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道德經》

第二十章

-1-

[原文]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儡儡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譯文】

應諾和呵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醜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像沙漠一樣,面積廣大無邊,無邊無際,永遠沒有盡頭。而人們卻熙熙攘攘的擁擠在一條仕途的小路上,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裡登臺眺望美景。唯獨我漠然於此而無動於衷,混混沌沌的樣子,就像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又象疲倦閒散的樣子,好像浪子沒有歸宿。眾人都富餘的東西,我反而要捨棄。我真是隻有一顆愚人的心啊!世人都喜歡炫耀,而我卻昏昏昧昧;世人都精明機巧,而我卻無所辨識的樣子。一邊靜的像海似的,另一面卻像不止的狂風。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固守著原始質樸的狀態。我與人不同的原因,是因為以“道”為貴。

馬王堆版《道德經》

唯與呵,其相去幾何?

美與惡,其相去何若?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望呵,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若饗於大牢,而春登臺。

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

纍呵,如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我獨匱。

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呵。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呵。

忽呵,其若海。

恍呵,其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俚。

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2-

王弼《道德經注》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下篇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然則學求益所能而進其智者也。若將無慾而足,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進?夫鸞雀有匹,鳩鴿有仇,寒鄉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則憂。故續鳧之足,何異截鶴之脛;畏譽而進,何異畏刑。唯阿美惡,相去何若。故人之所畏,吾亦畏焉,未敢恃之以為用也。

荒兮其未央哉。

嘆與俗相返之遠也。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眾人迷於美進,惑於榮利,欲進心競,故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臺也。

我獨怕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言我廓然無形之可名,無兆之可舉,如嬰兄之未能孩也。

儉儉兮若無所歸。

若無所宅。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眾人無不有懷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餘也。我獨廓然,無為無慾,若遺失之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

絕愚之人心無所別析,意無所好欲。猶然其情不可睹,我頹然若此也。

沌沌兮。

無所別析,不可為明。

俗人昭昭,

耀其光也

我獨若昏;俗人察察,

分別別析也。

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

情不可睹。

飂兮若無止。

無所繫縶。

眾人皆有以,

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而我獨頑似鄙。

無所欲為,悶悶昏昏,若無所識,故曰頑且鄙也。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棄生民之本,貴末飾之華,故曰我獨欲異於人。

-3-

蘇轍《老子解》

絕學無憂。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學求益,增其所未聞,積之不已,而無以一之,則以圓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紛然,不勝其憂矣。患夫學者之至此也,故日絕學無憂。若夫聖人未嘗不學,而以道為主,不學而不少,多學而不亂,廓然無憂,而安用絕學耶?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學者溺於所聞而無以一之,則唯之為恭,阿之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況夫善惡之相反乎?夫唯聖人知萬物同出於性,而皆成於妄,如畫馬牛,如刻虎競,皆非其實,湣焉無是非同異之辨,孰知其相去幾何哉?苟知此矣,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無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聖人均彼我,一同異,其心無所復留,然豈以是忽遺世法,犯分亂理而不顧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為,吾亦為之。雖列於君臣父子之間,行於禮樂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異也。其所以不嬰於物者,其心而已。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吵。聖人兼涉有無,無入而不可,則荒兮其未可央也。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若嬰兄之未孩,

人各溺於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樂如春登臺,囂然從之,而不知其非。唯聖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動,如嬰兒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

乘萬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眾人守其所知,各自以為有餘。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於一,超然其若遺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純純,若愚而非愚也。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俗以分別為智,聖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悶。

忽若晦,寂若無所止。

忽焉若晦,不見其津涯也。寂然無朕,不見其所止宿也。。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聖人才全德備,若無所施,故疑於頑鄙。

我獨異於人,兒貴食母。

道者,萬物之母。眾人徇物忘道,而聖人脫遺萬物,以道為宗,譬如嬰兒無所雜食,食於母而已。

-4-

《老子想爾注》

“絕學無憂,唯之與何,相去幾何。”

未知者復怪問之,絕耶學,道與之何?耶與道相去近遠?絕耶學,獨守道,道必與之。耶道與耶學甚遠,道生耶死,死屬地,生屬天,故極遠。

“美之與惡,相去何若。”

未知者復怪問之,欲知美惡相去近遠何如,道與耶學近遠也,今等耳。美,善也。生故屬天,惡死亦屬地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莽其未央。”

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死是人之所畏也。仙王士與俗人,同知畏死樂生,但所行異耳。俗人莽莽,未央脫死也。俗人雖畏死,端不通道,好為惡事,奈何未央脫死乎!仙士畏死,通道守誡,故與生合也。

“眾人熙熙,若亨大牢,若春登臺。”

眾俗之人不通道,樂為惡事,若飲食之,春登高臺也。

“我魄未兆,若嬰兒未孩,鬿無所歸。”

我,仙士也。但樂通道守誡,不樂惡事。至惡事之間,無心意,如嬰兒未生時也。

“眾人皆有餘,我獨若遺。”

眾俗之懷惡,常有餘意,計念思慮。仙士意中,都遺忘之,無所有也。

“我愚人之心純純。”

仙士味道,不知俗事。純純,若痴也。

“俗人照照。”

俗人不通道,但見耶惡利得。照照,甚明也。

“我獨若昏。”

昏。”仙士閉心,不思慮耶惡利得,若昏昏冥也。

“俗人察察。”

知俗事審明也。

“我獨悶悶。”

不知俗事也。

“忽若晦,家無所止。”

仙士意志道如晦,思臥安床,不復雜俗事也。精思止於道,不止於俗事也。

“眾人皆有已,我獨頑以鄙。”

俗人於世間自有財寶功名,仙士於俗如頑鄙也。

“我欲異於人,而貴食母。”

仙士與俗人異,不貴榮祿財寶,但貴食母。食母者,身也,於內為胃,主五藏氣。俗人食穀,穀絕便死。仙士有穀食之,無則食氣。氣歸胃,即腸重囊也。腹之為寶,前章已說之矣。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喜歡的,轉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