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陶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後因厭煩官場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陶淵明

(約365年—427年),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諡“靖節”,漢族,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著有《陶淵明集》,又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

“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陶淵明”

思想與歷程

陶淵明少年時受傳統儒經的影響,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由於門閥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門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門閥士族對高官權位的壟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陶淵明的理想是難以化為現實的,他理想的夢幻註定會破滅。陶淵明直到二十九歲的“高齡”才出仕為官,但終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過是祭酒、參軍、縣丞一類的芝麻小官,不僅壯志無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場人物虛與委蛇。到他三十九歲時,多年來的經歷使他的思想發生了本質的變化,他開始轉向躬耕來自給自足,追求心靈的寧靜與淡泊。從此,他結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經的彷徨,義無反顧地走上了歸隱田園之路。

隱逸詩人

陶淵明

被稱為“

隱逸詩人之宗

”。其隱逸文化總的風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遠。他的創作開創了田園詩的體系,從而使中國古典詩歌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從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歡陶淵明固守寒廬,寄意田園,超凡脫俗的人生哲學,以及他淡薄渺遠,恬靜自然,無與倫比的藝術風格;同時對陶淵明歸隱田園的原因以及他的隱居生活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陶詩特點

平淡自然

但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豐富的思想用樸素平易的語言表達出來;表意易讀懂,其內涵還需細細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實秋曰:“絢爛之極歸於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無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鑿之痕的一種藝術韻味。”

語言質樸 明白易懂

如農家口語,但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卻生動鮮明。蘇軾雲:“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讀有奇趣。如曰:‘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又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疲精力,至死不悟。”體現了一種“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語)的巧妙構思。

抒情、寫景、議論緊密結合 情景交融

從中反映了作者的個性,他的清高自賞和不與世俗同習。

陶淵明

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獲得了人格的尊嚴,寫出了一代文風並流傳百世的詩文,在為後人留下寶貴文學財富的同時,也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圖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絡我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