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宋代蘇軾在《與侄書》中對他所推崇的藝術美學做了極其精要的概括,他說:

“平淡乃絢爛之極也”。

這句話裡有一對相反的詞彙,一個是平淡,一個是絢爛。以常理度之,平談怎麼會是絢爛呢?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而蘇軾在這裡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說日常平淡之物,乃含絢爛之意。作為的一個藝術家,他的藝術作品或許可以給我們啟發。我們先來看他的畫,他流傳下來的畫不多,比較出名的一個是《枯木怪石圖》。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幅畫並沒有描繪什麼美好的事物,僅僅是一個奇形怪狀的石頭,一個乾枯瘦癟的老樹,那麼蘇軾為什麼要畫它?

實際上,蘇軾在畫這幅作品的時候,境況不好。他當時是徐州太守,曾親往蕭縣聖泉寺是在那裡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這幅畫幾乎代表了蘇軾在美術教材的美術史上的形象。在當時的政壇,蘇軾是左右兩派都不接納的“燙手山芋”。早年他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認為新法步伐太快,容易產生社會流弊,因而不見容於新黨,甚至在“烏臺詩案”中險些喪命,後被貶黃州。王安石罷相後,司馬光起用了包括蘇軾在內的舊黨人士,但蘇軾同樣不贊成司馬光全盤否定新黨的舉措,所以又受到舊黨的猜忌,其後蘇軾屢遭貶斥,竟一個月內三貶其官,最終將他貶至廣東的惠州、海南的儋州。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如此傳奇而又充滿曲折的道路,讓蘇軾極其喜歡錶現一些奇怪的東西,是因為“怪怪奇奇,蓋是描寫胸中磊落不平之氣,以玩世者也”。蘇軾自己在詩文中說:老去君恩未報,空回首,彈鋏悲歌。功業未就無疑是其人生最大的痛苦。而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莫過於看到郡下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無災無禍。蘇堤的湖光山色,徐州的野老頑童,鳳翔的喜雨亭都烙上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本質力量”,所以,這些人和景進入他的眼簾,他的全身心都會被無限的恬淡、欣慰和澄明而包圍。作為一個政治家,蘇軾一直在追求著這種難以企及的“美”,這已經完全超越了世俗的名利層,追求的是審美的忘我之境,即“自我實現”之境。正如浮士德在幾番求索之後終於在圍海造田的造福人類的事業中發現了人的生命的偉大與莊嚴,“你真美啊,請為我停留!”這是生命進人至真至純的幸福歡樂的極境的由衷吶喊。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因而,這種自我實現,超然物外的心態,不需要遵從現實社會世俗的審美觀點,一些自認為挑戰了審美底線和審美享受的“怪奇”之態,可能更加符合蘇軾作為一個文人畫家自我的意趣追求。這也就決定了蘇軾不會去表現枝繁葉茂的欣欣向榮之態,不會去表現燈紅酒綠的人生歡快。畢竟,那些都是一時之樂,非人生常態。在他看來,平淡的、普通的,才是長久的,正因為其平淡、普通,才蘊涵著人生無限的可能。

我國著名的宗白華先生在美學散步中提出了中國美學史上兩種不同的美的理想,一種是追求色色的華麗之美,一種是追求芙蓉出水的自然之美,前者是一種追求在藝術上儘量的光鮮奪目,,而後者則突出在樸實的藝術表達過程中表現藝術家的思想和人格,這兩者之間雖然沒有孰優孰劣的差別,但是在藝術的境界上、對人生的態度上卻體現出了兩種不同的深淺層次,那麼,蘇軾無疑是屬於後一者。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蘇軾的生活背景是處在北宋的後期,這一時期是北宋從鼎盛到衰落的轉變時期,作為有自我意識覺醒的知識分子,一方面他在傳統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的影響下,積極的入世,強調作為一個士大夫個人的修養,即用自己的文字去幹預社會,達到“致君堯舜上”的藝術理想。但另外一方面,蘇軾又在嚴酷的政治環境以及社會現實的逼迫下慢慢屈服,思想中有了傾向於佛老一家的思想,因此我們認為蘇軾在飽嘗生活和仕途的顛破流離之後,逐漸形成了曠達豪邁的人生態度,。他在藝術的表達情感上,更加超然物外,在藝術上,他追求體現老莊道家思想最高藝術理想的自然平淡的意境,這種意境一如我們前面所說的,他在枯木怪石圖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奇怪,平淡和平凡的美。

但值得注意的是,蘇軾所說的平淡並非是平易淺俗的那種淺薄之氣,而是強調符合道家思想的無為自然和禪宗思想的平淡平和,曠達自適。蘇軾將老子、莊子和禪宗的審美主張作為藝術家追求的目標,在這種思想的要求下,把自然界表現萬物的形體和麵貌提取出一種符合他們美學主張的要求,即平淡在形式和內容之間結合起來加以表現,蘇軾以老莊道家及禪宗清淨空明的胸懷,觀照萬物,創造出符合其最高藝術理想的自然平淡的意境,也即是: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蘇軾被貶黃州是他思想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的藝術創作達到了頂峰,創造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比如我們知道的《黃州寒食帖》是他在中國書法史上最為重要的一部行書作品,被人稱之為第三行書,在這部書法作品裡,他用驚心動魄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孤苦困頓的情境下百感交集的人生況味,體現出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感慨。

蘇軾以平淡作為藝術的最高理想,這一思想與他所推崇的老莊道家的辯證思想有深刻的關聯,老莊之學雖然推崇自然和無為,但是又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即老子所說的大音希聲。這一方面是指追求的自然混沌,未經人工汙染的天真,純樸的狀態,另外一方面,他們又追求無為之外虛無的本體特徵,體現出宇宙的生氣和生命,即所謂形而上者的意義所在,反映在藝術上,則是不僅寫出了物質形而下的形象,更要體現出形而上的氣質與狀態。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如果說蘇軾思想中道家的因素影響了他藝術創作中自然瀟灑的一面,那麼蘇軾思想中的禪宗思想則體現在他美學方面所強調的坦然曠達。晚清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有過這樣的定論:“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於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文學小育》)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文學大家,無論是詩、詞、文,還是繪畫、書法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這與他本人的才學努力是分不開的,更與當時社會中盛行的禪宗文化密不可分。他的思想以儒為主,兼顧釋、道,他接受了儒家積極進取、熱愛生活的精神,又吸取了佛門隨緣自適的思想,坦然面對一切打擊和不公。保持自已寵辱不驚曠達的人格尊嚴,並排斥佛教的一些消極方面。儘管他開創了以詩為詞,提高了詞的地位,開拓了以俗為雅的審美情趣,並寫了很多富於人生哲理和禪趣的詩,但作為一一個不斷遭受打擊的文人,他同樣流露出對人生的不解,對命運的無法把握,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虛幻。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與這一藝術美學思想相反的是中國儒家的美學思想,中國傳統的審美觀點是要求文藝作品服從於道德倫理政治,提倡溫柔敦厚的中和之美,到了唐代中葉,那些為封建文藝立法的巨匠,如杜甫,韓愈,顏真卿等,都持有相似的觀點,白居易更是主張文章和詩歌要為君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就是這個道理。

蘇軾所信仰的禪宗正打破了這一個藝術局面,讓中唐以來,安史之亂的知識分子們看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他們可以盡情抒發自我心靈的自由世界,所以不是人物或人,更不是人的活動,而是人的心情,成為了藝術美學的主題,這形成了一種新的審美趨向,他身為北宋文壇的領袖,從未有韓愈那種好為人師的不可一世,在藝術上更反對白居易的泛政治化的主張,開創了一種遠離憂憤、質樸無華、寧靜自然的藝術境界,體現出了別樣的風格情趣,即及我們前面所言的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在禪宗的意味下,這種平淡應該還包括紋理自然,姿態橫生的豐富內涵,他的兩首膾炙人口的小詩,說明了這種審美趣味,一個是寫西湖:

水光洌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這說明最美的審美物件正是自然存在,另一首是寫梨花,在東坡先生眼中,純白的梨花,雖然沒有其他的花卉絢麗色彩,卻更強烈更濃烈,這不正是平淡為絢爛之極的生動寫照嗎?這種美學觀點給後世以及大的影響,後來清朝的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就讓他筆下的人物寫出了“淡極始知花更豔”這樣絕妙的好詞。

所以,在古往今來的詩人中,就只有陶淵明最符合蘇軾的美學標準了。陶淵明那“心遠地自偏”的處世哲學才是蘇軾最讚歎的。整個南北朝,陶詩並不很被看重,終唐之世,李白、杜甫也未加青睞。直到蘇軾,才被抬高到了獨一無二的地位。《蘇東坡全集》裡,和陶詩的作品就在120首之多,他對詩聖詩仙並無這份恭敬。蘇軾發現了陶詩那種“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詩歌真諦,和詩用極為平淡樸質的形象意境中表達出的田園牧歌式的情調,認為他的詩歌是美的極致,藝術的頂峰。之後,陶淵明的地位被確立,陶詩也以蘇化面目流傳下來。千年來,人們只關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飄逸瀟灑,而忽略了“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的“金剛怒目”,恰恰證明禪宗這種平淡自然的美學意趣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

晚年的蘇軾在給人談到自己的書法作品的時候,他說:

我書意造本無法。

蘇軾:絢爛之極,始於平淡

此之無法,非無法無天,而是不為法而強求法度,不為法而法。這是以一種道家的無為和佛家禪宗的自然平淡作為標準,從而達到無意於佳乃佳的境地,是一種質樸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一種退避社會,厭棄世間醜惡和矯揉造作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度。他反對裝飾浮雕,並把這一切提高到某種透徹領悟的哲學高度。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美學追求,基於他對禪宗的深刻領悟,蘇軾將他遭際多變的人生變成一種有意義,一種復歸本心的詩意存在,在他的藝術作品中得到了生動詮釋。

聽說點選了“好看”的網友,寫字都變得好看了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