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管寧割席”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原先理解的意思

文\常清君

鄭重申明:

常清君在自媒體平臺釋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專業知識、自身經驗以及人生閱歷等,經過獨立思考後,認真撰寫並反覆修改的原創作品。

常清君導讀:

有關“管寧割席”這個成語,我們的不少解釋和理解,其實都是有偏差的,甚至是錯誤的。

漢語裡有一個成語叫

“管寧割席”

,字面上雖然只提及了一個人的名字,但實際上這個故事涉及到的是兩個主人公,一個是

管寧

,一個是

華歆

話說管寧和華歆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既是哥們朋友,又是私塾同學,平時都同玩耍、同勞動、同學習。有一天兩人一起在園中鋤地種菜(常清君猜想可能是老師或者家長佈置的勞動課作業吧),看見地上有一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將其看做和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依舊揮動著鋤頭繼續勞動,華歆則把那塊金子撿起來看了一下扔掉後再繼續勞動。

成語“管寧割席”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原先理解的意思

還有一次,他們坐在同一張鋪在地面的席子上讀書學習(漢代的時候,席地而坐比坐凳子更普及),這時剛好有官員乘坐裝飾華麗的馬車從門外經過,管寧依然坐在原位繼續專心讀書,而華歆則放下書籍離開座位,跑出門去觀看了一會兒後才返回來,於是管寧就生氣地用刀子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不少解釋和理解存在偏差

這個成語故事流傳較廣,常清君小時候就透過語文教學、課外閱讀以及動畫片等多次接觸過,對這個成語,一是解釋為

“比喻朋友間的情誼一刀兩斷,中止交往”

,二是解釋為

“中止與志不同、道不合的人為朋友”

,有的還進一步解釋道:從中可以看出管寧和華歆兩人在道德品行上的較大差異。

今人易中天先生在其

《閒話中國人》

一書中,曾經提及這則故事,說感覺當時的管寧年齡雖小,脾氣卻不小。

成語“管寧割席”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原先理解的意思

對我來講,小時候關於這個故事的所有印象,就只有

“管寧割席”

這四個字,以及由此演繹出的故事敘述,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管寧是一個頗有定力、不慕虛榮、認真學習、很有主見、專心致志做事的人,而華歆則是一個心浮氣躁、三心二意、遊手好閒、不愛學習、愛慕虛榮的人,兩人的修養層次已有天壤之別。而且,像管寧這樣的人,放到現在就是標準的“三好生”(專心致志的人當然學習好,不慕虛榮的人當然道德好,熱愛勞動的人當然身體好)將來必成大業。而像華歆那樣的人放到現在就是典型的“雙差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學習態度還不端正),今後很可能連大學都考不上,工作都找不到。

原文描述可有多種理解

後來,常清君就讀大學中文系,才進一步瞭解到原來這則故事出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劉義慶編撰的

《世說新語》

一書中,而且也看到了整個故事的如下原文: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讓我頗為吃驚的有兩點,一是整篇原文就只有短短61個字(不含標點),我原來還以為至少是一篇上千字的充滿曲折情節和矛盾衝突的短篇小說;二是整篇原文就只是對兩位主人公言行的客觀敘述,隻字未有主觀評價。換句話講,我原先以為這是一篇議論文(或者至少也是夾敘夾議的),結果發現是一篇記敘文;我原先以為是一部宣傳片(或者至少也是故事片),結果發現是一部紀錄片。

成語“管寧割席”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原先理解的意思

那麼既然作者並未對此表達自己的好惡評論,而是讓讀者自行判斷,那這個故事就至少可以有以下四種理解:

第一種理解:

管寧是一個小題大做、木衲呆板、做事武斷、主觀臆測、愛上綱上線的人;

第二種理解:

管寧是一個頗有定力、不慕虛榮、認真學習、很有主見、專心致志做事的人;

第三種理解:

華歆是一個善於觀察、具有探索精神、對周圍世界充滿好奇、性格活潑可愛、不循規蹈矩的人;

第四種理解:

華歆是一個心浮氣躁、三心二意、遊手好閒、不愛學習、愛慕虛榮的人。

兩人皆是頗有德行之人

我又想到那句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的俗語,便去查詢管寧和華歆的人生經歷,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管寧和華歆兩人皆是頗有才能,頗有德行,也頗有成就之人。

先說管寧,管寧與華歆、邴原三人在當時被尊稱為

“一龍”

。漢代末期天下大亂時,與邴原及王烈等人避於遼。在當地只談經典而不問世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他的教導。直到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才返鄉,時任遼東太守公孫恭親自送別。魏文帝(就是曹操之子曹丕)拜其為太中大夫,魏明帝(就是曹丕之子曹叡)拜其為光祿勳,他都沒有應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寧逝世,享年八十四歲。著有《氏姓論》。

成語“管寧割席”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原先理解的意思

再說華歆,華歆早年拜太尉陳球為師,與盧植、鄭玄、管寧等為同門,又與管寧、邴原共稱“一龍”,華歆還為龍頭。漢靈帝時華歆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大將軍何進徵召為尚書郎。後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孫策率軍南下,華歆舉郡迎接,被奉為上賓。官渡之戰時,被徵為議郎、參司空軍事,入為尚書、侍中,又代荀彧為尚書令。丞相曹操討伐孫權時,授華歆為軍師。後為魏王國的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華歆為相國,封安樂鄉侯。曹魏建立後,其相國職名改稱司徒。魏明帝即位,升任太尉,晉封博平侯。太和五年(232年1月),病逝,享年七十五歲,諡號為敬。有文集三十卷,今佚失,其餘見《全三國文》。

無論是管寧的還是華歆的這兩份人生履歷表,都褶褶生輝,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本意原來是有關因材施教的

那劉義慶寫這則故事的真正用意何在呢?常清君開始感覺有些不明覺厲了,直到我仔細閱讀了《世說新語》的原文,才開始找到方向了。

“管寧割席”

這個故事出自

《世說新語·德行》

篇中,最讓我驚訝的是,在緊挨著這則故事的前面有一篇文章,後面有兩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華歆,而且都是明顯讚揚他的。前面一篇是描寫華歆教育晚輩雖然比較嚴厲,但又知道針對不同教育物件,來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效果非常明顯;後面兩篇中,一篇是描寫因為華歆德高望重,想學他的人不少,但卻只學到皮毛,沒有學到精髓;另一篇則是描寫華歆和朋友王朗有一天一起乘船發生的事情,大概經過是這樣的:

華歆和王朗有一次在戰亂之際,一起坐船避難,有一個被賊兵追擊的人,也想搭他們的船一起逃走,華歆表示出為難之情。王朗說:“船上明明還有空位嘛,就讓他上船吧。”隨後不久賊兵就追上來了,王朗這個時候又打算趕那個人下船。

華歆說:“最初我對帶不帶他一起走有些猶豫,正是考慮到可能出現這種情形(指賊兵可能就此追趕上來),現在既然已經接受了他上船的請求,怎麼能夠因為情況緊迫就把人家拋棄了呢?”於是繼續堅持帶著那人一起乘船逃走。

成語“管寧割席”的真正含義,其實並非我們原先理解的意思

關鍵是這篇文章後面還寫有一句話:

“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世人便根據這件事來判斷評定華歆和王朗的品行優劣的不同

;那為什麼作者不在管寧和華歆那一則故事的最後也來一句:“世以此定管、華之優劣”呢?

我終於明白過來了,因為兩人之間根本不存在優劣之比較,都是並列冠軍,怎麼分出優劣來呢?既然這個故事既非尊管貶華,也非尊華貶管,那劉義慶寫這個故事的初衷又是怎麼呢?

我沉思著……

我終於知道答案了:

這則故事其實是在闡釋教育要因材施教……

我甚至由此產生了一個念頭:當初管寧和華歆之間的這個“割席”動作,就如同現代社會中,不少中小學同桌的同學之間(包括當初的我自己),因為偶爾的爭吵不和,而一時賭氣在課桌中間畫上一條所謂的“分界線”,過幾天之後,彼此又和好如初,並將其擦掉了。我相信,當初的管寧和華歆之後一定又和好如初了。

如此看來,

“管寧割席”這個成語既不是有關朋友之間斷交的,也不是有關優生和差生的,而是有關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

常清君用心用情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標明文章作者、出處等資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