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大道之行:怨道、問道、約道

本文作者/舒立

孔子的大道之行:怨道、問道、約道

怨道

孔子曾對弟子說:大道通行的時代我沒趕上,可是古書裡有記載。大道通行時,天下公而無私,賢能的人主政,人們信實和睦。如今大道隱沒了,天下化為傢俬,只親自己所親,各人只顧各人。孔子極其仰慕古道,多次讚歎說:偉大崇高的堯帝啊!獨尊上天為大,一心效法天道。崇高啊,舜與禹,擁有天下而不為己。孔子甚至懇切地說:哪怕早上聽到道,晚上就死去也好啊!

孔子的一生實際上很悲催,雖然他胸懷大志,但是,卻屢屢遭遇冷落甚至侮辱。用孔子自己的話說:“吾再逐於魯,伐樹於宋,削跡於衛,窮於商周,圍於陳蔡之間。”即,他曾被魯國兩次驅逐。宋國受到伐樹的驚辱,在衛國被人剷除足跡,在商、周之地窮困潦倒,在陳國和蔡國間受到圍困多日。

孔子一生流離。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景公雖對孔子比較讚賞,但並不採納他的意見。孔子覺得在齊國不得志,又聞有人要殺他,遂又返魯,時魯政權操在季氏,孔子以“政不在君而在大夫”,不願出仕,慷慨而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收徒講學,不料,連這個風頭也被一個叫少正卯的傢伙搶了去,坐下弟子,除了顏回,都跑少正卯那邊聽課去了。讓他不能不鬱悶。一直到他五十一歲的那一年,孔子出任中都宰,緊接著又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官運亨通,雖迅速以“君子之誅”,殺了少正卯,紓解了心頭恨,施展“墮三都”計劃遭遇阻力,尤其是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感覺自己的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生涯。說是周遊,實則是顛沛流離,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

他從衛國到宋國,再到陳國,又去趙國,一路不順,好不容易到了蔡國,不久蔡君被大夫們謀殺。楚國請孔子去,陳、蔡兩國的大夫們派兵把他堵在荒野,沒吃沒喝,孔子悽楚吟詩:不是犀牛,不是老虎,為何落在曠野中?

孔子一生,憤怨的是禮崩樂壞,力圖要做的是克己復禮,但時不所予,他悲嘆:“弗乎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即:不行了不行了,君子痛恨活了一輩子而名聲不被人們稱道。我的主張不能實行了,我用什麼將自己顯現給後人呢?由此,開始撰作《春秋》,行春秋之筆,褒貶避諱。

孔子病種,弟子來看他,孔子正拄著手杖在門口閒逛,說:“賜,你來得為什麼這樣遲啊?”遂又嘆息,歌唱道:“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意思是說:我這個泰山在崩潰啊,我這個棟樑在折斷啊,我這個哲人在死亡啊,接著潸然淚下。此後第七天孔子去世。

問道

孔子的大道之行:怨道、問道、約道

孔子不止一次問道於老子,有人認為曾經有八次之多。

若按《水經注》,孔子十七歲的時候就曾問禮於老子。

《史記》記載,孔子三十四歲的時候,自魯遠道而來見老子,一見面,就慷慨陳詞,縱論古人。老子毫不留情地否定了孔子的學問,道:“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大袖一揮,把孔子心目中的古聖先賢輕輕撣去。然後說:君子麼,如果天下太平,官場乾淨,就出來坐坐公車做做官。如果時運不濟,官場貪腐,那就做野外的蓬草,在鄉下隨風而行安步當車吧。

已行大道之境界的老子,很清楚孔子的內心世界,知道他想要什麼,臨別時,還告訴孔子:“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貴,竊仁人之號,送子以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意思是說:一個聰慧又能深思洞察一切的人,卻常遭到困阨、瀕臨死亡,那是因為他喜好議論別人的緣故;學問淵博見識廣大的人,卻常使自己遭到危險不測,那是因為他喜好揭發別人罪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應該心存父母,不該只想到自己;做人臣子的應該心存君上,不能只顧到自己。這一次請教,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孔子問禮於老子,老子很不客氣地指出:第一,你所鑽研的,多半是古人的東西;可是古人已經死了,連骨頭都爛了,不過剩下那麼幾句話,你不能把那些話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的時候呢,固然應該出門坐坐車,闊綽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時候,只要過得去,也就算了。第三,你應該去掉驕傲,去掉很多貪念,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這些對你是沒有好處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這樣在家庭不合適,在朝廷也不合適。

老子還諄諄教導之:“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子回到魯國,告訴那些迫切想知道他是否見到老子的弟子:“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在孔子被圍因於陳蔡之地時,太公任去看望他。

太公任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幹以便驚嚇普通的人,注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於世,你為什麼偏偏喜好名聲呢?

孔子聽後內心受到極大震憾,於是辭別朋友故交,離開眾多弟子,逃到山澤曠野,穿獸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樹和慄樹的果子。曾達到進入群獸不亂群,進入鳥群不亂行的地步。這次經歷可謂是孔子的“壯舉”。因為,在孔子之前看來,君子是恥於與禽獸為伍的。但為了能夠得道,也不得不有病亂投醫,棄禮歸野,在與自然的交合中感受自然之性。

孔子還曾請教桑雽“我屢遭非難,親朋故交越發疏遠,弟子友人更加離散,這是為什麼呢?”桑雽給他講了一個假國人逃亡的故事,然後又說:“君子的交誼淡如清水,小人的交情甘如甜酒。然而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大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麼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孔子聽後突然醒悟,說到:“我會由衷地聽取你的指教!”於是慢慢地離去又悠閒地走了回來,終止了學業丟棄了書簡,弟子沒有一個侍學於前,但他們對老師的敬愛反而更加深厚了。

此外,為修本原之性,孔子曾閉門三月;為修真情之性,他曾拜漁夫為師……諸如此類,為聞道,孔子的學習精神的確值得稱道。

約道

孔子是一個有故事、有追求、有夢想/野心的人,對此,必須得承認。孔子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有他的思想系統,無論是怨道時的悲觀失望,還是問道時的謙卑好學,孜孜以求,都表明孔子有著他的奮鬥方向。儒家以入世為道,孔子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為目的,所以,他的大道,自然就是關於入世,與政治治理有關。

很多人知道孔子有一個“大道之行也”,即《禮記 禮運》有一段文字,講昔者仲尼遊於蠟賓,感嘆之餘有一段對話,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段話為很多人所熟悉,即使在涉及到我國社會主義的相關理論,也時常提到。這段話的意思很好理解,即:真正行了大道的時候,天下就是人們所共有的,就會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備的人選舉出來,人人講求誠信,注重修和睦之環境。因此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不只把子女當作子女,讓老年人能可以有養老送終的處所,青壯年可以有被任用工作來養家餬口的地方,讓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長的地方,讓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社會的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也不會有人撿起來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一定不是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再興起,所以,家家戶戶的大門都不用關閉,這就是理想社會大同世界。這是一個大道之約。

根據現代人的考證,這段話並不出自孔子,而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而說出來的話,換句話說,是儒家對大道之行抵達的大同社會的一種憧憬。但是,如果要仔細追究,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儒家經典著作,又有多少關於孔子的話是他原來的話,又有多少原話被刪減,被張冠李戴,被冒名頂替?這些都不得而知,甚至無法考證,更無法還原。

孔子之前已有儒,而孔子之後儒分為八,而且,經歷了兩千年的風風雨雨,原始的東西,很多已經面目全非,只能以現有的理解其意,既然儒家經典已經將這段話,算在他的頭上,也不是沒有原因。因為這段話的後面,孔子還談道:“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智,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孔子曾說:不改變自己的志向,不辱沒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齊吧。

他說:柳下惠、少連降低自己的志向,辱沒自己的身份,但是言語還合乎倫理,行為也經過思慮,那也算是難能可貴了。

他還說:虞仲、夷逸避世隱居,放肆直言,自身行為還算符合清廉,隱居的舉動也符合道義的權變。我就和他們這些人不同,沒有什麼可以,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這是一個向道之心,雖禪精竭慮,終不得其志,然,大道之約,雖千萬年,亦往之。

孔子的大道之行:怨道、問道、約道

☆ 作者簡介:舒立,自由撰稿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