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坐看雲起

古人的坐看雲起

換一種心境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生命的最後三年,吃齋奉佛,漫步山中,在與林間老叟閒談之際,詩人王維將如此豁然的文字與心境,寫進了千古名篇《終南別業》中。

古人的坐看雲起

《桃花源圖》中的雲 明代 仇英

觀雲,素為隱者所好。

最初的“雲”,為象形字。甲骨文裡,它是由意為天空的長短兩橫與緊連的優美捲曲的雲朵構成,這樣的造字,易識且有趣,瀰漫著遠古的浪漫。戰國之後,雲的寫法出現變化,並與林泉有了連線,正如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所言:雲,山川氣也。於是,觀雲便有了兩種意蘊,即味天空之遼遠,也是感草木之靈氣,而兩者,皆可資於自身修行。

古人的坐看雲起

《桃花源圖》中的雲 明代 仇英

東晉陶潛又寫: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岫( xiù ),鳥倦飛而知還。

大意是,拄著柺杖走走歇歇,不時抬頭望向遠處。白雲自然而然地從山間飄出,倦飛的小鳥正返回巢中。陶潛著意勾畫一種寧靜恬適的自然情境,以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同時,他也在不經意間道出了雲的另一層隱藏含義——無心。

古人的坐看雲起

石壁看雲圖 宋代 馬遠

佛家看來,雲象徵著無常心、無住心。此意出自《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古籍記載,禪宗六祖惠能正是在聽到五祖弘忍講法時的“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才有所悟,並開啟了南宗之路。期間,他寫下了似有相通的著名禪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無常心,與“空”相近:心若有所“執著”,猶如生根不動,若去掉“執著”,便可擺脫煩擾,得以自,這正像雲一般,自然飄動,任運自在。也可以說,當以無心之態處事,方可物我一境,這樣的禪機,篤信佛法的王維,或許早有領悟。

古人的坐看雲起

觀雲之人

王維的信仰,受母親影響。母親將高僧“維摩詰”的名字拆開,為王維起名——“維”是為他的名,“摩詰”是其字。“維摩詰”的名字翻譯過來是沒有汙垢,即“淨”。

從王維的追求和嚮往來看,他似乎始終沒有離開這個字。王維一生起起伏伏,晚年終是歸於平靜。他將自身感悟整合詩句,化為“坐看雲起”,其文字中透出的理趣,向後傳遞,影響了一眾文人與畫家。如南宋的馬遠的《石壁看雲圖》,又如其子馬麟的《坐看雲起圖》,都是依此作成。

古人的坐看雲起

坐看雲起圖 宋代 馬麟

馬麟的坐觀,悠遠空靈,極為簡練。

直觀看去,遠處只有隱約可見的險峰和幾片雲,中景大塊留白,不著一筆,近景則是緩緩的流水、突出的巖壁及一位觀雲士人。士人將拄杖放在一旁,慵懶地靠向一邊,靜靜注視著雲層的湧動與變幻。變幻的,是雲朵,也是世間萬物,而如何做到內心平靜的坐觀,則是因人而異。

古人的坐看雲起

雲與山

對於世俗中的多數人來說,行到水窮與坐看雲起,不是遙不可及的廣闊天際,也不是深奧的禪語,而是看待事物的方式——

在山間信步閒遊,不知不覺已是溪水盡頭。無路可行時,也是內心開闊時,所以索性坐下,仰觀天邊的風起雲湧,享受一份閒散與無心,或為最佳選擇。

古人的坐看雲起

觀雲之人

表面上看,水窮與雲起是兩件事,實際上,兩者有著微妙的內在關聯。

《詩經》寫:英英白雲,露彼菅( jiān )茅。意思是,濃濃的雲霧飄過,沾溼了菅草和絲茅。水與雲的轉換,清晰可感:水汽蒸騰,變而為雲,雲聚成雨,便可復而為水。當至水窮處,坐看雲起,靜待一種變化,何樂而不為。

作者:莫一奧,文字工作者,長期從事中西藝術史和人文歷史等泛文化內容寫作,目前所有文章均釋出在微信公眾號“LCA”和“莫一奧的”。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