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今天給大家分享王陽明心學之《傳習錄》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王守仁也叫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儒家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明穆宗曾評價王陽明:“兩肩正氣,一代偉人。”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這本書是由他的弟子在王陽明死後自發組織編寫的,書中全面的記錄了王陽明同弟子之間的一問一答,語言接近於白話,通俗易懂,可以說是後人學習陽明心學的第一素材,《傳習錄》之於王陽明,恰如《論語》之於孔子。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一:王陽明心學,不等同於唯心主義

凡欲深入瞭解王陽明者不可不讀《傳習錄》。那麼什麼是心學?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心學出現的歷史背景,提到王陽明一般人都知道他是宋明600年儒學中心學一派的集大成者,當時還有與心學相對應的,以南宋朱熹為代表的理學,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其實都不是某一個人單獨提出來的。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他們的出現都是來源於古人對於儒家早期經典理解上的分歧。比如北宋的程顥、程頤兩兄弟,儒學主張就是這樣一個從心偏重尊德性,另一個從物主張道問學。

在王陽明出現之前,朱熹理學的社會影響是完全壓制性的。

一方面是因為朱熹治學能力很強,取得了官方的認可,由朱熹審定的四書五經成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書目。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南宋陸九淵陸九齡提出的,心學確實存在著許多的漏洞,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不能夠自圓其說,但是自從王陽明出現之後,這形勢就完全逆轉了。

由於王陽明提出的心學相對於陸家兄弟有著較大的進步和完善,以至於理論上就可以充分的解釋儒家《詩》《書》《禮》《易》《樂》《春秋》中愛那些懸而未決和有爭議的部分。

從此心學開始走紅明代士大夫階層,成為了當時儒學的主流。那麼心學到底在講什麼?心學是唯心主義嗎?這個問題有點難以直接回答,這裡不妨調出《傳習錄》一段經典的對話。

據說有一次王陽明和朋友同遊南鎮,朋友就指著山中的花樹就問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一何相關。”王陽明就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然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表面上看王陽明這一觀點像極了貝克萊的觀點,存在即被感知,你看見花的時候,感覺到了花就存在,沒有看見的時候,感覺不到花就不存在,這是一種絕對的唯心主義。

可是王陽明真是這個意思嗎?其實王陽明在這裡強調的是人心對於花的感應,而不是強調花的是否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此花不在你心外,其實是指心是發生意義的源泉,人心沒有去感應外在世界,儘管五彩繽紛,但對我毫無意義可言。

花是否客觀存在不是心學關注的重點,心學的重點是研究人心與外界的感應關係。從這個角度來說,陽明心學即使在唯物主義假定下也是不存在根本衝突的,所以心學也就談不上什麼唯心主義觀之類的西方哲學概念。因為中國哲學的研究思路從根本上就同西方哲學有著很大的差異。

二:知行合一的真正含義,很多人理解錯了

第一部分分析了陽明心學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心學不等同於唯心主義的問題。這一部分將解讀心學中的著名概念,知行合一。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網路很多地方都充斥著知行合一的概念,似乎提到心學就必須要提到知行合一,似乎懂得了知行合一就能夠融匯心學的核心。從我們一般的生活體驗來說,知道同做到直觀上確實不是同一個概念,那麼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說的是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傳習錄》中的一句闡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這裡所謂的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意識和思想的意念,行主要指人的實際行動。

因此知行的關係也就是指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知行合一,思想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陽明認為知行合一是它就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

換句話說,一個人假如有了所謂全新的認識和意識,就必然會做出相應的新的行動,如果不去行動,就不能算是真的懂得了新的認識和意識。

瞭解了知行合一的概念,再來進一步說王陽明為什麼要提出知行合一,先對照傳習錄的原文,先生曰:“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做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這段話很直接的表達了作者的意圖,那就是提醒知行合一,就是為了提醒以儒學理論作為修身目標的人,提醒他們儒家修身功夫的關鍵就是從念頭上修,否則知道的再多把聖賢開示倒背如流,但是卻不懂得修心,這樣就是“行”的缺失,是實戰修行中的懦弱和不給力!

念頭一發動你就要行動了,把這個邪念給斷掉。修身功夫必須有實戰修行中的執行力,不能僅停留在理論的研究上,理論研究必須結合鍛鍊實踐,這樣才能夠越修越好。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最後我們來回答知行合一是否是心學的核心的問題。從上一段的闡述,可以知道“知行合一”其實是一個標準,一個衡量修行是否得當的標準,它本身並沒有真正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一句知行合一就像是一句口號,如果王陽明就靠這一點就能夠抗衡大儒朱熹,取得明朝士大夫的認同,那我們這些現代人也未免太小瞧古人的智商了。

在學術上來說,心學真正的厲害之處是能用所謂的良知的理論去把四書五經中的爭議部分全部的發散闡明,並且能自圓其說。這一點在《傳習錄》裡面已經體現得很明顯了。這本書引用了大量的古代文獻經典概念,然後作為讀者的我們最大的樂趣就是看王陽明如何去破解和昇華這些爭議。

三:致良知,藏在你身上的偉大力量

心學中的核心致良知,要討論這兩者,首先我們得知道良知它到底是個啥?

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真正含義如何理解?真知在行,假知停留在想

作者在《傳習錄》裡說:“良知,心之本體。”其實就是指無念而清醒狀態,純粹的感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指念頭。

關於本體的理解,我們還可以參考《雪獅的藍綠色鬃毛》裡第30個故事,諾西的10項啟蒙,諾西隆多是華智仁波切的大弟子,有一晚華智帶著隆多在野外修行,仰臥著凝視天空,遠處有佐欽寺的狗在叫。

華智對諾西隆多說:“親愛的朋友,你聽到狗的叫聲了嗎?”“有!”隆多回答他。“那就對了!”上師大叫道。他又問:“你看到天上的星星了嗎?”隆多肯定的回答了。華智叫道:“就是這樣,那就是本然具足的覺醒的名佛佛性,不要看別的地方。”

大道至簡簡單到不可思議,從這個故事我們能看得出,純粹的覺知就是望向星空時只是純粹的看,沒有任何念頭的狀態,認識到良知指的就是人的本體之後,致良知就呼之欲出了,大意就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

王陽明為什麼要提倡致良知呢?埃克哈特託利之前說過,本體才是真正力量的唯一源頭,所以我們才應該時時致良知。知道什麼是致良知之後,我們來看看《傳習錄》中致良知的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先生曰:“人若知這良知訣竅,隨它多少邪思枉念,這裡一決都自消融,真個是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作者給我們斷念的方法就是“覺”,這一覺就是最快的刀,念起即覺,覺之既無!這就是最高的斷念的實戰功夫,只一覺念頭就消融了。

第二個方法,先生曰:“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作者這段是講斷念貴早,念頭方萌之時就要立刻斷掉!必須夠快夠狠,千萬不可讓邪念發展壯大,不能讓他得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