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提起盛唐,我們總能想起那個古詩燦爛的時代。盛唐時期的中國在各方面都領先於世界,軍事、政治、文化都達到了巔峰,而這無一不讓後世自豪。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還有人說,唐朝是詩人的時代。此話頗具一番道理,據不完全統計,《全唐詩》收錄了近五萬首詩,詩人高達2200多位。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詩歌的創作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不同的民風民俗以及人們的思想構成了《全唐詩》的內容。唐詩從題材上又可以分為田園詩、懷古詩、邊塞詩、送別詩和閨怨詩等。每位詩人都有各自擅長的寫作領域,譬如以寫邊塞詩出名的王昌齡、岑參、高適等人。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每當我們學習唐詩時老師必要說李白和杜甫,一個被譽為詩仙,還有一個被譽為詩聖。兩人也合稱為“大李杜”。李杜二人的才華各有千秋,名氣不分伯仲,他們好似兩座讓人仰望的唐詩巔峰。李白在飲酒後往往會詩興大發,經常吟唱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杜甫的詩更多的是心繫家國,常常會發出“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憂國憂民思想。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但有一位別具一格的詩人,他一生只寫了兩首詩,並且都沒能入選《全唐詩》,其中一首能夠力壓大李杜。如此風光的詩人,他就是張若虛。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對於張若虛的大名無人不知,他可是李白的前輩,生活在賀知章的時代。同時他還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查閱他的所有詩集,我發現他居然真只有兩首詩留存下來。

先來看他的第一首詩《代答閨夢還》:“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試衫著氣,開鏡覓春暉。燕入窺羅幕,蜂來上畫衣。情催桃李豔,心寄管絃飛。妝洗朝相待,風花暝不歸。夢魂何處之,寂寂掩重扉。

”這首詩描述了一位女子極其思念自己的丈夫,張若虛將她一天內的心理變化刻畫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反映出了她內心的苦澀與孤寂。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可能這首詩的流傳不廣,知名度也較低,但絕對稱得上是一首佳作,全詩的創作手法極其高超,除了首尾兩句,全詩其它地方都對仗工整,足以見得張若虛詩歌功底之深厚。因此有人稱張若虛是“上承齊梁,下開隋唐。”

而他最為出名也是力壓大李杜的一首詩就是大名鼎鼎的佳作《春江花月夜》,值得一提的是,這部佳作的標題竟然出自陳國昏庸皇帝陳叔寶之手。這首詩一共三十六句,每一句都十分經典,相信大家在學生時代老師一定要求你們背誦過。開篇的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將一副神奇美妙世界鋪展在我們的眼前,十分的賞心悅目。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再說這首詩中的發出的一句疑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從對人生的思考上升至對宇宙的思考,以至於後來李白的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都受到了他的啟發。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透過對月亮的描述,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他揭示了與其杞人憂天,不如活在當下的道理。《春江花月夜》可以說是一首曠古佳作了,它甚至獲得了“孤篇蓋全唐”的美譽。

唐朝最風光的詩人,僅寫兩首詩便垂名千古,其中一首竟力壓大李杜

既然能蓋全唐,那必然也勝過大李杜二人了。時人感慨道,“若虛公子出品,必為精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