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以勞動為基礎

有沒有一個普適的,對所有人都有效的道?嚴格地說沒有。因為從歷史和目前情況看,人類所遵循的“道”至少有兩種——一種以勞動改造自己的生命、改造世界為“道”;一種以搶劫奪取財富為“道”。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幾乎僅存的以勞動改造自己生命、改造世界、創造世界為“道”的主體民族。

“天道酬勤”這種價值觀,除了中國之外,很少有其他大的主體性民族秉持了。(一些小的民族或許有,但在世界影響力而言非主流。)

如果只針對中華民族,那麼相對而言,普適的“道”是有的,那就是“勞動”。或者說,勞動是中華民族整個人群普適的“道”,也可以把勞動看作是整個中華民族前路的路基,是一切“道”的最基礎的根基。對於中國人而言,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生活就是“天道”。

在這個基礎上,再以不同的人群的不同職責設計出不一樣的“道”。

《老子》根據這個基礎,為關鍵的人群——王室和諸侯設計了他們的“道”。

《德篇》第二,也是《老子》全文第二——“得一”篇裡的“一”,被各種猜測而難以定性。現在,可以明確地說,這個“一”其實就是“勞動”,勞動是一個可以具象化的定性的“概念”。代入德篇第二,所有的論斷成立:

天由於勞動所以得以變清;地由於勞動所以得以變得安寧;神由於勞動所以得到靈;谷由於勞動而變得充盈;侯王由於勞動而得到“正”,“正”這裡可以理解為合法性,侯王獲得其地位的合法性。“亓致之也”,是對以上現象的總結:“勞動”是致使一切發生的源頭。“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說明“賤”和“下”必須透過“勞動”而轉變為“貴”和“高”。

“道”就是“勞動”為基礎的前途。如果不勞動,那麼前途也就喪失了基礎,由此一切建設都將沒有根基。正是因為這個原理,所以才會有“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堇能行之”,聞道後可以照著做的是什麼?不是虛頭八腦裝模做樣,而是可以實實在在落實的“勞動”。侯王之家的子弟讓他們去勞動?在東周時期已經不大可能了,所以才會有“若存若亡”和“大笑之”的態度。

反也者,道之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中氣以為和。天下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損之而益,益之而損。故人之所教,夕議而教人。故強良者不得死,我將以為學父。

當重新定義了“道”,這一段也一樣變得清晰而且明白:封閉的系統自動趨向發展無序,勞動讓事物發展朝向有序。傳統農業人的勞動作用於土地,土地越來越平整肥沃,越來越適合作物的生長。勞動作用於事物,讓事物有了邊界,邊界內的秩序按照人的規則執行。

自然界向無序發展的力量強,人類勞動的力量弱。當下的現實也告訴我們,人的勞動作用一旦變強,也就走向了勞動本身的反面,成為事物更加無序的動力。人的能力變得太強,土地漸漸變得貧瘠板結,不得不越來越依靠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用得太多,土地越來越毒,作物毒素含量越來越高。

人類勞動的產品,有具體的形態,此為“負陰”,勞動賦予了產品以功能、能量和資訊,此為“抱陽”。人類的勞動讓自然的原料變成陰陽和諧的產品。勞動,嚴格地說其實只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向原料新增外物,此為增益;一種從原料上切削,此為減損,增益和減損,或單獨施行,或複合施行,根據原料的性質和產品的目標而定。認識原料的性質,根據原料的性質選擇加工方式,這是前人所傳下來的知識,我們透過勞動把這些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本身的認識,然後再傳下去——這是“王公諸侯”們的基本義務,他們自稱“孤、寡、不穀”,就是要耐得住寂寞,能夠在單調而且孤獨的勞作中感悟古人傳下的知識,並且要往下傳,要當後人的師父。

以恢復和建立安全的、持續的、有序的、穩定的勞動生產型社會為主線,以統治者在這種社會模型中應起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為方法論,《老子》完成了整個理論體系。主要的內容為:

統治者如何對待自己?——自己如何修煉進階,能力和認知如何提高,如何克服自己身上的弱點,如何建立人民為上的價值觀體系等等。

統治者如何對待人民?——“聖人皆孩之、報怨以德”等等就是最好的答案。

統治者如何維護社會的安全,從容面對各種突發和不幸的事件,如戰爭?——關於戰備、關於戰爭、關於防災等相關的章節。

統治者如何設計社會各個分工關係和分配關係——這其實涉及到社會的變革社會改革。比如,去中心化的模式試驗、小國寡民的設想等。

統治者如何防止社會關係失衡造成矛盾的積累——不貴難得之貨,提倡和踐行不“爭”的社會體系等。

……

由此,發現以前寫的二十多萬字的《解老》其實很大的一部分是需要重新解讀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