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吃喝 茶之路1:一杯茶中的氣象萬千

《儒林外史》中的吃喝 茶之路1:一杯茶中的氣象萬千

茶是中華文化的血脈,茶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內容。一壺茶亦雅亦俗,一杯茶氣象萬千。

一部清朝人寫明朝生活的《儒林外史》,貫穿了各種茶事。無論官紳文人還是市井百姓、販夫走卒,見面都是一杯茶——在一杯茶中寒暄客氣,在一壺茶中談文論詩,在一碗茶裡聊家長裡短……

有的茶事很精緻繁瑣,有的茶事很隨意簡單;有的茶事是一個人的浮沉史,有的茶事是萍水相逢的傳奇。閱讀小說,也行走在一條茶之路上,領略一壺茶中的人間冷暖,見證一杯茶中的氣象萬千……

1

、鄉間小廟的尋常早茶

小說第二回,薛家集的村民們在觀音庵開會議事,為頭的申祥甫進門就是一通排揎,指責和尚連香油都不捨得多放,白白領受鄉民們的香火。和尚不敢吱聲,陪著小心,趕緊泡茶招待大家:

“(和尚)拿一把鉛壺,撮了一把苦丁茶葉,倒滿了水,在火上燎的滾熱,送與眾位吃。”

這大概是最簡單的煮茶方式,而苦丁茶不僅是茶,也有中藥藥效,這應該是和尚最好的茶葉了,此時被申祥甫指責,趕緊拿出來款待眾人。

眾人相聚,僅僅喝茶是不夠的,還要配上相應的茶點。但和尚沒有馬上拿出來,等到官最大的夏總甲到來後,他才端上茶盤,裡面是“雲片糕,紅棗,和些瓜子,豆腐乾,栗子,雜色糖——擺了兩桌。”雖然都是普通百姓的吃食,便宜易得,可品種很豐富,看起來十分熱鬧,充滿了世俗的煙火溫情。

2

、風流公子的精緻茶話會

相比薛家集的觀音庵,世家公子杜慎卿在南京寓所請客,就精緻得多,也優雅得多了。吃完飯後,他拿出的“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茶,每人一碗。”毛尖是茗茶,水也不是尋常的水,是精心留存的雨水——讓人想起《紅樓夢》中妙玉用梅花雪烹茶,都是文人雅士的講究。

點心就更加精緻了,“便是豬油餃餌,鴨子肉包的燒麥,鵝油酥,軟香糕。”——真是紅棗瓜子沒法比的,我們雖然沒吃過,可看著名稱就是唇齒留香,垂涎欲滴了。杜慎卿請的三位客人是窮困書生和孤陋寡聞的鄉下財主,這頓茶飯實在讓他們見所未見,大開眼界,以至於回到住處,還“恍惚如在夢中”……

3

、一個少年的浮沉故事

馬二先生遊過西湖、經歷過洪憨仙詐騙未遂後,再次去城隍山吃茶,看到茶室旁邊新添了一張桌子,一個清瘦的少年正在給人拆字算命。偶爾一瞥見,發現這少年竟在讀他選編的八股文,頓時心生好感,便跟他搭訕起來。

少年很有禮貌,儘管知道馬二先生不拆字,不是他的生意,卻也恭敬地請坐,然後去茶室裡“開了一碗茶”端給馬二先生。如此,讓馬二先生更加喜歡。得知他叫匡超人,流落於此無錢回家,當即仗義相助,送了他十兩銀子和一件舊棉襖,鼓勵他好好讀書上進。

還是這個匡超人,考中秀才被選取教習後再回杭州,舊日詩友景蘭江想找他聊聊,“要邀到茶室裡去坐,匡超人近日口氣不同,雖不說,意思不肯到茶室”,匡超人自覺已經上了檔次,根本不屑於清淡簡陋的茶室了。景蘭江無奈,只好請他去了一家酒樓。此後在酒樓上、在小船中,他高談闊論,再也看不上曾經對他有大恩的潘三和馬二先生了……

4

、兩個老人的風雨江湖

嘉靖九年,蕪湖的甘露庵中來了一位自稱叫“牛布衣”的老儒。牛布衣住下後,白天去尋訪朋友,晚上便一個人在燈下吟哦詩詞,非只一日。

“老和尚見他

孤蹤

,時常

煨了茶

送在他房裡,陪著說話到一二更天。清風月明的時節,便同他在前面天井裡談說古今的事務,甚是相得。”

老和尚是個熱心人,他見牛布衣孤單,便時常來找他聊天。他們煮一壺茶談古論今,坐在天井前賞清風明月,聊到共鳴處,彼此會心一笑。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不久牛布衣病重去世,臨終前,將自己的後事全都交代給這個相識不久的老和尚。老和尚也沒有辜負他,邀請眾鄰居,為牛布衣辦了一場雖然簡單卻也鄭重的喪事,他親自為之入殮、唸經、停靈、供奉香爐魂幡,盡心盡力。

“茶煙一縷輕輕揚,攪動蘭膏四座香。”茶是自然的饋贈,茶也是光陰的傳奇,一杯茶承載著一段故事,一杯茶裡藏著每個人的苦樂人生。《儒林外史》中的茶之路還很長,下篇繼續講……

讀一卷書,喝一杯茶,無驚無擾,就是我的身心歡喜,我的歲月靜好……

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一下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