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崗、曹楊‖砥礪名行——容城孫奇逢世家

河北容城(今河北省容城縣),代有名儒,元代有劉因,明代有楊繼盛,而明末清初之孫奇逢,亦與其相併稱者也。

孫奇逢(1583-1675),字啟泰,號鍾元。自幼秉承家學,與兄奇儒、奇遇,弟奇彥皆砥礪名行,為庠序所推重。年14,補博士弟子員。年17,中萬曆三十八年( 1610)舉人。與定興鹿繼善為友,以聖賢相期勉,不為口耳章句之學。取諸儒異同,發明、考證,期於自信,不顧他人是非。

王崗、曹楊‖砥礪名行——容城孫奇逢世家

及父母喪,絕仕進意,取五經、四子及宋明諸儒書讀之,研求身心性命之歸宿,而究極於天人之際,乃覺一言一行,皆發於良知,而基於慎獨。其得立,蓋自居廬日始也。後入京師,拜見名儒曹於汴,舉仁體以告,學益大進。

時吳縣周順昌、嘉善魏大中、桐城左光斗等名士,爭與之納交。大學士孫承宗亦多加賞識。及天啟年間,魏忠賢迫害文,左光斗、周順昌、魏大中等人先後被捕,下詔獄。孫奇逢乃與鹿繼善及新城張果中傾力營救,未果。海內高其義,有“范陽三烈士”之稱,即指孫、鹿、張三人也。

崇禎三年(1630),御史黃宗昌推薦孫奇逢可大用,被徵召到京師,崇禎八年,又被徵召,皆不赴。朝野尊崇之,稱為“徵君”。清初,國子監祭酒薛所蘊、兵部侍郎劉餘佑、順天巡按御史柳寅東、陳蜚等人交章推薦,皆辭不就。

王崗、曹楊‖砥礪名行——容城孫奇逢世家

及清朝政府“圈田令”下,家產被圈佔,遂移居蘇門山下。時有馬光裕贈其輝縣夏峰村宅一區、田十餘頃,乃定居於此。孫奇逢因建立兼山堂,讀《易》其中。率弟子躬耕自給,學者稱為“夏峰先生”。生平未嘗以講學自居,不立朋黨,自公卿至布衣,聽其言論,無不信聖賢之可為。其教人務先實行。四方從遊之士數十百人,登封耿介、上蔡張沐、江陵漆士昌、定興耿極,皆稱高足。

清朝政府聞其儒名,前後11次徵召,孫奇逢堅辭不受,以示名節清白。曾曰: “吾坐兼山堂讀《易》,消遣世慮,有清泉嘉樹,足以資嘯詠;有良朋諍友,標理談義,足以和性情。舍此至長安事貴人乎?”

孫奇逢為學,篤實切近,本乎倫常日用,而以體認天理為歸。言心即在事見,言己即在人見,言高遠即在卑邇見,而歸於慎獨而已。子孫、侄甥數十人,揖讓進退,皆有成法。閨門雍穆,寂若無聲。,

孫奇逢之學盛於北方,與李顒、黃宗羲相鼎足。康熙十四年(1675),乃卒於夏峰,年92。死後,治葬於夏峰東原。大河南北,學者歲時奉祀於百泉書院。易州學者就故宅為雙峰書院。而容城則與元劉因、明楊繼盛同祀。保定則與孫承宗、鹿繼善同祀。道光八年(1828),詔從祀孔子廟庭,以示尊崇。

孫奇逢曾論儒學曰:道之大,原出於天,神聖繼之。堯舜而上,乾之元也,堯舜而下,其亨也。洙泗、鄒魯,其利也;濂洛、關閩,其貞也。因著有《理學宗傳》8卷,以周、程、張、邵、朱、陸、薛、王、羅、顧等11家為正宗;漢董仲舒以下,迄於明季諸儒中,謹守繩尺者次之;橫浦、慈湖諸儒議論,有出入儒、佛者,又次之。

王崗、曹楊‖砥礪名行——容城孫奇逢世家

論者謂:奇逢學宗陸、王,及晚年乃和通朱子之說。又有謂:其學以天為歸,以孔子為的。孫奇逢聞而不辯也。或有以為非考亭之學者,或有以為遵姚江之學者,亦皆聞而不辯也。

孫奇逢一生學問,總之以孔子印證諸儒。時名士湯斌評曰:“先生嘗以古今諸儒見有偏全,力有淺深,要以不謬聖賢為歸。苟無致知力行之實,徒憑揣摩臆度以軒輊前賢,先生所不與也。先生履道坦坦,貞不絕俗,使人知正心誠意之學,所以立天經,定民彝,不因運會為遷移。振三百年儒者之緒,以為理學之大宗。”

孫奇逢所著之書,除《理學宗傳》8卷之外,又有《讀易大旨》5卷、《尚書近指》6卷、《四書近旨》20卷。晚年批定《四書近旨> 17卷、《四禮酌》1卷、《乙丙紀事》1卷、《畿輔人物考》8卷、《中州人物考》8卷、《遊譜》1卷、《取節錄》6卷、《歲寒居答問》2卷、《附錄》1卷、《語錄》2卷、《孝友堂家乘》8卷、《夏峰集》16卷、《詩經近旨》、《聖學錄》、《孫文正公年譜》、《兩大案錄》、《甲申大難錄》、《日譜》等書共若干卷,俱行於世。其《年譜》,則湯斌、耿極等人所輯也。

王崗、曹楊‖砥礪名行——容城孫奇逢世家

凡孫奇逢所著書,多出其手編訂,雖數易其稿,無不工楷書之,無一筆苟簡。其至性過人,德器純粹,喜稱人善。人有過,不顯言。至談古今成敗得失,瞭如指掌。士大夫稱其為 “文孝先生”,所著又有詩文若干篇,輯之曰《日約齋集》。

孫奇逢有子六人,以立雅、博雅最有名。孫立雅為奇連長子(1610-1680),宇君建,號宏齋。自幼讀書,聰穎過人。年16,在縣學讀書,一次過江村,拜見名儒鹿繼善,即受器重,以道學期之。授以《認理提綱》、《傳習錄》,使知程朱、陸王之辯。及孫奇逢移居蘇門,立雅留守墳墓,人皆比之管幼安。順治十八年( 1661),以例膺歲薦,堅辭得免。未幾,至蘇門,所造日深,凡所論著,俱關至極。康熙十九年(1680)卒,年70。

孫博雅(1629-?),為奇逢第四子,字君僑。甲申年15歲,應童子試,提學御史陳純德賞識之。及國難,遂棄舉子業,絕意仕進,從其父隱居雙峰。孫奇逢既高隱,著書講學,四方從遊之士,有數百里或者數千裡來學者,皆博雅為之接待。孫奇逢晚年耳聾,諸弟子請教學問,皆使博雅代為之轉達,故遠近求學者,皆與之親。無不知有君僑者。

孫奇逢之孫孫淦,宇靜紫,號擔峰,為孫望雅之子。康熙二十一年(1682)進士,授內閣中書,未幾謝歸。其淹貫六經,博覽漢魏以來諸史,浸淫百家,而尤精於性理道學。四方學者多宗之。生性喜好遊覽,北抵絕塞,南浮江淮,歷會稽,登黃山絕頂。足跡遍天下,所至皆作有詩,藏篋中千餘篇。今所刊行之《擔峰集》4卷,僅其詩十之三四耳。

錢秉鐙論其詩曰:“靜紫之詩,探幽抉奇,幾於自然。其讀書窮理,得於家學者,素也。夫學有用功於彼,而得力於此者,靜紫之於詩是也。”

孫奇逢之婿張果中( 1587-1658),字於度,新城人。魁梧俊偉,多奇節。性情慷慨,識大義,受業於定興名儒鹿繼善之門。後又從奇逢就學,得其真諦。奇逢以女妻之。生平以立品勵行為務。初受知於魏大中,嗣左光斗典提學使,以其文獨造,相貌亦非常人,拔高等,益有聲賢豪間。後隨孫奇逢救助左魏諸儒,由是義聲滿天下。

王崗、曹楊‖砥礪名行——容城孫奇逢世家

順治四年(1647),跟隨奇逢到新安,創辦“十老社”。及奇逢隱居蘇門,攜家依之,往來百泉山水間,尋訪邵雍、許衡等大儒遺蹟,加以憑弔。所居數椽,不蔽風雨,頹然老儒而已。張果中為孫奇逢高弟,窮困以死,世罕知者。順治十五年( 1658)。卒,年71,有《遺詩》1卷。茅元儀為其立《范陽烈士傳》、刁包為其作《白溝逸民傳》,多讚譽之。張果中死後葬於蘇門之夏峰,孫奇逢私諡曰“康”。

END

主要參考文獻

《明史》,中華書局標點本。

《清史稿》,中華書局標點本。

《清代碑傳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國朝先正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大清畿輔先哲傳》,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畿輔通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