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詩作以“植物文獻”首入西方視野

陸游詩作以“植物文獻”首入西方視野

1898年,翟理斯《古今姓氏族譜》在上海出版,其中有陸游的介紹。

陸游自稱“六十年間萬首詩”,至今留存於世者仍有9300餘首。晚清時期,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陸游開始進入西方漢學家的視野。1882年,俄國漢學家貝勒(1833年—1901年)在所著《中國植物誌》第1卷第3章“中國文獻一覽”以中英文對照的形式,簡要介紹陸游的《放翁集》《老學庵筆記》《南唐書》《天彭牡丹譜》等多種作品。

不過,陸游此時顯然並非因為其詩歌成就而受到關注。進入20世紀,陸游詩作才開始被譯成英文,進而陸續傳播開來。

翟理斯開啟英譯歷程

1898年,英國漢學家翟理斯(1845年—1935年)所著的中文書名為《古今姓氏族譜》,由伯納德·誇裡奇公司在倫敦、別發洋行在上海分別出版。翟理斯在書中介紹了2500多箇中國古今名人,標註序號的就有2577人,其中就包括陸游(序號為1439)。

關於陸游,翟理斯的介紹如下:“陸游(字務觀,公元1125—1209),浙江山陰人,12歲便文采出眾。他以恩蔭進入官場,卻被秦檜嫉恨。秦檜死後,他獲得任命。1163年,宋孝宗任命他為樞密院編修官,並賜他進士出身。此後,他擔任過多個地方職務,但在官場上並不是很成功。人們指責他過於頹放,於是他乾脆自號‘放翁’。他是一位文筆嫻熟的文學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他名垂青史,其雜著以《渭南文集》之名出版。後者至17世紀由毛晉翻印,並且增加了陸游原本不想出版的兩部早期佚著。”

在此,翟理斯稱陸游卒於1209年,有別於當前學界的共識;他稱毛晉翻印《渭南文集》,並增加陸游的兩部早期佚著,但毛晉所刻《陸放翁全集》其實包括《渭南文集》《劍南詩稿》《放翁逸稿》《老學庵筆記》《南唐書》《家世舊聞》《齋居紀事》七種。不過,他已經注意到陸游的詩人角色。

1907年12月,翟理斯所撰中文書名為《〈禁菸條例〉與中國的酒》刊登在《十九世紀及未來》總第630期。他在文中翻譯了陸游的一首詩作,經過比對,筆者查知這首譯詩的對應原詩為《對酒》,內容如下:“溫如春色爽如秋,一榼燈前自獻酬。百萬愁魔降未得,故應用爾作戈矛。”

根據筆者掌握的資料,這是陸游詩作的最早英譯。而且,直至今日,再無他人譯過這首《對酒》。可以看到,翟理斯對《對酒》原文的理解較為到位;其譯詩注重押韻,第1行和第3行押尾韻[t],第2行和第4行押尾韻[d]。

翟理斯的這篇《〈禁菸條例〉與中國的酒》還收入其中文書名為《山筆記》第1輯某期(具體待查)當中,但題名改為《鴉片與酒》。其內容雖然略有變化,但依舊載有《對酒》的英譯版本。

1923年,翟理斯所譯《古文選珍》增訂版上、下兩卷(散文卷和詩歌卷)由別發洋行在上海出版。其中,散文卷為1884年《古文選珍》的增訂版,詩歌卷則為1898年《古今詩選》的增訂版。此次,翟理斯終於在《古今詩選》增訂版中收錄了他之前翻譯的《對酒》,並且新增一條簡要介紹,稱陸游是“一位履歷豐富的政治家,文筆嫻熟的文學家。他青史留名,其詩作備受推崇。他自號‘放翁’”。

克萊默-賓繼譯留遺憾

1916年,英國漢學家克萊默-賓(1872年—1945年)獨立完成的譯詩集《燈宴》(或譯《宮燈的饗宴》《元宵節》等),由約翰·默裡公司在倫敦出版,列入他與S。A。卡帕迪亞(1857年—1941年)共同主編的《東方智慧叢書》。

克萊默-賓在《燈宴》中收錄了陸游的一首詩作,並對陸游簡要介紹:“陸游(公元1125年—1210年),一位傑出官員,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和歷史學家。”這首譯詩題為“Songs of Three Gorges”。

經過考察比對,筆者查知,這首譯詩其實對應陸游的兩首《三峽歌》,只不過克萊默-賓將二者合而為一。這兩首《三峽歌》內容如下:“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明月中。”“我遊南賓春暮時,蜀船曾系掛猿枝。雲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可以看到,兩首《三峽歌》原本均為四行七言絕句,但克萊默-賓的這首譯詩卻變成了“四行+六行”,各行詩句長短不定,但注重押尾韻。

必須指出,克萊默-賓對陸游原詩的理解並不透徹,這導致其譯詩的表達存在錯謬。比如,“十二巫山見九峰”指長江三峽谷深峽長,百轉千回,所以陸游在船上只能依稀看到巫山十二峰當中的九座山峰,而無法看清全部十二座山峰。但克萊默-賓所譯的意思是“從巫山十二峰我看見九峰矗立”,跟原詩並不對應。

再如,在“我遊南賓春暮時”這一句中,“春暮”即暮春,指春季的末尾階段,即農曆三月。但克萊默-賓所譯的意思是“當漫長的六月開始時”,跟原詩並不對應。這些錯謬之處無疑降低了這首譯詩的價值,令人遺憾。

韋利譯詩太拘泥原作

1918年1月,英國漢學家韋利(1888年—1966年;或譯“魏理”等)在美國《詩刊》第11卷第4期發表一組譯詩,題為《中國詩歌》,其中就包括陸游的《初夏》(“老翁賣卜古城隅”)。

同年,韋利的譯詩集中文書名為《古今詩賦》由康斯塔布爾公司在倫敦出版。次年,阿爾弗雷德·A。克諾夫公司也在紐約出版了該書。該書內收錄4首陸游詩作,除了已經發表的《初夏》,另外3首分別是《泛舟》《牧牛兒》《泛湖至東涇》。值得一提的是,《牧牛兒》後來還收入商務印書館於1934年出版的翟理斯與韋利譯詩選集中文書名為《英譯中國歌詩選》等書中。

在上述4首譯詩中,只有《初夏》的詩題採用意譯之法,其餘3首的詩題則採用直譯之法。從譯文來看,韋利基本都是採用直譯之法。試對比《牧牛兒》與韋利所譯詩可以看到,韋利的譯詩跟原詩基本對應,甚至都有過分拘泥於原詩之嫌,如在“江風”和“山雨”的翻譯上。

玕德璘擔當英譯主力

在翟理斯、克萊默-賓和韋利之後,玕德璘(1883年—1971年;或譯“克拉拉·M。坎德林”等)成為陸游詩作英譯的主力軍。

1933年,玕德璘的譯詩集《風信集:宋代詩詞歌賦選譯》由約翰·默裡公司在倫敦出版,後多次重印。該書共計收錄6首陸游詩作,並附陸游簡介:“陸游(公元1125—1201),南宋最為偉大的詩人。12歲就開始寫詩。在青年時代,他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到了晚年,他失去了全部雄心壯志,只對自然有所興趣。”

可以看到,雖然將陸游的逝世年份誤記為公元1201年,但玕德璘對陸游評價很高,甚至將他排為南宋詩人之首。經過比對,筆者查知這6首陸游詩作分別是《漁家傲·秋思》《訴衷情》《柳梢青》《好事近:次宇文卷臣韻》《好事近》(“歲晚喜東歸”)和《鵲橋仙:夜聞杜鵑》。從內容來看,前面2首涉及陸游早年的從軍經歷,後面4首則長於描繪自然風光。這恰與玕德璘對陸游的評價保持一致。

1938年10月,玕德璘在美國《亞細亞雜誌》第38卷第10期發表《愛國主義詩選》,內含陸游小傳及其7首詩作,即《示兒》《春夜讀書感懷》《秋風曲》《長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和《聞虜亂有感》《松驥行》《關山月》。透過這7首譯詩,玕德璘初步在英語世界樹立了陸游的“愛國詩人”形象。

1946年,玕德璘的譯詩集《陸游的劍——中國愛國詩人陸游詩選》由約翰·默裡公司在倫敦出版,列入“東方智慧叢書”。該書卷首載有“東方智慧叢書”時任主編小克萊默-賓撰寫的“編者注”、約翰·默裡公司關於“東方智慧叢書”更換主編的說明、玕德璘撰寫的“作者小注”與“致謝”、時任國民政府駐英國大使郭泰祺撰寫的“前言”、桃樂絲·路特富德撰寫的“序言”和玕德璘撰寫的“導論”,實均為陸游小傳,內含《憶山南》(“貂裘寶馬梁州日”)《示兒》等4首陸游詩作、《唐宋詩醇》中關於陸游的評論選譯、陸游《渭南集》選譯、陸游《示兒》英譯;卷末附有“陸游年表”。

該書正文另收44首陸游詩作,分成“愛國”“旅行”和“自然”三個部分排列。在全部48首譯詩當中,僅有8首為已經發表的舊譯,即《愛國主義詩選》7首及《鵲橋仙:夜聞杜鵑》,其餘40首均為新譯。囿於篇幅,此處不一一列出。

玕德璘是英國來華傳教士兼漢學家甘霖(或譯“甘德璘”“甘淋”等)的女兒,生於中國、長於中國,會講漢語,但她畢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中國語言文化教育,對陸游其人其詩的認識與理解不夠深入、不夠準確。這導致《陸游的劍——中國愛國詩人陸游詩選》存在不少誤讀和誤譯之處。錢鍾書曾在1946年12月《書林季刊》第3期發表長篇英文書評,對其錯謬與不足提出深刻批評。不過,該書畢竟是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陸游詩作英譯選集,而且它進一步突出了陸游的“愛國詩人”形象,故而其翻譯史意義值得深入探究。

日益受到英語世界重視

深入考察陸游詩作在英語世界的譯介史實,4位英國著名漢學家對陸游詩作早期在英語世界的翻譯傳播做出努力——翟理斯開啟了陸游詩作的英譯歷程,克萊默-賓、韋利和玕德璘三人繼之而譯,玕德璘更是成為主力軍,所譯陸游詩作數量最多、最成體系。在這4位英國漢學家的持續努力之下,陸游詩作日益受到西方漢學界的重視,多種譯詩選集和研究論著陸續出版,為中國與英語世界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鑑作出貢獻。

1973年,華茲生所譯中文書名為《放翁集:陸游詩文選》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在紐約出版。1984年,戴維·M。戈登所譯中文書名為《放翁集:陸游詩選》由北點出版社在舊金山出版。另外還有不少人選譯陸游詩作,收入各種詩文集。

翻譯之餘,亦有研究。1972年,何丙鬱、吳天才和林必達合著的《陸游:鍊金術士似的詩人》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堪培拉印行。1977年,杜邁可所著《陸游》由特懷恩出版社在波士頓出版,為英語世界第一部陸游研究專著。1989年,馬丁·傑拉爾德·巴克斯特羅姆以論文《蜀地城堡:陸游(1125—1210)詩作中的夢想主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

隨著翻譯與研究者漸多,陸游作為中國古代代表性詩人的地位也在英語世界逐漸獲得認可。目前,已有多種英語世界主流出版社推出的《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學選集》或《中國詩歌選集》等書介紹陸游其人並選譯其詩作。可惜的是,陸游詩作尚未進入英語世界主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學指南》《世界文學史》或類似書籍當中,亦即尚未在英語世界實現經典化。這無疑是一大憾事,但同時也是今後值得努力的方向。

(作者為福建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