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

《立夏四月節》

【唐】元稹

欲知春與夏,仲呂啟朱明。

蚯蚓誰教出,王菰自合生。

簾蠶呈繭樣,林鳥哺雛聲。

漸覺雲峰好,徐徐帶雨行。

今日立夏,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

譯文

想要知道春天與夏天如何交替;農曆四月請來火神祝融開啟夏季。

蚯蚓是誰教它們爬出來的;王瓜藤蔓自發肩並肩快速生長。

竹簾上,蠶兒們呈現作繭的樣子;樹梢上,鳥兒們正喂著吵鬧要吃的幼鳥。

越來越覺得雲霧繚繞的山峰煞是好看;不一會,雲霧帶著雨滴,徐徐走來……

註釋

1。仲呂:農曆四月的代稱。古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呂”之說,故稱。

2。朱明:傳說中的火神祝融。代指夏季。《捲上》:“春為青陽,夏為朱明,秋為白藏,冬為玄英。”

3。王菰:即“王瓜”。葫蘆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葉互生,多毛茸。夏季開花,瓣緣細裂成絲狀。果橢圓,熟時呈紅色。《禮記 月令》:“(孟夏之月)王瓜生,苦菜秀。” 一說黃瓜的別稱。

4。繭: 某些昆蟲的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

5。雛聲:幼鳥的聲音。

6。徐徐:遲緩;緩慢。《易 困》:“來徐徐,困於金車。”

賞析

立夏,是中華民族一個很重要的節氣,一般在5月5日、6日或7日。

據記載,周朝時,立夏這天,天子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迎夏”儀式,並指令司徒官去各地勸農耕作。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願望。

為什麼要選硃紅色呢?

因為在《周易》裡,周文王將天地分為陰陽,陰陽分為四象,四象生八卦。東、南、西、北,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四季。夏天屬離卦,朱雀在南方,主火。離,“麗”也,因而夏天有美麗的意思。

春華、夏秀、秋收、冬藏,這是四季變化的規律。人如果按照這個規律去做,就一定可以延年益壽,事半功倍。如果,逆之而行,則會諸事不順,吃力不討好。

所以,到了立夏,就要行夏天之事,就要適時“蕃秀”。

“蕃”,通“繁”,繁衍的意思。“秀”字,上面一個“禾”,下面一個“乃”,“禾”可看作是植物的總稱。乃,是一個象形字,像一個懷孕的婦女。說明植物需要在此時繁衍生息,傳粉受精。如果夏天不“蕃”、不“秀”,那麼秋天就不會有收穫,冬季也就無所藏。所以,夏天是屬於植物繁衍孕育的季節。

今日立夏,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

於農事,要及時種瓜,讓麥子等植物盡情“蕃秀”。農諺說:“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說的也是這個理。

於人事,則更適合培育後代。春情夏愛,是比較適應自然規律的。

只有及時“蕃秀”了,萬物才能呈現出一種生機之美,才能做到夏季養目、養心的效果。

一進入美麗多情的夏季,元稹的《立夏》詩,也一掃諸多的牢騷,充滿了無限的柔情。

首聯,點出立夏節氣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想要知道春天與夏天如何交替;農曆四月請來火神祝融開啟夏季。

朱明,是傳說中的火神祝融。他帶來的是關於夏天的熱烈與奔放。一切像火苗一樣,婀娜多姿,嫵媚動人。

頷聯,“蚯蚓”對“王菰”,是講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說螻蟈(俗名拉拉蛄、土狗)開始聒噪夏日的來臨,蚯蚓也忙著幫農民們翻鬆泥土,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螻蟈鳴叫,詩中並沒寫,但於我們生活中卻日常可聽。蚯蚓出洞,王瓜生藤,也都是立夏時節極易見到的現象。

今日立夏,賞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立夏四月節》

有人說,蚯蚓即地龍也。地龍出土,入天則為雷,所以夏季雨多。多雨的夏日,引得蚯蚓四處亂爬。

王瓜,於江淮一帶並不多見,倒是黃瓜,幾乎家家種。其蔓藤開始快速生長,加上雨水頗勤,過不了多日,黃瓜就能在應季“蕃秀”中,結出果實來。

頸聯,由植物的“蕃秀”,轉入到動物的孕育。蠶兒們結繭,是為了後代化繭成蝶。林鳥哺雛,是為了儘快生長。貓狗等動物也都喜歡在春天交配,夏天孕育。植物似乎比動物行動慢一拍,相比較,植物似乎更加情長,享受“蕃秀”的過程。

尾聯,看萬事萬物,一切鬱鬱蔥蔥,沐浴在一片“蕃秀”之中,充滿無限生機。那些雨兒,也知道及時送來雨水滋潤,助力萬物生長。

在這樣一個重要的當口,我們不妨靜下心來,看看萬物奇妙的變化,給自己每天一個好心情吧。

作者簡介:嚴勇,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學員。現任泰州晚報副刊編輯,《稻河》編輯。已出版散文集《讀書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話:運鹽河邊的城市》,隨筆集《風韻泰州》。公開發表文章三百餘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