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古詩詞的意境深遠、凝練雋永是最為打動孩子的心的。當然這一塊也是部編版教材改革中最突出的部分,文言文、詩歌將大幅度提高內容比例,這也是希望現在的學生能學習古人的詩歌之美,而不僅限於白話文的表達方式。

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當然,學好古文,不僅僅在於提高自己語文中對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還在於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因為在古文中,有不少經典的表達手法,是非常值得學生去學習的,用這些方法在自己的作文中,則可以提升整篇文章的層次。同學們可以來看看以下一些寫作文時也能用到的方法,學習之,借鑑之……

1、正襯和反襯

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起,散作乾坤萬里春。

這首詩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報春的特徵,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襯托是透過描寫一個事物來使另一個事物表現得更突出的方法。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如《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襯天姥之高;《琵琶行》中寫江中之月“唯見江心秋月白”襯托琵琶聲的引人入勝,“別時茫茫江浸月”襯托人物淒涼的心情;《項脊軒志》中用“萬籟有生”來反襯“庭階寂寂”。

2、動靜結合

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山居秋暝(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頷聯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山泉因雨後水量充足,流勢增大從石上流過,淙淙有聲,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寂靜。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以動襯靜。

3、虛實結合

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雨霖鈴(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設想別後的情景: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迴,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想象別後淒涼景象,眼前斷人腸的離愁躍然紙上。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境,“虛”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聯絡,互相滲透轉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

4、色彩的渲染

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白居易《憶江南》中也有這樣的句子: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透過紅日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渲染力極強。

5、觀察角度的變化

這些古詩詞中經典的表現手法,孩子們趕緊學起來,幫助自己提高語文水平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豔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

蘇軾的《題西林壁》中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比如俯視、仰視、遠眺、近看等,所得到的視覺形象會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