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故里:武漢

楚漢故里:武漢

「楚漢故里」是西窗燭出品的城市文化專題,以古詩詞為跡,探索靈秀鄂楚十三城的故里往事,是尋蹤,也是尋根。

《楚漢故里:武漢》全文朗讀,朗讀者:凌澤坤

楚漢故里:武漢

黃鶴樓

武漢地區的歷史最早能一直追溯到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1956年考古發現的東湖放鷹臺遺址,粳型稻的稻殼燒土將武漢東湖的人文歷史遠推到數千年以前。而在黃陂區內盤龍城遺址發掘的商代墓葬與青銅器,則揭開了南方長江流域商朝考古的序幕,對復原商代史實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楚漢故里:武漢

鸚鵡洲長江大橋

武漢的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當時是為江夏郡的沙羨縣。東漢末年,戴監軍在今漢陽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後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便是將郡治設在了卻月城中。文士禰衡在江夏與黃祖之子黃射交善。後來黃射在江心洲上大宴賓客,有客人獻鸚鵡並請禰衡以鸚鵡為賦,禰衡揮筆寫就一篇託物言志的《鸚鵡賦》,駢儷工緻而文辭斐然,鸚鵡洲也因此得名。但禰衡“尚氣剛傲,矯時慢物”,終被黃祖所殺。後世文人多詠鸚鵡洲以吊禰正平,如李白的《望鸚鵡洲懷禰衡》,劉長卿的《過鸚鵡洲王處士別業》等。

當年的鸚鵡洲灘頭日落金沙熠熠景緻如畫,更有商旅往來舳艫千里,可謂是“千帆落山巔,萬檣擁舟楫”,如魚玄機在《江行》所敘畫船遊舸:“大江橫抱武昌斜,鸚鵡洲前戶萬家。畫舸春眠朝未足,夢為蝴蝶也尋花。”

楚漢故里:武漢

古晴川閣

吳黃武二年,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傳說中三國名臣“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故名“黃鶴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隨著江夏城地的發展,黃鶴樓逐漸成為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登覽勝地。唐代閻伯理撰《黃鶴樓記》,譽其為“荊吳形勝之最”;詩人崔顥曾在此題《黃鶴樓》,寫煙波日暮弔古懷歸,嚴羽《滄浪詩話》曾言:“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黃鶴樓與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又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晴川閣為明嘉靖年間漢陽太守範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宮時所增建,便是取“晴川歷歷漢陽樹”中的“晴川”二字命名。古琴臺又名俞伯牙臺,始建於北宋,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列子·湯問》記道:“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然一年伯牙於龜山赴約而來,卻知子期病故;悲痛之餘,從此不復鼓琴,史稱伯牙絕弦。今高山流水為得覓知音或樂音高妙之典故,如《大宋宣和遺事》“說破興亡多少事,高山流水有知音”,王安石《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空弦膝上桐”。

楚漢故里:武漢

古琴臺

到了宋時,江夏石城山上的名樓不僅有黃鶴樓,還有南樓。南樓的修建背景並未見諸史料,尚且僅知宋元祐八年時方澤知鄂州,重建黃鶴山頂白雲閣時誤認為此閣是三國庾亮所登之南樓,遂名之。崇寧元年黃庭堅謫遷鄂州,九月至江夏曾多次登南樓,其作品中就有與方澤相唱和的《南樓畫閣觀方公悅二小詩戲次韻》二首,還有傳唱頗廣的《鄂州南樓書事四首》:“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劉勰《文心雕龍》中談到“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黃庭堅之後也不乏登樓抒懷之人。如陸游一腔赤子肝膽心繫鄂州戰場的《南樓》:“登臨壯士興懷地,忠義孤臣許國心。倚杖黯然斜照晚,秦吳萬里入長吟。”

楚漢故里:武漢

歸元寺

開元十三年,李白離開了他自小生活的蜀地,遠遊至江漢地區,他在江夏漢陽兩地與孟浩然、宋之悌、王令、僧行融等人有頗多詩歌酬和。如開元十六年春三月,孟浩然欲赴揚州,李白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以送別;又如開元二十二年,李白乾謁不得,憂憤之中再次南遊到了江夏,與貶赴交趾的好友宋之悌相遇,作《江夏別宋之悌》。

乾元元年,知天命之年的李白受永王之亂牽連,這年初夏他在流放夜郎的路上途徑江夏,與老友史郎中黃鶴樓頭聽悠悠笛聲,如怨如訴催生思緒萬千,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花”。時張渭出使夏口,便邀李白與沔州杜太守、漢陽王縣令相約在漢陽南湖上宴飲。飲酒正酣,張渭見南湖水光如練,景色秀美,請李白為南湖更名,李白因“郎官愛此水”的緣故命名為郎官湖,並寫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郎官湖因李白的影響和秀麗的山水風光,從唐代一直到明朝,都是“古今賢豪遊賞非一”之地。北宋初年,蔣之奇遊湖留下《清光亭》一詩:“泛觴江城南,乃與太白俱。明月一萬頃,清光天下無”。賀鑄在江夏任職期間還專門慕名尋訪郎官湖,寫下《郎官湖》詩曰“江吞百頃盡,石刻一篇留”。

楚漢故里:武漢

南湖

武漢地跨南北,兩江朝宗於此,更因九省通衢而四通八達,各方風物氣象萬千。自黃鶴樓極目遠眺,江吞雲霧萋萋芳洲,歷代關於武漢的詩詞不僅吟詠這裡的名勝古蹟,還趁快意雅興書寫著紛呈各異的人生況味,因而這些文墨辭章留予我們的不止如畫江城的舊貌風采,更有熨帖人心的氣脈風骨。

楚漢故里:武漢

斯人秘事輾轉流逝,但後世從來不缺攜酒前來的追慕之人,千載風骨從未泯滅。這是西窗燭「楚漢故里」城市文化專題的第十二篇文章;自古至今靈秀鄂楚一直在漫長的時光裡滌盪風霜,明媚剛強。我們希望尋覓這十三城蘊藉在古詩詞中的故里往事,探訪其中薪火相傳的悠悠文脈與煌煌氣象。

願不久後春色瀲灩正晴好時,諸君踏歌至此,傾杯敘舊,珍重道一聲“別來無恙”。

《楚漢故里:武漢》全文古詩詞,朗誦者:白琉

《望鸚鵡洲懷禰衡》

李白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

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

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五嶽起方寸,隱然詎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過鸚鵡洲王處士別業》

劉長卿

白首此為漁,青山對結廬。

問人尋野筍,留客饋家蔬。

古柳依沙發,春苗帶雨鋤。

共憐芳杜色,終日伴閒居。

《江行》

魚玄機

大江橫抱武昌斜,鸚鵡洲前戶萬家。

畫舸春眠朝未足,夢為蝴蝶也尋花。

煙花已入鸕鷀港,畫舸猶沿鸚鵡洲。

醉臥醒吟都不覺,今朝驚在漢江頭。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次韻和張仲通見寄三絕句》

王安石

高山流水意無窮,三尺空弦膝上桐。

默默此時誰會得,坐憑江閣看飛鴻。

《南樓畫閣觀方公悅二小詩戲次韻》

黃庭堅

其一

十年華屋網蛛塵,大旆重來一日新。

五鳳樓前脩造手,箇中餘刃亦精神。

其二

重山覆水繞深幽,不見高賢獨倚樓。

手拂壁間留恨句,凌波微步有人愁。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

黃庭堅

其一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清風明月無人管,

並作南樓一味涼。

其二

畫閣傳觴容十客,

透風透月兩明軒。

南樓盤礴三百尺,

天上雲居不足言。

其三

勢壓湖南可長雄,

胸吞雲夢略從容。

北船未嘗睹巨麗,

複閣重樓天際逢。

其四

武昌參佐幕中畫,

我亦來追六月涼。

老子平生殊不淺,

諸君少住對胡床。

《南樓》

陸游

十年不把武昌酒,此日闌邊感慨深。

舟楫紛紛南復北,山川莽莽古猶今。

登臨壯士興懷地,忠義孤臣許國心。

倚杖黯然斜照晚,秦吳萬里入長吟。

楚漢故里:武漢

東湖櫻花園

《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李白

其一

聞君罷官意,我抱漢川湄。

借問久疏索,何如聽訟時。

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

應念投沙客,空餘吊屈悲。

其二

鸚鵡洲橫漢陽渡,水引寒煙沒江樹。

南浦登樓不見君,君今罷官在何處。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其中字數無多少,只是相思秋復春。

《江夏寄漢陽輔錄事》

李白

誰道此水廣,狹如一匹練。

江夏黃鶴樓,青山漢陽縣。

大語猶可聞,故人難可見。

君草陳琳檄,我書魯連箭。

報國有壯心,龍顏不回眷。

西飛精衛鳥,東海何由填。

鼓角徒悲鳴,樓船習征戰。

抽劍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長呼結浮雲,埋沒顧榮扇。

他日觀軍容,投壺接高宴。

《息夫人》

王維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息夫人》

宋之問

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

仍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

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

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江夏別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於此泣無窮。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李白

張公多逸興,共泛沔城隅。

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為歡古來無。

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

風流若未減,名與此山俱。

《清光亭》

蔣之奇

鄭圃僕射陂,漢陽郎官湖。

郎官何為名,張謂佩使符。

泛觴江城南,乃與太白俱。

明月一萬頃,清光天下無。

《郎官湖》

賀鑄

當年賢守令,載酒沔南遊。

涼月呈新霽,明湖涵素秋。

郎官夏口使,仙客夜郎囚。

促膝青螭舫,連觴紫綺裘。

高驩隨雨散,餘躅想風流。

芳草失青履,滄波浮白鷗。

江吞百頃盡,石刻一篇留。

宜有沈碑者,前懷陵谷憂。

楚漢故里:武漢

東湖磨山櫻花園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