒山在學問追求上的思考文章,按照“科學縱議“”史學雜咀”“時說漫評”“學林瑣記”“萍蹤遐思”等主題展開。部分文章已在報紙或期刊中發表,獲得知識界的好評;部分新撰寫的文章,反映了作者的一些新思考,有助於開闊歷史學、文學等研究新路徑。

12.

《詩性之筆與理性之文》

詹丹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詩性之筆與理性之文》為光啟文庫中光啟隨筆集之一,收錄作者十多年來對文藝作品、歷史、教育等領域的學術短評、訪談稿、序言及所感所憶,全書圍繞著人與書,為讀者打開了一片思緒飛揚的空間。作者詹丹為上海師範大學古代文學教授、中國紅樓夢研究專家。全書文筆流暢,質量較高,可讀性強。

13.

《文學的異與同》

張治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書題“文學的異與同”,力圖體現作者本人對於文學研究的理想:一是從中西不同的文學史傳統裡通觀其變,再把握其中不變、固有的因素,由此揭示彼此間的互為啟發和參照;二是透過對具體文字的解讀和研究史的梳理,闡發“文”與“學”的異同之辨。

14.

《難問西東集》

徐國琦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收錄了作者30年來18篇重要的學術論文,內容涉及美國史、國際外交史、中美關係史、史學研究方法等。其中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與中國的關聯、越南戰爭的現代記憶與影響、美國的亞太擴張與均勢外交政策等進行了深入而精彩的剖析,發人深省。

15.

《西神的黃昏》

江曉原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長期以來,“西方之神”以西方現代科學的至高無上地位為背書,掌握了全球範圍的文化話語霸權,對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洗腦,但它不應擁有此種地位。《西神的黃昏》,意為“西方之神的沒落”。本書不再透過談論或歷數祖先的偉大成就這種收效甚微的路徑去塑造某種“東方之神”,去西方神殿裡叨陪末座;而是試圖透過科學祛魅、揭出神刊真相併謀求溯源悟真的方式,去解構“西方之神”,將其拉下神壇,呼喚讀者結束在精神上跪拜西方的自卑狀態,以此重建我們的文化自信。

16.

《思隨心動》

嚴耀中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一念心動,五蔭俱生。”本書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裡的一些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往復探索,期望透過揭示與闡釋其間的對立與統一,引出更多思想上的理解與新意。隨筆文章,皆屬有感而發,如是而稱之為思想活動之痕跡,亦是心緒被擾動之所致,故題名為《思隨心動》。

17.

《浮生·建築》

阮昕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作者以十餘年來的八篇學術散文札記為基礎,圍繞建築中“天”的含義、建築內部構成與外部世界及居者內心的關係、作為人學的建築歷史、建築的人文之本、民間建築中的人類學、“現代性”在建築和人生活中的疑問等主題,對古今中外建築中的物、人、事進行梳理比較,引領讀者思考以上人生哲理,體現了“文雖淺近,其意則深”的學術追求。

18.

《觀念的視界》

李宏圖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作者遊走於古今中外的人事間,穿行於中西不同的空間裡,耕耘在教書育人的園地中,不僅努力保持著思想與歷史之間的平衡,歷史與當下的互動,而且以“世界公民”的角度對如今“大轉型”時代中的一些現象進行了解析與反思,體現了其對時代與文明的關切之情。

19.

《有思想的歷史》

王立新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系王立新教授治學20多年來撰寫的隨筆、評論與輕學術文章的彙集,大部分為發表作品,餘則為會議發言稿、講座記錄、媒體訪談及回憶文章。文章所涉,既不乏對歷史學家的責任和史學研究特點的思考,又有對作者專業領域一些問題的基本看法和雜感心得,使全書不僅具有宏闊的視野,還體現出一位歷史學者應有的史識。

20.

《沙發考古隨筆》

陳淳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沙發考古”源自美國的armchair archaeology,意指理論考古。但在中國,考古學又叫鋤頭考古學,是動手動腳找材料的體力活。因此,“沙發考古”到了中國,又叫紙上考古,指坐在書齋裡的筆耕。然而,如果考古只限於挖土、辨認陶片和型別學研究,缺乏思辨精神和想象力,那麼常常會變成“挖寶”。本書主旨正是倡議中國考古學加強科學思辨和理論素養的訓練。

21.

《抵達晚清》

夏曉虹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為夏曉虹教授的學術隨筆,共四輯三十五篇,為“學古拾遺”“明末三大家散葉”“晚清研究一得”“序文小輯”,內有對傳統詩文與人物的賞鑑、個人的研究心得等,展現了作者從古代抵達晚清的治學經歷。作者在時光年輪中追溯學術生涯中的興趣點及收穫,使得本書清新耐讀、餘韻悠長。

22.

《文思與品鑑:外國文學筆札》

虞建華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透過本書,讀者將與一眾美國當代作家與經典作家“不期而遇”,或與紐西蘭文學“狹路相逢”,發現自己未曾瞭解的文學世界,同時也將與作者在文學翻譯、文史互讀、治學之道等多個方面進行直接對話,於字裡行間慢慢進入一片視野更為開闊的文學高地。無論是文學愛好者、研究者還是正在文學領域耕耘的學子,都能在本書中發現自己所需的養分。

23.

《立雪散記》

虞雲國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收錄作者記述前輩學者與回顧學史體悟的文章共40餘篇,分四輯。本書以尊師重道為主旨,以史壇舊聞為內容,文字雅達,敘事生動,是一部雅俗共賞的文史隨筆。

24.《留下集》

韓水法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收錄了作者20餘年來累積寫成的62篇學術隨筆,依文體和形式分為“題解”“序跋”“散章”“發言”“對話與訪談”五輯;在內容上,從浪漫主義到漢語哲學,從文明衝突到書畫冊頁,從政治哲學到士林山水,皆有論及,充分記錄了作者學術研究領域的廣泛和學術興趣演變的軌跡。取名《留下集》,飽含著作者對故鄉的眷戀:杭州西溪市,因宋高宗“西溪且留下”一語,始有留下之名;正是這一方靈秀飄逸的山水,滋養了作者風雅的心靈。

25.

《踏墟尋城》

許宏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收錄作者十餘篇解讀早期中國“城”的論文隨筆,其中既有關於古代城市考古的學史回顧,亦有從考古材料出發對城市軌跡的探索和解析,良多見地和思考。在“踏墟尋城”中,作者對中國古代城邑、城市遺址的特質進行揭示,處處彰顯著學術精神上的堅守:“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獲知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

26.

《從東南到西南:人文區位學隨筆》

王銘銘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王銘銘教授30年來遊走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和東南閩南語言文化區,記錄下一路遊歷的所見所聞所想,其間有歷史有人物有故事,也有理解有質疑有反思。在這本書裡,作者既寫了他和人類學家費孝通的交往,也寫了他和彝族大叔學習彝族酒歌的故事,書中還有他去華北老鎮參加當地的“龍牌盛會”的故事,描寫細緻入微,惟妙惟肖。

27.

《考古尋路》

霍巍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由作者精選的學術論文、講座整理稿、訪談錄、大型展覽圖錄撰文等結集而成。以“尋路”為主旨,對中國考古學目前面臨的現狀,對建設中國考古學的理論和方法,尤其是對既往研究中相對薄弱的青藏高原考古、“高原絲綢之路”進行探索,力作甚多。這是一本“準學術”“輕學術”的學術隨筆集,雅俗共賞,涉及廣闊,尋文化傳播之路,覓古人創造之智。

28.

《玄思窗外風景》

丁帆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書名寓含著作者羅曼蒂克的理想:玄思,乃遠思,雖有些不切實際,然尚存一種文學與文化的幻想。窗外,由近及遠,由窄而寬,皆是歷史的長鏡頭,我們不能只讀聖賢書而不聞窗外事,文學離不開社會與政治。風景,乃多種多樣,既有過往歷史的,又有現在進行的,還有預示未來的,全在讀者“內在的眼睛”中,而如何用熱情去書寫卻是作者的選擇。

29.

《法海拾貝》

季衛東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是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季衛東教授的隨筆集,忠實記錄了作者三十年法律生涯中對莘莘學子的殷切期盼、對法學教育和法制改革的精闢見解以及對法制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

30.《遊走在邊際》

孫歌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一部結集享譽東亞知識界的探索者孫歌教授的學術精神遊走歷程的隨筆。“遊走”,正如作者所言,不僅發生在物理空間,從東北亞到東南亞、西歐甚至北美,而且更多的是在思想和感知能力上穿透思想與知識的邊際,探索更廣闊的精神世界。作者置身歷史中思考,努力揭示世界的多樣與個體的有限,才能幫助我們正確地對待自己和他者。

31.

《古代世界的迷蹤》

黃洋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輯錄作者20多年來的學術隨筆,內容豐富,話題大小輕重不一,從蘇格拉底之死到“埃及豔后”的形象塑造,從尼采的古典學生涯到西方古典學對我們的意義,皆為作者有所思考,或者試圖弄清楚的問題。作者抱著歷史主義的態度,力圖對古代世界給予“同情之理解”,在向古典學先賢致敬的同時,也對中西古典學界的偏見和刻板印象進行反思。如果說,古代世界是一個神秘的巨大迷宮,那麼,本書展現了一位古典學者涉身這座巨大的迷宮中,追尋古人生活的一些蹤跡的努力。

32.

《歷史的延續與變遷》

向榮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從政治、經濟到社會、文化,展現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近代圖景,重現世界歷史延續與變遷的重要一環。著名歷史學家向榮教授的這本學術隨筆集,主要論述了近代早期歐洲尤其是近代早期英國的社會轉型,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心態,並將中英進行對比,部分則對相關研究領域的學術新著做了介紹或撰以書評。

33.

《將軍不敢騎白馬》

卜鍵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打破中國傳統文史寫作的固化意象,重新認識傳統文化的複雜性。無論是文學還是歷史創作中,“白馬將軍”都被賦予了一種象徵意義,標誌著地位、財富或主人的心性修為。然《淮南子》曰:“將軍不敢騎白馬,亡者不敢夜揭炬。”這一格言也未被文學世界全然遺忘。本書由此出發,對文學、藝術、生活開啟一種審視和反思,從而建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準確認知。

34.

《稽古與隨時》

瞿林東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內容多為瞿林東先生20世紀90年代以來撰寫的評論、論文及短論、隨筆等,大致分為五編:第一編民族與文化。主要內容為闡述中國歷史上歷史文化認同的傳統,以及闡發這一傳統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闡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等,其要旨則在為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而提出多方面的歷史與史學依據。第二編歷史評論。主要內容為中國古代歷史理論的基本範疇、中國古代史學家思想的特點、司馬遷和唐太宗等留給後人的啟示等。第三編史學評論。主要內容為闡述新中國70年史學的發展大勢,以及中國史學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史學理論著作及重要的史學理論問題,並評論當代歷史著作與史學家著作的特點。第四編治學漫談。主要內容為作者就歷史研究與歷史學科建設等問題,從治學角度著眼,就史學與理論、求真與經世、稽古與隨時、時代與史學以及唯物史觀與史學話語體系建構、世界眼光與中國特色等問題,發表個人的觀點和見解。第五編序與跋。收錄了一部分作者本人論著的自序、一部分為史學前輩與同仁論著所作的序,如:《史學遺產六講》前言、《資治通鑑介紹》再版前言、《隴史新探》序、《我的史學人生》題記與後記、《瞿林東文集》總序等。

35.

《走出天下秩序:近代中國變革的思想視角》

蕭功秦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中國百年變革的思想視角》聚焦從清中期到20世紀初期的百年曆史,對這個變革、鬥爭不斷的時間段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做出梳理和分析,作者提出一些不同於主流觀點的看法,對這段歷史進行了全新的闡述。本書由三個部分組成,以不同的篇幅,或詳或略地關注到了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戰爭、戊戌變法,清末變革與立憲、民初政爭、五四思想運動等重大歷史環節,富有創見,通俗好讀,適合對此段歷史感興趣的大眾讀者。

光啟學術

1.

《學史餘瀋》

馬克垚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餘瀋”,遺留的墨汁,即著述。本書收錄作者近三十年的學術隨筆五十餘篇,其中既有訪談、回憶錄、雜說,良多趣味;亦有序言、書評與史學述評,不失嚴肅。本書作者在追憶學術生涯中的人、事時,點評和探討史學問題,既是對過往之綜述,亦可啟發後學之思考。本書作者學術根底深厚、著述深入淺出,使得本書在厚重的學術探討中又明白流暢。

2.《愚庵續論》

劉家和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為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家和先生近年來的學術隨筆與學術信札合集。全書共分六輯,分別為“世界與中國”“中西古史比較”“懷念師友”“書前書後”“信札”“口述史”。全書文字典雅,學術性強,學術交往至深,是學術隨筆中完好的一種示範型作品,既及學術,又涉傳承,是為佳作。

3.《進學叢談》

葛曉音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為北京大學葛曉音教授學術文章結集,也是她對四十年進學生涯的回顧。本書共五輯五十篇,葛曉音教授用“杏壇探頤”“師友遺影”“書刊因緣”“新著擷英”“潮頭點滴”等五輯在追溯進學之路上的點滴時懷人憶事,如對林庚、程千帆、陳貽焮等先生的回憶,良多感懷;亦在追憶不同人生階段對進學之道的感悟時提點後人,頗多啟發。此書可謂葛曉音教授“朝花夕拾”之作,文字樸實,感情真摯。

光啟口述

1.《雲淡風輕話平生》

張友倫 著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本書為著名歷史學家張友倫教授的自傳體回憶錄,由張先生口述,李劍鳴和原祖傑兩位教授整理,最後經張先生親筆修改審定。全書分為“早年生活”“留學蘇聯”“南開歲月”“赴美訪學”“學術生涯”等五部分,涵蓋張先生近九十年的人生經歷。他的人生道路和學術生涯見證了中國世界史學科的興起和發展,折射出20世紀中期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全書內容豐富,娓娓道來,文風樸實,親切耐讀。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39位當代大家的著作|光啟文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