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是經世之道 先王之治

我們現在提倡中國文化,如果有人問到中國文化,你把他帶到故宮博物院,怎不把他帶到你的書房處呢?因為你書房裡沒有東西,只好找老祖宗撐面子。所以中國文化下不了定義。

講中國文化哲學問題,宇宙的來源,先有雞先有蛋?莊子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因為搞這個會搞邏輯,搞邏輯會搞發瘋,搞五千年沒有結論。所以《易經》最後一卦叫“未濟”,永遠下不了結論,永遠不需要做結論,我們老祖宗蠻聰明。

中華文化是經世之道 先王之治

莊子提出最早的上古文化,老祖宗對天地宇宙的觀念叫“六合”。什麼叫六合?東南西北四方加上下;四方如四個角,叫八方,佛教進入中國,八方加上下,叫十方。天地以外究竟還有沒有世界?人類是否是外星球過來的?這是中國文化和佛經裡討論得最為厲害的事情,是有根有據的。

人類從哪個星球過來的?佛學裡有明確地指定,怎麼來的,坐什麼來的。來了以後,流落在地球上,變成了我們的老祖宗。我們老祖宗流落在地球上很可憐的,是貪吃鹽巴搞壞了的。

中華文化是經世之道 先王之治

六合之外的事情,這個問題永遠存在,不過暫時不去追問,“存”而不論。那麼宇宙的人事,六合之內呢?聖人論而不議,討論研究不加以批判,不做一個嚴格的結論。在這兩個原則之下,我們的歷史比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完備,都早。

許多國家許多民族的歷史,都是後人慢慢追溯的,例如印度,自己國家沒有歷史,大部分的歷史資料,儲存翻譯成中國的佛經經典《大藏經》裡,西方人有意的不承認,都沒有采用,很可惜,印度有兩個原因,不大講究自己的歷史:沒有時間觀念,也沒有數字觀念。

只有中國從老祖宗開始就建立歷史觀念,這個歷史叫春秋。孔子出生的西周與東周之間那個時代,他寫了一本書叫《春秋》,後來春秋成了歷史的代名詞。中國文化是自天文來的,一年四季的氣候冷到極點是冬天,熱到極點是夏天,春秋是最和平,最公平,歷史是持平的公論,這就是中國的歷史學家,認為在這一個時代當中,社會、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這個像春分秋分一樣平衡的天平上來批判。

中華文化是經世之道 先王之治

春秋經世先王之治,中國文化的開頭就是“春秋”的道理。中華民族為什麼那麼重視歷史文化呢?歷史是給人類留下人生的經驗,把人類歷史過去的經驗,興衰成敗、是非善惡,都留下給後世人做榜樣,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經濟之學,也叫經世之道,是救世救人的學問,不是學校經濟系的經濟。

所以《春秋》是“經世”之學,是“先王之治”,使我們瞭解祖宗的文化,瞭解和平安樂是怎樣。我們後世的子孫不孝,把天下人類弄成這樣的痛苦,這就是非先王之治。

中華文化是經世之道 先王之治

春秋的著法,是議而不辯,平論。孔子著《春秋》,重點在“微言大義”,一個字都不能易動,因為它每個字中都有大義有深奧的意義包含在裡面。所以後人說《春秋》責備賢者,孔子著《春秋》,亂臣賊子懼。

莊子提出中國文化的人倫之道,“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幾乎成為中國文化儒道釋三家的不易之論。後來的文化,關於歷史哲學,東方哲學的看法,一切的觀想,都是以這幾句話作基礎的,各方面都引用到!(南公懷瑾《莊子講記·齊物論》38)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正能量,智慧識人性;相遇皆是緣,生命眾歡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