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定課|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這個系列是一個書法初學者的日常書法練習記錄,不是為了“曬”啥,門都沒入沒啥好“曬”的。同時呢也作為一個定課,勤習之,融入日常生活,也就是寫著舒心、養性。

1

褚遂良 大字陰符經 臨習

書法定課|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2

蘇軾寒食帖 臨習

書法定課|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3

禮器碑

書法定課|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5

史晨碑

書法定課|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6

石門頌

書法定課|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書論學習

筆髓論·釋真

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右軍雲:書弱紙強,筆強紙弱。筆強者弱之,弱者強之也。遲速虛實,若輪扁斫輪,不徐不疾,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口所不能言也。拂掠輕重,若浮雲蔽於晴天;波撆勾截,如微風搖於碧海。氣如奔馬,亦如朵鉤,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然則體約八分,勢同章草,而各有趣,無問鉅細,皆有虛散。其鋒員豪蕝,按轉易也,豈真書一體?篆草章行八分等,當覆腕上搶,掠豪下開,牽撆撥 ,鋒轉行草,稍助指端鉤距轉腕之狀矣。

遲速虛實,若輪扁斫輪,不徐不疾,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口所不能言也。拂掠輕重,若浮雲蔽於晴天;波撆勾截,如微風搖於碧海。氣如奔馬,亦如朵鉤,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沒有一個“

遲速虛實

”的理在,而是人在書寫的當下,心、手、管、毫、墨、紙相應相合而興發出來的一種狀態。是一個當下即是之境。克里希那穆提說“真理是無路之國”,沒有一個規定好的程式達到這種書寫的境界。每個書家只能孤獨地上路,探索那個書寫的真理之國。

輪扁

沒法把自己的技能傳給自己的兒子,他的兒子只能孤獨地走自己的路。而這本身就是心法,真的有那個目標,也只能你自己走,這是最好的教育。無為的教育。

這也是傳統文化吸引人的地方。“

不徐不疾,得之於心,而應之於手,口所不能言也

”這一句引的很好,莊子真的很善於表達,他必然也在某方面有此真實的體驗。

拂掠輕重,若浮雲蔽於晴天

”,這邊是法相自然,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無為而至。浮雲清而能蔽日,松中有力。

波撆勾截,如微風搖於碧海

”,碧海廣大,清風可搖之,而某些轉折處,也就是那微微地一動,就有了。微風之清爽,大海便有了靈機,整個書寫有了清揚、流動之氣,也變氣韻生動起來。

氣如奔馬,亦如朵鉤,變化出乎心,而妙用應乎手。

”收放自如,聚散合度,陰陽激盪而成書道。

書法之境界,慕之慕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