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的文化與傳承

據說喜歡蘇繡的小仙女們都關注了我

我國工藝美術的發達史上,刺繡是一大類。幾千年,刺繡而為藝術,論其精緻別異,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無匹的。

蘇繡的文化與傳承

蘇州是我國長江三角洲手工藝重點地區,

蘇繡是以蘇州為中心的江蘇刺繡,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手工藝之一。

中華元素、地域文化,它本身包含了情感上的“文化鄉愁”,這種鄉愁與社會生活和自身文化特質緊密相連。蘇繡文化從何而來,由什麼組成,怎麼發展等等,

從事蘇繡人的頭腦中永遠有一種文化意識。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吳地蘇繡歷史悠久,

她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

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刺繡,隨著繡技的進步和吳地繪畫藝術的影響,蘇繡逐步從日用品向欣賞品發展。蘇繡經唐、宋、元三朝的發展傳承,到明朝是蘇繡發展的重要階段,繡作在

原料、針法、技藝

等方面形成了自己

“精細、雅潔”

的獨特風格。

明代在以沈石田、文徵明、唐寅為代表的

吳門畫派

影響下,蘇繡

以針代筆,畫繡結合

,相得益彰。再現中國書畫藝術的魅力,大大提高了蘇繡文化藝術的內涵。一枝獨秀,躋身士林,而且對當時各地的刺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蘇繡的文化與傳承

圖|沈壽繡《耶穌》像

晚清一代蘇繡名家沈壽創造了

“模擬繡”

,把西方美術技法融匯於中國傳統的刺繡藝術,繡了不少人物肖像,代表作有:

《耶穌像》 、義大利皇后《愛麗娜像》、《倍克像》 等。

作品一呈現,使人耳目一新,國內外為之震驚,使我國刺繡文化藝術開創了一個新局面,

從此走上了新的里程。

中國蘇州刺繡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深深紮根吳文化土壤中,

兼有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雙重內涵。

蘇繡的文化與傳承

圖|《耶穌像》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工藝美術事業迅速發展。一九五二年九月蘇州市文教局長謝孝思先生提議文教局主辦了

“蘇州刺繡學校”

。當時學生有七十人,分甲、乙兩班,

由段炳果先生任校長,朱鳳、任

閒、周巽先三位為刺繡教師

,學校為蘇繡行業界培養了一批蘇繡技藝人員。

一九五三年蘇州市文聯在顧公碩先生領導下,籌建

“蘇州刺繡文聯小組”

,於一九五四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即現在蘇州刺繡研究所有限公司前身)。建立初期小組成員:任嘒閒、周巽先、嚴葆珍、管頡雲、趙麗珠、王雲娥、章秀民、朱靜雯八位。同年六月小組擴大至二十多人,朱鳳、李娥瑛先生等一批技藝人員的加入,

刺繡小組漸漸走上穩步發展的道路。

而且刺繡小組開始有

中外貴賓

來參觀學習,影響日益擴大。

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蘇州文聯刺繡小組”正式批准為

“蘇州刺繡工藝美術生產合作社”

,由金靜芬任理事主任。一九五八年三月八日“蘇州刺繡工藝美術生產合作社“併入蘇州市景德路262號(現蘇州刺繡研究所有限公司地址)蘇州工藝美術研究室,

並開始招收第一屆刺繡專修班學員

,李娥瑛任班主任。一九六零年二月十日正式成立

“蘇州刺繡研究所”

,金靜芬先生任所長,有職工132人,專門從事

研究刺繡品的創新和針法研究

工作。

蘇繡的文化與傳承

圖|《牡丹屏》(於非音稿)

從一九五二年的“蘇州刺繡學校”,到一九五四年三月八日成立的”蘇州文聯刺繡小組”,再到“蘇州刺繡研究所”獨立成為蘇繡專業研究單位。

蘇繡文化的繼承,針法的研究,作品的創新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永遠是工作實踐中永恆的主題。

一九五五年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娥英和王祖識、蔡文華兩同仁合作創造了

第一幅雙面繡《牡丹屏》(於非音稿),從此開創了雙面繡時代。

【歷史資料及圖片等來自蘇州刺繡研究所】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頂部